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资讯

深圳打造全球创新人才“栖息地”

2017-10-25 湾区城市群

8.jpg

深圳已和香港达成共识,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图为河套区域实景。资料图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21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已形成区域规划初稿。

    深圳近日提出,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城市,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局。记者注意到,与香港联手共建世界级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创新人才的“栖息地”等,将成为深圳未来参与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内容。

    湾区建设为深圳打开“新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将为深圳带来怎样的机遇?深圳又将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定位自己?结合今年7月签署的《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深圳有关方面认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深圳带来了新的机遇,深圳将深化科技产业创新、改革开放和对港合作等先行先试功能,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

    深圳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湾区各城市合力发展的潜力必将进一步释放。深圳目前基本形成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集聚了金融、航运、贸易、创新等湾区核心功能要素。深圳将与湾区各城市合力培育国际竞争新动能,共同打造一流湾区经济,促进大湾区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深圳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为深圳拓展战略腹地和纵深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空间。深圳市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将深圳的创新、金融、航空航运、会展等要素优势与珠江西岸、粤东西北乃至泛珠三角地区的制造、资源、土地等优势充分整合,充分释放和发挥深圳的辐射引领作用。

    深港联手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记者了解到,深圳已和香港达成共识,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深圳将新建一批国家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加强深港高等院校产学研联动,推动香港高校在河套区内设立分校、科研中心及产业化基地,推动科研成果在区内产业化。为促进香港的人才、企业在深圳发展,深圳将加快推进广深港客运专线、莲塘/香园围口岸等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深圳将推进前海扩区尽快获得国家批准,争取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施更加灵活开放政策,落实前海金融创新优惠政策,开展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技政策创新试点;依托太子湾邮轮母港加快建设中国邮轮发展试验区,率先探索实施更为便利的出入境政策,进一步增加24小时通关口岸数量,落实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争取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先行区政策,创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办学机制,使深圳真正成为全球创新人才的“栖息地”,从而实现湾区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便捷流动。

    目前深圳正抓紧推动建设深中通道、赣深高铁、穗莞深城际等一批重大项目,并将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深圳(河源)产业城、深圳中山生物健康科技创新示范区等若干重大平台和项目的合作建设。

    将前海建成大湾区核心引擎

    深圳提出,将在前海加快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主要内容包括深化深港开放合作,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和示范作用,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合作建设国际金融创新中心,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展离岸账户(OSA)的人民币业务功能,创新本外币账户管理模式;合作建设国际新型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探索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组合自由港;强化粤港澳创新合作,在前海合作区规划建设粤港澳创新合作特别区域,试行港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实施与香港趋同的税收、商事仲裁及调解、执业资格、建设标准等措施,提供与香港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环境;深化粤港澳人才合作,允许有港澳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直接在前海合作区执业,并逐步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广东省。

    深圳提出,前海将完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推进国际贸易监管创新,构建金融安全监管体系;在建设“一带一路”供应链互联互通网络体系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拓展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合作;对标世界一流城市中心,努力把前海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化城市新标杆。

    深圳还将广泛借鉴吸收港澳和国际法治成果,推进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率先建成“廉洁示范区”,形成国际一流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相关:深圳 创新人才
作者:南方日报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