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单车

广州各区破解“单车难题” 慢行系统中添“零件”

2017-07-31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70731143951.png

广州各区都在为慢行系统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天河区规定部分路段禁停单车。 新快报记者李小萌/摄

【关注广州慢行系统】

道路中新设停车区,建设电子围栏,应用各种“新科技”……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面对共享单车围城带来的种种问题,广州市多个区已经进行了规范管理的探索,在慢行系统上添加各种“零部件”,完善其功能,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比如越秀区就梳理道路情况,率先在梅花村街新设停车区;增城区和共享单车企业合作,设立停放区,未来还将建设电子围栏;黄埔区则利用各种“新科技”,为单车骑士提供舒适的骑行环境。

●越秀区 将在道路上设置207个单车停车区

新快报记者近日从越秀区交通局了解到,根据广州市交委关于加快自行车停放区设置工作的要求,越秀区已在梅花村街开展自行车停车区设置工作,新设停车区33个,可供310辆自行车停放。记者走访发现,新设停车区供不应求,尤其是地铁口、市场周边。

新快报记者近日在中山一路的地铁杨箕站A出口处看到,公享单车密密麻麻地占据了一半的机动车道,出租车只能在马路中间停泊。而在五六米之外就设有停放区,但由于长度仅约3米,显然放不下太多单车。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越秀区交通局已联合各街道对全区道路适宜设置自行车停车区的地方进行梳理,结合各网络自行车企业提出的自行车停车区设置建议,经街道筛选及各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后形成了自行车停车区设置选点计划表,初步计划划设自行车停车区207个。另据越秀区城管局介绍,该局正牵头制订《越秀区网络自行车管理工作方案》,该方案经区政府审议下发后,将由方案确定的部门统一开展停车区标线施划工作。区城管局、区建设局、区交通局将引导各街道,结合辖内道路实际,补充设置自行车停车区。

新快报记者在一份《越秀区步行系统的改善目标和策略》的征求意见稿中了解到,越秀区对6条重点步行通道,包括中山路、起义路、北京南路、文明路、农林下路、沿江路,都进行了各有特色的规划。对于单车骑士的利好消息则是,步行通道将规划建设自行车道,保证骑车出行顺畅。

●增城区 初步核定226个单车停放区选址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入驻增城区的共享单车企业共有两家,即摩拜单车及小鸣单车。根据《广州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的要求,增城区交通运输局初步核定小鸣单车停放区选址115个,摩拜单车停放区选址111个,这些停放区选址暂时均集中于荔城街、增江街等区域。

据统计,截至2017年7月20日,增城区域范围内的共享单车投放数约为3600辆,其中小鸣单车1600辆,摩拜单车2000辆。据两家运营企业的市场规划,增城区的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将增至2.2万辆,停放区设点也将增至338个。

新快报记者从增城区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各运营企业设置停放区,目的就是规范共享单车停放。拟定的停放区选址,待完善选址审批手续后,将陆续进行设置。

同时,各运营企业也正开展电子围栏建设工作,在电子围栏辐射区域外将无法为共享单车上锁,用户无法结束行程,运营单位会继续收取费用。此外,运营单位也采取了一些奖惩措施,对乱停放共享单车的用户进行处罚。

●黄埔区 “单车友好”示范路十足科技范儿

在黄埔区,一条“新科技”十足的示范路提供了“单车友好”的慢行系统样本:有方便单车上天桥的专用导轨,有设计巧妙的爬坡“缓冲带”,让单车过马路一路畅通;还设有共享单车专用车棚和停车位,以便于管理……广州开发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示范路建设的开泰大道目前已基本完成各项建设。

开泰大道是黄埔区三条主要大道之一,开泰大道在尖峰岭公园和体育公园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空中连廊,有关部门在此建设了两种示范工程。在尖峰岭公园一侧,专门建设了几十米长的自行车水泥斜坡,坡度十分平缓,可以自如推车上桥。在体育公园一侧的楼梯两侧各使用一条不锈钢制造的专用导轨,中间凹陷下去,上面黏合了粗糙的新型陶瓷颗粒。市民推着自行车上下坡时,可以起到摩擦缓冲的作用。

