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商用的一小步,或许是新零售的一大步
2017-09-04 湾区城市群
核心导读:
1 相对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的优势是什么?
2 为什么说蚂蚁金服对于识别准确率近似乎“炫耀”?
文 |万德乾
零售老板内参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9月1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与百胜中国(肯德基)新轻食餐厅品牌KPRO全球首店(杭州万象城店),联合推出基于面部识别支付(Smile to Pay)的点餐体验服务。顾客在店内点餐机上点餐完毕,凭刷脸即可完成支付。
这距离马云2015年3月16日在德国汉诺威电子展(CeBIT)上,首次在全球介绍并亲自演示这项技术,距离差不多正好两年半。
经过两年半的反复实验调校,蚂蚁金服以极大的信心向外界展示了这一技术的可靠性,称其错误率已保持在1/10万以内。从其官方视频演示上来看,蚂蚁金服甚至有些任性的在炫耀“任你面目全非,我亦火眼金睛”。
1、肯德基首试人脸支付
选择肯德基的全新轻食餐厅品牌KPRO(即PRO版KFC餐厅的缩写)作为全球首发合作对象,蚂蚁金服是有充分理由的。这不仅因为蚂蚁金服是百胜中国的入股股东,还因为KPRO餐厅本身相比较于肯德基,其门店业态的创新程度有着堪称自我革命式的颠覆。
风格高度类似星巴克的KPRO餐厅,店内太多的不一样,承载了百胜中国的求变决心。比如全新的健康轻食菜谱,清一色现场原料食材加工;告别传统柜台式点餐领餐,每张桌子上一个二维码,顾客手机微信或支付宝扫码点餐,店内厨房自动识别桌号和订单加工,然后由服务员送至桌位。
从品牌命名、装修风格到就餐全程体验,这是一家十足的互联网餐厅,自然也是年轻客群青睐的餐厅,更是蚂蚁金服认为最能适应面部识别的首批试点。当顾客前来KPRO餐厅,进门入口出即可见三台点餐机。顾客点开大屏,点餐页面和手机扫桌面码的页面一样。点餐完毕后,立即可进入到人脸识别支付界面。
人只需站在点餐机前,机器上方的摄像头,会自动捕捉顾客面部并秒算成功。然后顾客输入手机号,确认完毕即支付完成。上文之所以要说,蚂蚁金服近乎任性的炫耀其识别准确率和安全度,是因为按照官方宣传视频中的演示来看,即便顾客带上假发,画上浓妆,机器的软件算法也是以秒计算也能识别成功。而在此之些操作,顾客要先在自己的支付宝APP中,打开“刷脸支付”按钮。
然后顾客要做的,就是拿着餐厅现在常见的叫号器(一种圆饼型的电子仪器),等待服务员送餐来。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体验过程非常顺畅简单,可以说,只要顾客有支付宝帐号,想蚂蚁金服这套人脸支付技术,几乎不存在任何适应或学习的门槛。第一次用和第N次用没有太大感受差别。
2、支付再升级
这套人脸支付的体验优势,从技术上来说基本没毛病可挑。《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见证阿里诸多技术和产品创新,总会试着推敲一下:好的技术更要注重实际的应用价值。就像这套技术的项目负责人陈继东(花名皮东)所说的那样:“蚂蚁金服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创新而创新”。
尤其是在今天但凡阿里集团有任何新业务或新产品的推出,外界总不免要追问这在阿里推行的“新零售”大势中,担当什么功能价值?具有什么实际的新零售应用价值?
