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增高科技企业 刷脸支付露脸粤港澳大湾区
2018-10-30 湾区城市群
刷脸支付
智能冲浪板
鹏城实验室
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园
随着今年8月支付宝刷脸支付宣布商业化以来,刷脸支付这种高科技,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后不用带手机也能完成各种付款了。据蚂蚁金服公布,全国上百个城市的超过百万消费者已经率先体验了支付宝刷脸支付的便捷。
这又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一次大踏步跨越,而这一步跨越的背后,我们又看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企业的力量——原来,支付宝刷脸支付机器所使用的摄像头,全是由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面对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采访团,该企业负责人自豪地说:“如果从量产可供货的角度来说,我们目前在全球的竞争对手只有英特尔。”
说起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力量,我们一般都会想起华为、腾讯、中兴,但事实上,很多像奥比中光这样的新兴科技企业已经在其细分领域内领跑全球。据广东省科技厅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3万家,存量达3.3万家,同比增长66%,继续保持全国第一;2017年,全省建有孵化器777家,众创空间735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其中广州天河区“A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位居全省各区(县、市)第一。靓丽的数据背后,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的全面腾飞。
典型企业:奥比中光
刷脸支付背后有一颗智慧之眼
近日,跟随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采访团,记者在深圳奥比中光展览厅也感受了一次刷脸支付的便捷。在挑选完商品后,消费者只需站在屏幕前露一把脸,机器就会完成人脸自动识别,然后消费者只需要输入自己的手机号码,即可完成付款。当然,这个过程的前提是消费者要在支付宝里开通了刷脸支付功能。整个环节体验下来,在自助收银机上从结账到刷脸支付整个过程耗时不超过10秒,而且也不必输入复杂、繁琐的密码,降低了使用难度。如今这套设备在包括肯德基、卜蜂莲花在内的一些药店、便利店、快餐店、商场等场景中已经投入使用。
据奥比中光的技术人员介绍,去年9 月,奥比中光与蚂蚁金服合作,共同推出了3D刷脸支付设备,设备使用的摄像头就是奥比中光基于3D 传感技术的Astra 3D传感摄像头。这套3D传感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时,内置的点阵投影器会投射几万个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点到用户的脸部,由于人脸本身的轮廓结构的不同,红外光线产生的点阵图案便会发生图像变形。红外镜头在收集点阵图案并经过3D图像处理芯片处理之后,便可获取用户的3D人脸信息。
当今市面上大多数的人脸识别都以2D图像为基础,但是由于2D图像无法记录脸部的深度信息,因此2D人脸数据并不完整,这也就给了虚假照片、视频或人脸硅胶面套的可乘之机。而这套3D刷脸支付设备可完整扫描3D人脸信息,所以安全性极高。
提前布局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支付宝刷脸支付的商业化让很多人开始知道了奥比中光,但事实上,在3D传感领域,奥比中光的品牌早已得到业界的认可。他们是全球第四家、亚洲首家能够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的企业。在采访时,奥比中光的财务副总裁陈彬很自豪地说:“如果从量产可供货的角度来说,我们目前在全球的竞争对手只有英特尔。”
高新技术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技术优势,陈彬告诉记者,奥比中光的核心技术优势有多个方面,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400多项,3D传感领域专利数位列世界前三。他们自主研发的3D传感技术包含芯片、光学系统、算法等多项技术,开发难度极大,是国际范围内少数几家掌握3D传感多核心技术的厂商之一。
据其介绍,作为国内最早在3D传感领域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国际化突破的企业,奥比中光在创业初期异常艰辛。因为起步比别人更早,走得比别人更快,以至于整个研发过程困难重重。
奥比中光在2013年开始在消费级3D传感领域探索的时候,包括后来2015年开始手机3D摄像头的研发时,整个国内在这些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掌握核心算法的芯片,没有达到要求的重要零部件,也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生产经验,而在国际上这项细分领域也是被少数几家巨头掌握着核心技术。
在研发最关键的时候,奥比中光研发人员的工作真可谓是披星戴月。记者采访时遇到一位研发部门的老员工,他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研发人员,不是特别善言辞,对于自己的工作时间,他只是腼腆地笑了笑,说:其实奥比人心里都是这样憋着一股劲,想要做点实际有价值的事情出来。他说:“因为3D传感技术需要有芯片设计与开发、软件算法、光学模组、SDK软件开发包等多个模块组成的,每一块都是难点,我们在每一个模块都有顶尖的技术团队在研发,在每一块做出来后,还需要把各个模块都耦合在一起,又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这当中有太多失败的经历,才最终做到量产。”
如今,奥比中光正在积极赋能包括手机、新零售、智能家居、IoT等领域,并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3D视觉领域的星火生态圈,目前在全球已有近2000家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公司采购奥比中光3D传感摄像头,包括OPPO、惠普、蚂蚁金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多家世界知名企业。