近日,新快报记者尝试推单车上坡,发现导轨与普通水泥斜坡相比占地面积更小,而且宽度刚好是单车轮胎的宽度,保证车轮不会“出轨”。这个斜坡倾斜度目测在30度至45度之间,稍微刹车就可以轻松上下坡。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自行车上天桥的专用导轨是全市首创,“甚至可以说是全国首创。目前只有日本和韩国有这种导轨,一套设备卖几百万元。我们就地取材,花几万元就设计施工出这种导轨,更加便捷,可以进行推广”。

单车与机动车争道的话题一直被社会热议。开泰大道用彩色沥青划分行驶车道——机动车道是黑色路面,公交车进站区是绿色的,连过马路都划分出行人通过的橙色斑马线和红色的单车道。而在单车道一侧划出了很多蓝色框框,这些是单车停车位。广州开发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城市管理者给予非机动车更多路权、更多引导,完全可以很好地解决自行车停放问题。

他山之石

佛山: 人车分流鲜明 过街也有单车道

近日,新快报记者走访佛山祖庙附近的道路发现,在人流密集的祖庙路上,路边的人行道与单车道路面分别用红色和绿色铺成,便于步行者和骑车者区分。在祖庙路与建新路交叉处,行人过街道可走斑马线,骑车者则可走绿色的单车道。此外,在单车道上方及十字路口附近,有单车标识提醒市民各行其道。

杭州: 公共单车免费使用 另辟收入源

2008年,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开始运营,截至目前,杭州公共自行车的站点数已达到3737个,投放公共自行车8.68万辆,2016年全年总租用量为1.15亿人次,日最高租用量47.3万人次,累积租用达到7.37亿人次,成为杭州市民和游客不可缺少的城市交通工具。

杭州的公共自行车最为亮眼的一点就是免费,虽然没有使用费收入,但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营另辟蹊径,广告费、服务亭商业开发等都成为支持该系统持续运营的收入来源。

厦门: 建空中自行车道 可与公车接驳

厦门的“空中自行车道”在今年建成,这是一个独立的骑行系统。

自行车道采用钢箱梁结构,主要沿BRT两侧布置,悬挑于BRT中段位置,全长约7.6公里。“空中自行车道”为单侧单向两车道,净宽2.5米,总宽2.8米。全线包含11处出入口,分别和BRT站点、人行天桥、建筑衔接。合并段为双向四车道,净宽4.5米,总宽4.8米。全线共建设了7个平台,共设置了355个公共自行车停车位和253个社会自行车停车位,每个平台都配备了自行车调度升降梯。

除了和BRT接驳,示范段全线将与11个普通公交站点接驳。未来地铁建成后,还将与2个地铁站点接驳。此外,每个出入口都设置了停车平台供自行车停放。

QQ截图20170731144017.png

在广州市海珠区部分路段,由于在单车道骑行常受阻,一些市民干脆骑车上马路。有市民表示,建设慢行系统先要确认路权。 新快报记者毕志毅 实习生 谢慧霞/摄

【关注广州慢行系统】

此前,广州市交委发布《关于鼓励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表示企业平台应推广精准定位、电子围栏等技术措施,并与经济手段、奖励机制等相结合,督促用户在安全、适宜区域骑行,按规定规范停放车辆。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征集意见期间收到反馈意见38份,绝大多数对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表示支持。广州市规范共享单车,在客观上对于慢行系统建设提供了莫大支持。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38份反馈意见共提出建议113条,经归纳合并,主要涉及规范企业车辆投放行为、完善企业准入退出机制、企业运维资源共享、设置停放区、加强停放秩序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用户行为管理与约束、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骑车、完善自行车道设置、明确车辆技术要求、建设行业监管平台、健全用户用车安全保障机制、防控用户资金安全风险、推动社会共管共治、加大交通法规和文明出行的宣传等方面。

对此,多数相关企业、专家、市民都表示支持。有共享单车企业表示,将采用新技术,解决乱停放等问题。

企业如是说

摩拜: 已在广州试点三处 智能停车点

对此,摩拜单车负责人向新快报记者透露,目前摩拜单车已推出三处“摩拜智能推荐停车点”(又称“sMPL”),采用了比GPS电子围栏技术更先进的智能停车桩智能模块无线信号发射技术,既可做到精细运营,也可有效规范用户乱停放行为。该负责人表示,摩拜智能推荐停车点是由智能停车桩和地面围栏线所划出的区域组成,由一体化的太阳能供电系统提供零污染能源。

