东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19-08-21 湾区城市群
2017年2月,东莞市政府印发文件,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如今已经过去两年半,20日,记者从东莞市水务局获悉,东莞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区的首个试点项目——黄沙河东城段河道整治工程已经完成89%的建设,计划在今年9月主体工程完成竣工。据东莞市水务局介绍,目前,谢岗镇、大朗镇、滨海湾新区、松山湖(生态园)等4个镇(园区)试点区已经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有的还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吸纳雨水同时净化蓄水
芳草茵茵、河水澄碧,灰白色亲水廊道和红色绿道贯穿其中……如今的东莞黄沙河东城河道迎来大变“脸”——不仅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而且其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的效果大为提高。
记者了解到,位于东莞东城同沙社区、光明社区、同沙工业园的黄沙河,全长约7.8公里,其中东城段2.8公里。此前由于整个流域内尚未有截污管网覆盖,生活污水通过市政管网直排入河道,一度成为“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监管的10条黑臭水体之一。2016年11月,东莞市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东城街道投入19.3785亿元进行污水治理,建设139.55公里截污管网,并对黄沙河同沙段进行清淤、截污、生态岸线建设、休闲景观工程建设。
“黄沙河东城段河道整治工程还是东莞市海绵城市试点区的首个试点项目。”据东莞市水务局介绍,黄沙河东城段河道整治工程于2018年1月施工,计划到2019年9月主体工程完成竣工。目前该工程已完成约89%总工程量建设。该工程通过因地制宜布置小规模的雨水截留、净化和蓄水设施;利用现场土方塑造丰富地形,增加地表可渗透面积,结合水生植物过滤渠,优化雨水收集系统,实现对降雨的降峰减流和雨水净化;通过建设景观绿化、步行绿道、景观桥、彩色林等手段,构造居住环境、文化休闲、公共服务的自然生态空间。
多镇级试点完成规划编制
据了解,自2017年2月以来,东莞市政府印发系列文件,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前,东莞市海绵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初步完成构建,实现了“四有”——有规划、有方案、有标准、有试点。
根据相关工作方案,东莞全市选取1个市级试点区和7个镇(园区)试点区,分别为黄沙河流域(市级)、松山湖高新区、滨海湾新区、常平镇新城中心区、谢岗镇、沙田镇西太隆河流域、大朗镇中心区和清溪镇清溪水流域等片区。
目前,谢岗镇已完成辖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以及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松山湖(生态园)已完成辖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正着手编制辖区内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大朗镇已完成辖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报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审查;滨海湾新区已完成辖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正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寮步镇正加快编制辖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以及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市水务局表示,接下来,将扎实推进试点区建设,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开展。
链接:
多市已启动海绵城市建设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省多个城市已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其中,2016年,深圳、珠海成为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优化)》于上月公布,共划定27个海绵城市建设重点片区,占深圳市2020年规划建成区面积的24.1%。据规划,到2020年,深圳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到2030年将提升至80%以上面积。
佛山自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在省内较早印发实施《佛山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意见》,还系统编制了各类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技术标准、考核办法等,推进海绵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