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超级基建”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加速度
2017-09-26 湾区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区内人流、物流的交通效率,决定着湾区的经济发展效率。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及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等“超级基建”将陆续完工,香港将进一步拓展外部联系,助推湾区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今已然进入深化落实强力推进阶段,三地区域经济合作明显提速。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让人们在国际一流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之外,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放眼全球,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上的耀眼明珠。湾区城市凭借自身优势,在实现自身经济发展同时,不断吸收先进文化、不断融入最新理念、不断借鉴合理制度,形成凹地效应,汇聚最新信息和人才资源,助力打造创新环境,催生创新业态,培育创新成果,成为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孕育成长的沃土。因而,谁都不能忽视粤港澳大湾区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香港的“超级基建”为协同发展夯实了重要基础。且看这么几个“超级基建”的例证——
其一,即将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不但能大幅节省珠三角间陆路客货运的成本及时间,还可以令香港更有效地发挥其区域性贸易和物流枢纽的关键作用。同时有助香港与邻近省份的经济融合,提高珠江三角洲相对于其他经济区域的竞争力。这座大桥不仅是缩短地理距离的“桥”,还是带动生产要素、技术人才等快速流通的“桥”。桥一端的珠海设有众多重点高校校区,有优质的人才和研究基础。通过大桥,三地即可打造区域科研联盟。
其二,作为“超级基建”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步,香港机场管理局正计划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兴建一条行车桥,令旅客可以更方便地由大桥接驳至香港机场。香港机场是国际及区域的主要航空枢纽,4小时内可飞抵主要亚洲城市,5小时内可飞抵全球半数人口居住地。1998年投入运作后,其航空交通量的增长一日千里。为缓解即将饱和的容量,2016年,香港国际机场开始建设第三条跑道。机场是香港的命脉, 三跑相当于给心脏加一条血管,让它活得更加强壮。
其三,从香港国际机场搭乘机场快线列车,半小时内即可到达将要落成的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这条高铁线的香港段全部都在地下,将香港至广州的行车时间缩短至48分钟。车站地处中环之外香港即将兴起的第二个CBD西九龙,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基建”。如果“一地两检”立法进展顺利,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将在2018年9月开通,届时香港就可以通过高铁与国家长达2万公里的高铁网络连接起来。而港铁有望今年年底从香港特区政府手里取得高铁运营权。
香港受地理空间限制,可谓是“弹丸之地”,只有25%的土地用于开发。强化互联互通不仅能让香港走出一条环保、公平、有效率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将使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生产要素运转效率提升,从而推动湾区整体发展。再说,西九龙地价十分昂贵,建设成本非常之高,高铁插入市区,相当于给市中心注入一针强心剂,也为湾区发展注入加速度。
香港一个个“超级基建”工程,就相当于为大湾区引入一个个强劲引擎。除了发挥力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作用,还会使香港更具创新活力。从古至今,香港就是海上交通要道,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现在又大力升级“超级基建”,加强与内地和世界的联系。所以,香港能在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书》中基建水平名列全球第一,绝对是名副其实众望所归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