为了更好地破解“潮汐问题”,摩拜下一步将选择“潮汐现象”凸显区域作为sMPL选点,比如地铁口、商圈街区、中央商务区、大型开放住宅小区等区域周边。据介绍,珠江新城CBD是摩拜智能推荐停车点首批“潮汐调用”实验点。摩拜单车通过大数据平台,在其周边区域选取了多个点,设置为智能推荐停车区域。通过这样的设置,区域内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得以高效解决,“潮汐引流”计划也初见成效。

ofo: 进一步优化电子围栏定位技术

ofo公司方面表示,目前已经和各地政府共建停车示范区,划设ofo小黄车推荐停车点、设立停车牌,引导市民规范停放单车,建立合理有序的停车秩序。

另外,ofo已与成熟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达成了战略合作,ofo可进一步优化其电子围栏定位技术,利用定位和大数据技术智能划定虚拟的规范停放区域,实现车辆更精细化的运营管理,规范用户停放行为,并可向政府提报禁停区及推荐停放区的规划方案。目前已完成相关接口调试工作和备案工作,已在北京通州进行了首批满足试点条件的单车投放。

骑士如是说

拜客广州: 如没有自行车道 应先做好路权确认

拜客广州负责人陈嘉俊表示,新建单车道,可用多种技术手段解决现有问题。比如公交站台应该建设成凸形而不是凹进去的,自行车靠右走,有利于分流车辆。他认为,没有条件的道路不必强求建设自行车道,而是应先做好路权大小的确认,首先是人行道、其次自行车道、然后公交车道、最后才是私家车道。在没有自行车道的情况下,法律层面应允许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借道行驶。也就是说在自行车道没有完善或没建设成网的情况下,先允许骑行者自主骑行成网,这是目前比较现实的做法。

陈嘉俊认为,社会对于自行车行驶的认知改变应该和自行车基础设施投入成比例。他表示,过去自行车的出行分担率为7%到8%,但是,在道路交通的投入上,绝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轨道交通、高架桥、高速公路之类,用于自行车交通上的财政投入与自行车骑行比率相比完全不对称。只要把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做好,然后每年都有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骑车出行难的问题就能慢慢解决。

专家如是说

袁奇峰: 解决共享单车难题先厘清其“定性”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共享单车发展难题首先要厘清其“定性”,投放共享单车不仅是企业行为,还具有一定公共服务性质。如果认为这仅仅是企业行为,那么相关的城市管理方式,就是共享单车要为市容市貌让路,要对共享单车进行管理;如果认为共享单车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填补了城市出行的空白,那么管理方式就是另外一种,比如说政府部门应该在道路上划出共享单车的停放区域,或者为市民使用共享单车提供一定的指引,引导行业向公共服务方面发展。

韩志鹏: 不能马路越修越宽单车道越来越窄

华南城市研究会名誉会长、知名时事评论员韩志鹏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共享单车进入广州至今,他一直在为共享单车做“义工”。平时看到倒地的单车,他会顺手扶起;还参与组织中学生到闹市街头,整理乱停放的共享单车,号召大家“素质共享,文明骑行”。

韩志鹏提出,广大用户要有共享精神,不要骑完单车就随便乱扔,而对于蓄意破坏单车的行为应予以处罚,“应形成用户、企业、政府三方共治的局面”。

韩志鹏也长期关注广州自行车道的问题,此前新快报记者就市内出现“最窄”自行车道采访他时,他就表示对于当前市内自行车道的处境感到无奈。他告诉记者,这不仅是一两条自行车道宽窄或取消与否的问题,而是整个广州市的自行车道网络设置是否规范的问题。“现在机动车的保有量急剧上升,而近几年骑自行车出行的市民也在增加。然而我们的马路越修越宽,自行车道却越来越窄,这很不合理。”他说,到目前为止,自行车作为市民短途出行的工具之一还不能被取代,所以自行车道的设置也应该更慎重、更合理。

街坊如是说

“共享单车投放太多 对道路建设提出挑战”

在不少市民看来,共享单车与行人、机动车、居民、商户争道的重要原因,是共享单车投放得太多了。荔湾区街坊秦先生估计,各公司在中山八路一带一共投放了近两千辆共享单车,供过于求,他认为投放两百辆就够了。“中山八路一带是老城区,当年进行城市规划时就没有设置专用的自行车道,而共享单车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两者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如今共享单车越来越多,不仅对停放区域提出了新要求,也对道路建设提出了新挑战,这是政府和企业都应思考的难题。”秦先生说。

相关:广州 单车 慢行系统
作者:林明锋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