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经济发展迈向快强优时代
2018-02-05 湾区城市群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慧琼
昨日,南山区2017年最新的经济数据出炉,全年GDP达4601.5亿元,增速9.1%,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区县第一;辖区税收高速增长30.3%,两年接近翻一番;新兴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率达80%;各级创新载体达到941个,占全市60%;10个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辖区企业腾讯首次跻身世界500强,恒大总部迁入南山,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等全球顶级创新巨头集聚南山,中兴通讯等9家企业入选中国500强……
过去一年,南山区面对经济高位过坎、外部经济下行、产能外迁等压力,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主动应对得当,精准施策有效,政策组合拳得力,辖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呈现“快、强、优”良性发展态势,综合实力高位跃升、质量优势发展更加凸显、创新资源加速聚集,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人均GDP近5万美元
17家总部企业抢滩
2017 年,南山区委、区政府以“讲政治、拼经济、保平安、惠民生、优环境”为主线,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开创了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为深圳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贡献了南山力量。
去年,南山区综合实力高位跃升,首次实现“两个突破、两个翻番”:本地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大关,达到4601.5亿元,增速9.1%;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96.76亿元,增长23.5%,总量全市第一。辖区税收1325.05亿元,增长30.3%,两年接近翻一番;“四上企业”总数达5242家,两年增长近一倍。
质量优势更加凸显。去年,南山区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6.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三产比重达79.6%;二、三产比重进一步优化,荣登中国工业百强区(县)榜首。人均 GDP 近5万美元,每平方公里土地创税7.1亿元,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3%、5.2%。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企业发展捷报频传。5个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2个未来产业集聚区、6个双创示范基地、2个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海外创新中心布局南山。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腾讯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中国电子等17家总部企业抢滩布局,招商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等17家持牌金融机构落户南山。ARM(中国)总部、空客(中国)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落户;中兴等12家企业和机构摘取1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市2/3。微芯生物、国民技术获中国专利奖金奖,占全国1/10。全职院士、“千人计划”、“孔雀计划”人才分别增至15人、230人、1901人。建成全市首个“全链条、一站式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发展速度与效益同频共振
南山经济发展质量优后劲足
数据是科学观察、分析、研判重要变化的“窗口”。以时、空坐标系“标尺”来分析南山区近几年主要经济数据“表象”,可以分析出南山经济良性发展的“轨迹”。
在发展速度上,南山区2010—2015年GDP年均增长10.7%,近三年分别为9.3%、9.3%、9.1%,GDP分别达到为3715亿元、3842亿元 、4601.5亿元,这是在高基数上的稳定增长,经济总量继续稳居全省区县第一。
在发展质量上,2017年南山区万元GDP能耗、水耗比2016年分别下降4.3%、5.2%。从产业结构上看,2017年南山二、三产比例进一步优化,工业、服务业齐头并进。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6.5%,连续两年保持在高位,发展势头平稳喜人。
从增长动能看,“新”更为南山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新兴产业成为增长主引擎,占GDP比重达64%。2017年先进制造业占比达77%,工业质量和竞争力持续攀升。大疆等11家企业成长为“独角兽”,总数占全国1/12。新增上市企业22家,超过全省1/5,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44家,居全国区(县)第二。供应链等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环球易购成为跨境电商“黑马”。六大片区建设热潮高涨,新建联想国际总部等69个重大项目,总部经济能级快速提升。
从创新能力上看,南山区抢抓深圳科技创新“十大行动计划”机遇,继南山区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腾讯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占全市的2/3;新增省、市级创新团体7个,总数占全市72%;新增“千人计划”人才62人,总数超过全省40%;10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市的2/3。2016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82家,去年新增739家,总数接近3000家,超过全市1/4,创新能力继续增强。
在深圳版图,南山面积只占1/10,却聚集70%以上的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南山以不到全市1/10的土地,创造了全市1/5 的GDP、1/4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发展速度与效益同频共振,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优,且后劲十足。
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
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在经济总量基数较大情况下如何稳定增长、在土地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有质量地增长,这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的难题。
南山区委区政府迎难而上、沉着应对,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营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南山区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去年7月,南山区行政服务大厅正式启用,已有15个区直部门和6个市直部门进驻,可办理事项455项,总办理时间压缩38%,来现场次数平均减少2次以上,公开承诺“5个100%”成为政务服务“南山标准”;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率先破题,建成6600平方米的全市首个“全链条、一站式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保护、运营、转化、协同、支撑“五大链条”。今年,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负400亿元。
对标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印度班加罗尔等著名科技创新城,南山区大力构构建科技创新综合生态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培育市场化的创新土壤,用好“有形之手”激活“无形之手”,通过设立区产业引导基金、出台科技产业扶持政策等,通过多种措施撬动“大社会”的创新资源,变输血扶持为引导形成有造血功能的“自循环”,孵化和培育了众多科技型企业,逐渐建立了科技创新服务无缝对接的生态体系。去年,区产业引导基金参与设立子基金29只,组建首期规模50亿元的上市公司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900亿元。
南山区商事主体多达40多万,对政府服务需求量大,差异化明显。去年南山成立上市企业协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举办首届G20企业家峰会,精准服务企业发展。今年1月,南山区企业诉求办理信息系统正式开通,企业有诉求,即可直接在网上递交,这相当于在企业与政府之间新增一辆“直通车”, 此举标志着南山区企业诉求办理进入网络化、智慧化、系统化时代。
近年来,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盼,南山区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代建制破解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难题,学校、医院、道路等22个项目提质提效;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深圳人才公园等相继建成开放,辖区公园总数达130个。去年,九大类民生支出196.7亿元, 办成20件民生实事和1779件民生微实事。
上月底刚刚召开的南山区七届二次党代会上,区委书记王强表示,南山区要以十五年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为目标,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总部经济”战略,深度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努力打造全球创新之都核心区,使南山成为国际顶尖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首选地;建设具有世界水准、中国气派、特区风格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新地标”,打造世界级深圳湾CBD。
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南山正和歌起舞,绽放最美的时代芳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