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2020年穗中心城区地均GDP将达12.22亿元/平方公里
2017-07-20 湾区城市群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昌道励)到2020年,集约节约用地模式基本形成,“精明增长”“紧凑城市”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广州中心城区地均GDP达到12.22亿元/平方公里。19日,广州市政府官网发布《广州市城市建设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下称《规划》),透露了上述信息。
据介绍,《规划》编制历时两年半,涉及28个责任部门(单位),为广州市首次编制的综合性城市建设规划。《规划》主要内容涵盖综合交通枢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和聚焦“三中心一体系”的重点功能区建设,南沙新区建设,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公共设施和安全保障设施建设以及住房保障、城市更新、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并提出了城市建设的22项重点工程。
立足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功能整体跃升,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地区合作的龙头城市、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城市,《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广州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按照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建设要求,力争通过5年城市建设,基本将广州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综合承载力高的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城市功能完善的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宜居宜业、绿色环保的生态文明城市。
其中,在城市功能区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空间布局、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更加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进一步提升,集约节约用地模式基本形成,“精明增长”“紧凑城市”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至2020年,广州中心城区地均GDP达到12.22亿元/平方公里。
为实现上述目标,广州将以“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以及“多点支撑”功能区建设为重点,建成城市功能整体跃升的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以城市建设承载发展新产业,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
比如,在推进珠江经济带、珠江景观带建设的同时,依托珠江创新带建设,集中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黄埔临港经济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南沙明珠科技城。同时推进白云新城综合服务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广州北站商务区、北京路文化旅游核心区、新中轴线南段商务区等其他功能区开发建设。
广州还将强化海港、空港等国际枢纽带动能力,建成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流通体系、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做实华南区域中心,做大广州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此外,还要加快建设南沙城市副中心,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珠三角汇集高端要素的先导区、广州城市副中心。其中,为推动南沙港基础设施建设,广州将启动航运物流集聚区规划建设,加快建设航运交易市场及信息平台,建立整合物流、贸易、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完善港口、航运服务、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产业链。
【聚焦广州“十三五”城市建设】
交通:
南沙通用机场第一条跑道力争明年投入使用
在回顾“十二五”城市建设时,《规划》指出了广州面临的挑战:战略性基础设施承载力、辐射力与城市定位尚有差距,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有待增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布局和重要功能区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十三五”期间,广州将以交通枢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为重点,构建全球城市网络重要节点。着力以空港、海港、铁路港、公路港建设为龙头,强化广州交通枢纽地位以及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到2020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000万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250万吨以上;广州区域内国家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39公里,客运量达10588万人次,货运量达3768万吨。
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方面,广州将加快实施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和珠江口公共锚地建设,有序推进南沙港区四期、南沙港区通用码头工程、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加快黄埔新港、新沙港区技改扩能,加快老港区散货码头搬迁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南沙通用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18年建成第一条跑道并投入使用。
以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广州还要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到2020年,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形成。同时,保证机动车在市域范围的各重点发展区、重要节点进入高快速路网络系统不超过10分钟,由任何一点进入高快速路网络系统不超过20分钟,进入高快速路网络系统后主城区至市域任何地区不超过60分钟。
公共服务与生态建设:
2020年全市新建筑超4成为绿色生态建筑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广州将以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为重点,建设生态宜居的文明城市。其中,广州将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采取配建、集中新建等方式建设公租房,多渠道筹集公租房房源。
同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村集体等利用受让政府储备土地、自存量用地建设公租房,探索鼓励本市国有企业利用自用土地建设公租房。广州还将通过存量住房市场优化住房资源配置,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到2020年,广州市将筹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含租赁补贴)5.75万套(户)。公共租赁住房户型建筑面积原则上将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以40平方米左右为主,适当配置宿舍型公共租赁住房。并规定了,以集体宿舍形式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应执行国家宿舍建筑设计规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
广州还将推进综合管廊建设,解决“拉链路”问题,集约地下空间资源,重点推进广州国际金融城、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广花一级公路、天河智慧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国际创新城、花地生态城、中新知识城、萝岗福山循环产业园、广钢新城、广州教育城、万博商务区、明珠湾起步区等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完成25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规划》还提出,以建设管理创新、建设模式创新和行业科技创新为重点,整体提高广州城市建设水平。到2020年,全市绿色生态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40%以上;新建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与“十二五”期末相比提高10%以上。
城市更新:
2020年完成城市更新规模近50平方公里
按照城市更新规划,全市范围内划定城市更新片区69个,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十三五”时期,广州重点以全面改造和微改造方式加快推进存量土地开发,有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到2020年,预计可完成城市更新规模42—50平方公里。
其中,广州将优先改造城市旧城区重点街区示范地块改造,完成7平方公里。同时,优先对重点地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及组团中心范围已列入“退二进三”企业目录的旧厂房、不符合城乡规划、污染严重、必须搬迁的旧厂房项目,效益较差企业积极性较高的旧厂房项目进行改造,推进改造用地规模34平方公里(其中:全面改造规模25平方公里,微改造规模9平方公里)。
此外,在52条全面改造城中村范围中,广州将重点推进白云区田心村、小坪村、陈田村、永泰村,海珠区沥滘村、新市头村,天河区冼村,荔湾区花地村等一批城中村全面改造和微改造,实现旧村(城中村)改造规模9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