很显然,在无数个“新零售”实际消费场景中,人脸识别技术,其价值是能让蚂蚁金服和商家(比如KPRO餐厅),更了解一个个具体的顾客。同时,让顾客在每一个消费场景下,每当发生金融支付的动作,能体会到更安全、更便利的移动支付体验。
首先说明,什么叫做“”更了解一个个具体的顾客“”。
支付的安全验证,只有到由iPhone主导的指纹验证开始,生物识别技术才弥补了传统帐号密码、U盾及手机短信不少的缺陷。然而,人脸面部识别相比较手机指纹这种生物识别,他的便利性、先进性和安全性,还稍有三大进步:
第一、人机分离的便利性。
人体指纹的唯一性,在安全度上已经走得很前卫,但识别条件也完全依赖手机。也就是说,脱离手机,或是顾客忘带手机,就没法透过支付宝花钱。而蚂蚁金服人脸识别的底层数据,基于公安身份数据系统。顾客不带任何工具设备,在任何一台装有这套识别机上,都能无障碍花钱。
第二、人即钱包的先进性。
其次,像KPRO餐厅的点餐机,如果缺乏人脸支付技术,反而不值一提。这几年,传统实体店在门店架构电子屏,上马虚拟货架的伪创新不算少数,鸡肋一般的摆设,除了白占一块地方,百无一用。而以人脸支付为驱动的门店电子屏(点餐机),才能让免排队+快支付形成有机结合,体现没有服务员的人性化服务。这点,地铁里的自动购票机,有逻辑一样的体验优势。
第三、看脸认人的安全性。
支付宝在肯德基KPRO点餐机上配备了3D红外深度摄像头,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法进行活体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据陈继东介绍,蚂蚁金服甚至连四胞胎识别,都能做到极低的误识率。相比手机指纹识别,可以说人脸支付的安全验证更全面。虽然手机指纹识别,已经划时代的把人们带进移动互联网的生物识别世界。但是,手机指纹的本质架构,依然是前现代金融安全验证逻辑——看证不看人,留下了潜在的安全风险。比如他人指纹,可在自己手机留下指纹记录(一台手机可录10个指纹)。只有人脸对于验证“是不是张三”、“是不是李四”具有唯一性识别,安全性更高。当然,声音和眼睛(视网膜)也是唯一性识别,
不过具体到场景应用,按照陈继东的说法,有些不优。比如,人在嘈杂环境下的声纹识别,既听不清,行为也有些傻。
3、加速新零售
人脸支付能怎么推进新零售的加速普及?
“新零售”是什么?线上线下联动吗?这句解释使用的虽频繁,却也什么都没说清楚。
阿里巴巴集团张勇对“新零售”有过多次的精准定义:以大数据驱动的人、货、场的化学反应。这里,《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试图给出一个更口语化的细分定义: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运用到人身边的每一个消费场景。
也就是说,像肯德基KPRO餐厅,餐桌桌面扫码点餐,看似已经足够互联网化了。然而,在此体验基础上的人脸识别支付,能将以后无数个类似KPRO的创新体验类餐厅,带来更广覆盖的体验升级。
对于老人和小孩用户,使用刷脸既方便又安全。同时,移动支付是互联网化零售消费场景中的刚性配置,但也一直在老人与小孩群体普及不高。人脸支付对更多非互联网深度群体而言,是有效降低他们体验门槛,降低现金使用风险的便利技术。
肯德基KPRO餐厅一个正在体验人脸支付的老人
不过,目前的人脸支付识别,还处在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人主动凑近摄像头。但是,蚂蚁金服显然不会停下迭代的脚步。
陈继东介绍,蚂蚁金服未来在人脸支付方面,会走向无缝识别的更高阶段。就像7月初淘宝造物节上,惊艳全球的阿里无人店展示的技术那样。人走进店里,无需主动表达任何行为动作,门店内的各种摄像头和传感器能瞬间识别顾客身份,和包括人脸支付在内的一切数字化体验行为。
蚂蚁金服的人脸识别技术,其意义还能跳出商业层面,体现更高的社会化意义。
现在,一些生物识别技术方,已开始尝试用人脸识别,帮助寻找走失老人和小孩。另外,目前全球有约15亿无法证实身份的人群,无法获得基本金融服务和权利,且这些人多数在亚非国家。当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可通过网络来提供时,远程身份识别变得尤其重要。
这也是蚂蚁金服持续在生物识别技术方面的努力,又具有不限于“新零售”的更高层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