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全面小康:惠州发力“三个一百”
2017-07-21 湾区城市群
博罗罗塘村2000亩茶园年产值高达3000万元,年人均种茶收入超万元。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编者按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进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这些年,惠州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全市还存在着148个省级和市级贫困村,这些贫困村能否顺利脱贫致富成为惠州能否如期实现小康、实现“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努力把惠州建设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目标的关键。
今年,是惠州市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两大核心任务”的决胜之年。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对惠州来说既是一个发展命题,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从今日起,《南方日报·惠州观察》将推出精准扶贫攻坚战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南方日报讯(记者/叶石界)记者走进办公室时,惠州市扶贫办副主任钟志云正在整理全市扶贫工作的最新资料,期间,他的办公电话不断。“精准扶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工作越来越忙。”好不容易处理完手头工作,钟志云略感歉意地对等待了一阵子的记者如此说道。
7月19日上午,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两大核心任务”,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今年,是惠州“两大核心任务”的决胜之年。为顺利实现全市148个省、市级相对贫困村如期脱贫,惠州开展了“三个一百”(百局帮百村、百会帮百村、百企帮百村)活动。
按照日前惠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的《惠州市“三个一百”参与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三个一百”将从社工和志愿帮扶、捐赠帮扶、就业帮扶、商贸帮扶、医疗帮扶、助学帮扶、思想帮扶等方面,开展相关的帮扶工作。
记者从惠州市扶贫办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除了160个市直部门和驻惠单位已经与全市省级和市级148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外,目前还有220多家企业和100多家社会组织与这些贫困村建立帮扶关系,保证了每个贫困村都有企业和社会组织对接帮扶。
通过“三个一百”,惠州构建起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推进的精准扶贫工作格局。随着这项项工作的迅速铺开,惠州148个贫困村的小康梦想,离现实越来越近。
全省首创“百会帮百村”
每个星期,宫衍岭和他的同事们都要去一趟惠东县安墩镇水美村。一个月前,惠州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水美村建立了帮扶关系,作为该社工服务中心主任的宫衍岭,已经去过几次水美村,由于路程较远,每次进村都要住上一天,以便于更细致地了解村民发展需求。
经过多次调研后,宫衍岭和他的同事摸清了该村区位偏远、青壮年少、留守老人小孩居多的现实,决定在这里成立儿童之家和举办关爱长者的活动,由10多名督导组成员按两人一组,根据儿童的愿景安排专属的成长空间,以及根据老人的需求给予陪伴、医疗支持等。
同时,由于水美村在生产生态薯丝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宫衍岭也打算在这里成立合作社,帮助当地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如今,包括惠州市惠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内,惠州已经有100多家社会组织与惠州148家贫困村结成了帮扶关系,成为该市精准扶贫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际上,将社会组织统一起来参与精准扶贫,在全省来看是首创做法。
记者了解到,目前惠州市的社会组织总数超过了3600家,遍及各行各业。
惠东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分析,以前是社会组织零散参与捐款或者帮扶,但是没有形成合力,发挥的力量也不够。现在通过系统地结成帮扶关系,从经济到民生,从物质到精神等多层次进行精准扶贫,将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脱贫”。
在宫衍岭看来,社会组织最大的优势在于社会资源丰富,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强,服务比较专业。在为青少年提供生活、学习和为老人提供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有着显著的优势,同时在为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提供技能培训、能力提升和就业援助上,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按照“百会帮百村”的要求,接下来还要继续发挥各类公益志愿服务组织作用,开展志愿扶贫活动,动员各类志愿组织开展助教支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创业引领等活动。
以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带动脱贫致富
在博罗县杨村镇石滩村村委会旁边,一座崭新的养老院拔地而起。驻村干部李应文告诉记者,养老院建成之后,能够满足本村20多名老人的居住需求。
去年11月,在广东省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的组织下,一批企业家来到石滩村考察扶贫工作。深圳市东部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英就是其中一位。在考察期间,该基金会捐赠了300多万元用于养老院建设,发现还有50万元的缺口后,郑月英二话不说,补足了这一缺口。
除了捐建养老院,东部湾公司还准备在当地建设一个生态农业基地,发展有机农业,今年6月4日刚刚签约。目前该基地已经从本地招聘了一批贫困农民投入日常护理工作中,获聘农民每天能赚100元工资。当地村民因为土地出租给企业,每年还能获得一笔租金收入。
东部湾公司牵手石滩村,只是惠州“百企帮百村”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已有220多家企业(其中市工商联会员企业123家)与148个贫困村牵手结对帮扶。这些企业既有民营企业,也有港澳台资;既有本土企业也有外地企业。
具体的做法,既有发展种养殖和深加工以及生态旅游等为当地“造血”,也有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吸纳贫困村的剩余劳动力,还有通过捐资入股以拓宽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等等。此外,还有帮助完善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不断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和实力。
在惠州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看来,企业有资金、有技术、有销路、有思路,发动各地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激发社会、市场力量带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是一个被证明行之有效而且非常重要的举措。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日前,市工商联等部门已经召开了“百企帮百村”的工作推进会,相关企业在对接过程中正在陆续签署合作协议,到月底前将完成进村入户走访对接工作。
“确保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是惠州的“两大核心任务”。“村村有物业、户户有就业、人人有收入”,走上脱贫致富奔康路,确保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这是惠州自我加压的目标。“三个一百”的创新扶贫做法,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途径。
帮扶工作,要扶到点子上、帮到根子上。
钟志云表示,撬动各路社会力量实施定向发力、个性化帮扶,以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的举措,推动一批项目在贫困村落地,确保实现“村村有物业、户户有就业、人人有收入”的目标,将让更多贫困户从中收益。
具体而言,就是突出问题导向,综合考虑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被帮扶者面临的困难,通过重点发展产业、提高生产能力来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帮扶领域包括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就业、助学、解困、社工介入、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居环境、村风民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形成多维帮扶脱贫路径。
在举措上,采取“一村一局一会一企”“一村多局多会多企”“一会一企多村”等形式和“物质 智力 N”等多种方式开展帮扶。
记者翻阅由市扶贫办提供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与贫困村对接的联系表看到,这种“一对多”“多对一”的帮扶关系,随处可见。比如博罗县湖镇镇三水村,就有市港澳慈善基金会、市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市保险行业协会、市企业家联合会等多家协会对接帮扶,而市港澳慈善基金会一个协会,也对口帮扶了龙门县低冚村、惠东县的联新村和大路村、博罗县的三水村等贫困村。
未来,在第一批100家以上社会组织、100家以上社会企业与148个省、市级贫困村结对帮扶共建基础上,惠州还将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精准脱贫攻坚。
“我们鼓励各类协会、企业立足自己的业务领域和能力,瞄准贫困村的需求,探索创新出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实现帮扶者和被帮扶者共赢的可持续扶贫模式。”钟志云说。
按计划,接下来将及时总结提升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好模式、好典型。同时,发挥社会组织、企业特色,开展一系列示范村创建活动,构建起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的社会扶贫精品公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