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房产资讯

深圳人才房保障房建设供应创新高

2018-02-20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80220112820.png

住有所居,是每个百姓的梦想,也是党和政府着力改善民生的重要落脚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大住房供应和保障力度,严格住房分配管理,加大货币补贴力度,坚持共享发展,全市住房工作开创新局面。

据统计,2017年,全市新开工及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10.2万套、竣工(含基本建成)4.1万套、供应4.6万套,分别是年度计划的128%、217%和103%,建设供应数量均创历年新高。

构建分层次多渠道广覆盖住房供应体系

深圳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是典型的人口净流入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如何解决不同人群对于住房的需求,实现共享发展,是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近年来,深圳在创新制度体系建设上下功夫,深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先后出台了《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深圳市安居型商品房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等法规文件,租售补相结合,构建分层次多渠道广覆盖住房供应体系。在基本解决户籍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户籍人口数量、财政资金、土地供应等因素,深圳对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在保障对象方面,将保障范围从户籍低收入家庭,扩大到户籍无房家庭+人才群体(不限定人才户籍),实现了从传统的“保基本”到“保基本和促发展并重”转变;在保障方式方面,主要分为公共租赁住房(出租)和安居型商品房(出售)两类。

2017年,深圳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住房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启动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起草住房制度改革“1+N”文件,制定面向2035年的住房供应和保障计划,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探索人才住房建设“深圳模式”

“十三五”期间,深圳计划新增筹集建设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40万套,几乎相当于特区成立30多年以来政策性住房建成规模总和。然而,“十三五”期间,全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房计划新增供应用地仅0.54平方公里,仅能建设4万套房源。

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的形势,深圳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共享、融合发展”,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积极提升社会力量参与人才住房和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千方百计拓宽渠道,探索出“新供应用地(含招拍挂商品住房用地配建)、城市更新配建、产业园区配建、棚户区改造、工改保、利用未完善征(转)地建设、社会存量用地建设、公共设施上盖(含地铁车辆段、停车场、配电站、消防站上盖配建等)、没收改造控停违建、筹集社会存量住房、城中村综合整治、临深片区城际合作”等十二种途径,有效地提高了人才住房和保障房建设筹集的能力和效率,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以存量用地二次开发为主的人才住房建设“深圳模式”。主要包括:一是搭配建设;二是引入城市更新配建模式;三是利用棚户区改造模式;四是引入“工改保”模式;五是引入“地铁上盖”模式。

逐步建立保障房内部流转机制

公平公正是住房保障的生命线。深圳在强化住房分配管理上下功夫,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深圳率先在全国建立保障房轮候库,实行居民诚信申报,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后审并实行动态核查,保障房分配效率大幅提高,行政管理成本明显降低,保障房阳光分配和以需定建机制基本形成。

秉承以人为本、高效便民原则,深圳不断创新保障房服务,在公租房项目开展选房签约入住“三位一体”和水电气“一站式”服务的配租新模式,在配租过程实现“五公开”,即分配方案公开、房源信息公开、排序信息公开、选房过程公开、选房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有效保证了保障房分配公开、公平和公正,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此外,深圳还在全国率先实现网上签约及在线全景看房,减少申请人来回往返,为申请人提供便利的同时,分配效率大为提高。

为有效缓解保障房供需矛盾,保证公共资源公平善用,深圳明确了逐步建立保障房内部流转机制的改革方向,出售的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将由政府和申购家庭按份共有,不得转变为市场商品房上市流转,需要转让的,应由原配售单位或政府依法回购,或转让给符合申购条件的其他家庭,实现住房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实施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在住房和建设领域的改革创新始终走在前列、引领全国。1988年,年轻的深圳经济特区率先启动“第一次房改”,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住房资源短缺的困局,为全国房改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深圳住房建设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市住房和建设局负责人表示,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使命需要大担当。接下来,全市住房和建设系统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出台“1+N”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体系,着力破解中低收入群体、“夹心层”和公交司机、环卫工人等新市民住房困难,全年开工及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8万套、供应4.6万套。继续强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深圳实体经济发展。此外,探索推进住房公积金改革,推进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试点工作,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支持制度。

相关:人才房保障房
作者:深圳特区报 来源:深圳特区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