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澳如何共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
2018-07-03 湾区城市群
6月2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率澳门特区政府代表团到访中山,前往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国家健康基地”)中智药业进行考察。
3个月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首次率团访问中山,第一站也是考察国家健康基地。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和澳门行政长官都将产业合作的切入口瞄准了中山健康医药产业,这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号?
国家健康基地,是我国首个按国际认可的GLP、GCP、GMP和GSP标准建设的国家级综合健康产业园区,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人民政府于1994年联合创办。目前,园区已有200余家企业落户,已形成包括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信息为主导产业,保健食品、化妆品、健康服务业在内的产业集群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山的国家健康医药基地的健康医药以及相关设备、产品的产业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深入推进,健康医药产业作为中山、香港、澳门产业协作的重要支点,未来能撑起怎样的产业格局?
中山+澳门
探索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新范本
利用良好的地缘优势,中山与澳门在健康产业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
2014年3月,中智药业集团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了一项合作备忘录,就双方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异地注册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双方已经开展了多项合作,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协理副校长姜志宏被中智药业聘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破壁饮片技术与应用重点研究室”的学术委员会成员,中智药业集团也成立了“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为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提供来企参观学习机会。另一方面,澳门科技大学则为中智药业集团提供了5期“两岸四地总裁MBA研修班”的培训,中智药业的主要营销团队成员及重点客户超500人次参加了培训。
而双方共建的“澳门科技大学—中智药业集团中药质量研究联合实验室”,正联合开展中药质量标准相关项目研究。据了解,接下来双方还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平台建设、项目联合攻关、人才培养等工作。“尤其是在科智平台基础上展开应用破壁技术的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开发、转化工作。”中智药业相关负责人透露。
2017年7月,国家健康基地与澳门中山青年商会签署了《缔结友好战略合作关系协议书》,提出要发挥双方在澳门及中山两地经济交流中的优势,增进双方之间的合作。从双方达成的合作共识来看,国家健康基地和澳门中山青年商会将积极促进澳门、中山两地青年在国家健康基地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建立创新团队培育和引进健康科技产业项目,使之成为打造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中山+香港
打造省内首家中外高校合资新型研发机构
与此同时,中智药业在香港的市场开拓也在推进。
据介绍,目前中智药业在香港已经完成了两个中成药注册标准,还有两个待审批;破壁食品出口注册的有18个品种,有31件申请专利,通过注册的有11件。
不仅仅是“走出去”,中山市也积极“引进来”:联邦制药、雅柏制药、新意康生物科技、欧亚包装、启泰饮片等一批港资企业落户中山,为中山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健康基地产业园区企业金城医药与意大利多发公司以及香港利伟国际三方签约,将在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核心区域建设头孢类药物参比制剂研究及高品质头孢制剂产业化基地。此外,中山市人民医院与香港亚太口腔医疗组织,也合作成立了亚太口腔种植培训中心等。
除了企业行动,产学研合作同步推进。根据《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建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协议》,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市政府批准了广东药科大学《省市共建总体规划》。按照规划,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市政府将重点支持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与中山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及技术转移中心)、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分室。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及交流,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已确定合作在中山火炬区国家健康基地内投资设立广东药科大港大创新平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创新平台公司”)。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及中山健康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中山创新平台提出构建适应区域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平台,打造广东省内首家中外高校合资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为健康医药产业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孵化器。
“中山创新平台公司将把香港大学产业化程度最高的生物医药项目,利用中山的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和区位优势,结合广东药科大学的人才优势,充分利用香港大学高层次人才和多样化成果优势,在中山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率先走出一条技术、资金、人才、政策融合发展的粤港两地科研及产业合作发展之路,打造粤港合作创新孵化的新模式,争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合作发展的典范。”国家健康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创新平台技术转移办公和孵化场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计划五年内建成国家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
观察
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的合作路径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背景下,中山携手香港、澳门,能在健康医药产业领域擦出怎样的新火花?
共同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或许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平台。
2017年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中山市人民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关于共同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将携手推动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以下简称“创新区”)。
显然,这个切入点同样适用于与香港的合作——发挥香港医药监管机制、自由港等的作用,创新区可争取在全球创新药同步应用、细胞免疫治疗等前沿医疗技术率先研究应用等政策上先行先试,三方可将创新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生物医药研发集聚区、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际一流的高端医疗科技服务集聚区、深化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及健康领域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当前,国家健康基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高科技知名企业落户。据统计,目前园区超过60亿元销售收入的企业有2家、上市公司9家,还有世界500强诺华山德士制药公司,世界5大肽类药物企业之一的瑞士辉凌制药公司,专注于蛋白抗体创新药研发的康方生物公司等。
有了好平台,就能引来人才。目前,国家健康基地吸引了4名千人计划专家、2名“长江学者”特聘专家、2家院士工作站、10个市级创新团队入驻。但对标国际湾区,中山健康产业在科研创新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机遇与挑战都需要中山全力应对。
林郑月娥3月到访中山时曾表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将重点推进几项工作,中山都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在中山打造国际级创新科技中心过程中,香港有很多科研资源亟待成果转化,“类似健康基地等产业平台,对香港很有吸引力”。
为强化创新生态圈的培育,目前,中山市正积极对接香港大学“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科技园等高端创新资源,促进创新技术和成果依托中山孵化加速载体和产业园实现技术转化和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