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经济不宜过度金融化
2018-09-25 湾区城市群
9月18日,在2018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的湾区经济”分论坛上,不少金融官员、学者力陈金融创新对湾区经济发展之重要性。而此时,一个月前租房行业杭州鼎家因过度金融化爆仓导致4000租户受损的余波尚未平息。
金融是一把双刃剑,这是我们往往最容易忽视的常识。
一个产业,如果过度金融化、过度放大杠杆,必然会造成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集聚,最后可能毁掉整个行业。共享单车如此,P2P如此,区块链亦如此。现在,连最古老最传统的行当之一房屋租赁中介,近期也出现问题苗头,与快速金融化和过度金融化不无关系。
“谁能想到,因为楼盘摇号引发P2P挤兑爆雷,P2P爆雷又波及一批上市公司和银行,甚至影响到早期创业投资行业呢?至于P2P爆雷对整个社会消费购买力下降的影响,估计未来会慢慢显现出来。”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对杭州鼎家事件如此点评。
教科书上关于金融对经济发展有多重要都有充分的论证。但并非所有的经济强国都按照教科书来制定自己的经济政策,比如德国。当大家都搞金融创新的时候,德国对金融发展其实是有意遏制的。
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了很多国家的经济,德国当然也受到了冲击,但德国GDP只在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很快就开始复苏。在今天的欧洲经济版图上,德国几乎是唯一的亮色,这与德国产业结构偏重实体经济、基础牢固有关。
此外,发达国家一般是一旦产业升级,制造业就开始外流,大家不愿意干苦活脏活累活,美国就是其中代表,制造业几乎空心化了。但是德国呢?制造业的发展还是非常好。德国人口8000多万,制造业的世界名牌达2300多个,这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
尽管经济体量比英国大得多,但比起金融中心,德国的法兰克福比英国伦敦可差远了。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充其量也就是欧洲的区域金融中心。与美国的金融体系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不同,德国则是以银行为中心,股票市场不发达。
2017年德国股票交易总额和GDP的比值,德国是42%多一点,美国则高达205%。即便是以银行为中心,德国政府对银行的监管也非常严格,采用各种办法压制银行高风险业务。
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对常识的坚守,德国觉得把经济发展交给流动性非常大的金融业,还是不如交给看得见摸得着的制造业放心;正是因为对金融业的审慎态度,德国的金融业风险控制得最好,金融的利润不高,大量优秀人才反而涌入实体经济;正是因为这种德国式的保守,德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小,在西方国家经济表现中至今依然一枝独秀。
尽管世界三大湾区没有一个在德国,而德国的科技和制造实力依然跻身全球前列,没有美国式“制造业空心化”的烦恼。
回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标当前世界三大湾区是最直观的思路,但这并不妨碍粤港澳大湾区对其他发达区域经济体的借鉴。
在笔者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条件有与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类似的地方,但更多的却是不同,特别是从人口规模、产业现状等角度看,广东四小虎东莞、顺德、南海、中山的制造业近年来隐形冠军频出,更多体现出德国制造的特征和雏形。
如今珠三角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渴求来自银行的资金,但同时更需警惕过度金融化。
(作者系时代周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