典型孵化器: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
这款机器人打磨出最合脚鞋底
高新科技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孵化器的抚育。如奥比中光初创时就在深圳的一个孵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待过一段不短的日子。如今在大湾区,已经有超过700家的孵化器在为高新科技企业服务。东莞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鞋子到底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然而实际上每一只脚的脚底都可能存在细微的不同,怎样才能制作出最为合脚的鞋底呢?在碧树掩映、环境怡人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东莞李群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石金博博士和她的伙伴们,便针对制鞋行业的实际,研制出一款HL10六轴机器人—SI3300 EVA鞋底打磨设备。
据了解,在以前打磨制鞋环节往往需要2至3名熟练工人合作完成,而如今一台这样的机器人便可轻松搞定。它通过3D激光扫描仪获取鞋底轮廓后,可适时在线生成轨迹,将精度提高约70%,以降低生产过程中因不可控变形引起的轨迹误差。同时还能在线检测打磨轮磨损程度,自动补差磨损量,以保证打磨的均匀度和完整度。颇为智能的是,这一鞋底打磨设备亦能在线识别、切换不同的鞋形和鞋码,从而让鞋底更合脚。更换不同的夹具,还能打磨鞋楦、水龙头和手机外壳等。
“这款机器人从结构、控制系统到算法,都是我们自主设计完成的。”石金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管六轴构型不算稀奇,但在设计时候基本上是全轴转化的,比如结合运用场景,考虑到肩肘段的使用范围,“通过全轴转动整个机器人可以180度甩过去,不用转个大圈”,在狭小工作空间效率更高。
据其介绍,该机器人两轴各驱动1500瓦的驱动密度,整体可达3000瓦,同时控制器采用分布式架构,如是驱动效率与软硬件分布式架构,“都是世界首创的”,这也使得整个控制驱动和运算效率做到目前国际最高。
孵化器以勇于创新的学生为核心
实际上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成立运营尚不到4年时间,由顶尖机器人大师、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领航”。2010年,李泽湘的第一批创新团队来到了松山湖。2014年11月26日,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正式揭牌成立。截至目前,孵化实体80余家,成功引进53家创业企业和32个创业团队,其中27家创业团队成功孵化成公司,基本上涵盖了机器人各领域,总产值超过19亿元。所研发的运动控制器、谐波减速器和精密减速器,成功突破技术封锁。基地在孵企业、团队职员超过1000人,大多数员工为海内外名校毕业生。
作为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建设执行团队核心成员,石金博也是李泽湘的学生。“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留学生创业园,但里面成功的企业并不多,主要原因就是回国创业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了解国情,导致错失良机。”石金博说,松山湖机器人基地以勇于创新创业的学生为核心,由老师、学校及地方政府共同构建起创新科技产业化生态体系,让创新创业项目能够最大化地见到孵化成效,从而开启了创新创业人才聚集松山湖的新引擎。
石金博说,松山湖机器人基地计划十年内打造运动控制与高端装备、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和高端消费产品等三大企业群,实现产值超1000亿元,税收超100亿元,上市公司超10家的目标。
典型新科研机构:
鹏城实验室5个科研项目已顺利展开
目前,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广东省创新“土壤”上成长起来的科技“新业态”。在众多新型研发机构里面,最惹人关注的当属广东于2017年12月22日启动了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首批4家省实验室建设。他们分别坐落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城市。
在深圳南山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万科云城,远远就能看到竖着的鹏城实验室的大牌,附近新建的楼盘很多都还没有启用,但位于一期8栋的鹏城实验室却已经早早开始投入使用了。2017年12月22日,广东省正式启动建设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就是其中之一。记者了解到,鹏城实验室目前设有网络通信、先进计算和网络安全三个研究方向,分别由中国工程院刘韵洁院士、高文院士、方滨兴院士任方向责任院士。
记者在鹏城实验室看到,三个研究中心下设项目组,已经有150多名科研人员到位,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工作。目前已开展未来区域网络、南海立体通信、云脑平台及智能应用、网络技术仿真验证平台、自主可控生态环境在内的五个重要项目。
在综合展示厅,记者看到了一个小型金字塔结构的玻璃柜,里面赫然是我省和我国南海地区的立体图,从下到上还能看到浮空飞行器、卫星的示意图。原来,这就是网络通信研究中心的南海立体通信网络示范验证平台项目,其目的就是要在南海搭建一个立体的通信网络。科研人员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我国南海的通信网络速度只相当于我们陆地30年前的水平,如果我们这个项目成功了,今后南海的通信网络速度就能跟陆地一样了。”科研人员介绍,这个平台是要综合运用岸基、浮空平台、卫星、空间通信、浮台、舰船和一体化地面管控中心等技术,提出南海立体通信网络一体化架构,使其符合南海海洋通信气候环境特征、实现无缝覆盖,最终构建南海立体网络。可以预计,这个项目的研究对国防建设、海洋渔业、旅游业等都有重要意义。比如,渔民出海打鱼也可以追网剧了,游客坐游艇出海也可以“吃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