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正在本地化!近1/10广州人曾感染登革热却不知情
2017-12-11 湾区城市群
登革热重症人群如何救治?虫媒如何防控?登革热是否已经本地化?2014年,广州市健康医疗协调创新重大专项“广州登革热流行的病原学、媒介控制与临床救治研究”启动,并获得了广东省登革热应急公关专项课题支持,共投入超千万元今年底,该课题获得了广州市健康医疗协调创新重大专项的滚动支持。
12月8日,在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分会、广东省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主办的首届虫媒传染病防控高峰论坛上,该专项课题项目组发布了团队的创新研究成果,并启动了下一阶段的研究项目。
登革热重症救治方案显著降低了病死率
2014年,广东暴发近30年来最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导致了较多危重及死亡病例。哪些人群更容易在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发展成重症?专项课题负责人、广州市八医院副院长张复春介绍,在这一专项课题中,广州市第八医院负责登革热的临床救治研究。
张复春团队发现,在中国,老年人是登革热重症高危人群,在国外则是儿童群体。中国登革热重症表现以心肌炎等重要脏器损害为主,早期血小板快速下降、白蛋白降低,可以用来预警重症,“血小板越低,病情越重。”
发病情况不同,治疗策略也不一样。对此,张复春率先提出重症登革热概念,被世界卫生组织新版诊疗指南采纳,并起草制定了我国首部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在全国推广。
他创建的重症综合救治方案,规范了登革热的诊疗,收到了显著效果。2014年,广东登革热病死率为1.3/万,远低于同期国际水平,较1986年广东大流行水平降低95%。
此外,该研究还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登革热实验室诊断技术系统集成平台,提高了我国新突发虫媒传染病早期诊断能力,将登革热诊断时间由原来的发病5天缩短至1天内。团队研发了国内首个批准上市的登革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并在全国16个省64家医疗单位广泛推广使用。
“摸底”发现近1成广州人曾感染登革热
同样有登革热的输入,为何广州登革热病例比深圳、香港病例多?是否广州的登革热已经出现了本地化?这一问题牵涉到防控策略的制定,本地化即意味着要长年防控,而输入性则将以季节性防控为主,因此成为了该项课题的重要研究内容。
2014年起,由广州市疾控中心负责,项目组在广州12个区的健康人群中进行了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本底调查”,截至目前已经对6700多广州居民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
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杨智聪介绍,结果显示登革热血清抗体阳性的人群感染率为9.79%,也就是说,在登革热病人之外,全广州有近1成的人曾感染登革热病毒!其中,天河、海珠等区感染率超过15%,而在萝岗、花都这些区域,感染率则低至2%以下。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9.79%的数据不能说登革热已经在广州本地化,但正处在本地化的进程中。”杨智聪说,国际上登革热本地化的地区,血清抗体阳性率一般在50%或以上水平。
他还介绍,此前增城、从化报告的登革热病例少,但这次调查发现了不少既往感染者的存在,这说明农村地区发病率被严重低估。“可能一些基层医务人员,把登革热当感冒、流感来治。这提醒我们要对基层医生加强培养。”
人体的登革热病毒株可能来自越冬虫卵
“自1978年佛山突然暴发登革热疫情至今,登革热一直在广东没有消停过。”中山大学教授江丽芳说,近年来登革热流行趋势更加严重,2014年广东有4.6万人发病。
在专项课题研究中,江丽芳从病原学的角度来寻找登革热是否本地化的证据。她介绍,登革热病毒有4种血清型,分别为一二三四型,历史上广州每年流行的登革热都有型别的差异,但2002年后,就经常流行一型。且在一些老疫区,每年都流行同一种血清型也就是一型,流行强度越来越大。
“为何老疫区没有人去过东南亚疫区,却仍然每年都会有登革热流行?”江丽芳的团队对1978年到2016年从人体中分离的登革热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共分离了上千株毒株。
研究发现,目前每年的登革热病毒仍以东南亚等疫区输入为主。但也有一些结果显示,2014年的登革热毒株与2013年乃至更早年的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一致,“它们的基因组同源性超过99.9%,我们目前也追溯不到其他来源。”这意味着,有一部分病毒可能来自由蚊媒的越冬虫卵。
但江丽芳同时强调,证明登革热已经本地化还需要更强有力的证据,“要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并需要从虫媒体内分离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确定病毒是否可经越冬虫卵传播。”她说,从蚊子体内分离病毒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果能证实去年蚊子带的病毒与今年蚊媒体内分离的病毒一致,那本地化的证据就十分充足了。
因此,该专项课题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拟建立多领域协同合作攻关的创新机制,通过病原学、流行病学、传播媒介及临床等研究,进一步探索广东是否存在登革热本土化的重大科学问题。
每年二三月份就要开始杀蚊虫
登革热经由白纹伊蚊等虫媒传播,目前没有特效药及疫苗。因此防治登革热最重要的方法是控制蚊媒。在专项课题里,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副院长陈晓光教授就承担了这一方面的任务。
白蚊伊蚊是世界上100种最富有入侵性的生物之一,在不到40年间,从亚洲这一原始栖息地,扩散到了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陆。为什么它能扩散得如此迅猛?陈晓光说,这是因为白蚊伊蚊有一个重要生理特征:滞育。
“它能在环境恶劣、气候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会停止发育,躲避寒冬,在来年春暖花开后再复苏。”陈晓光说,可作为对比的是,埃及伊蚊虽然也可以传播登革热,但它没有滞育的特性,所以其生长局限在热带。
陈晓光在对广州白蚊伊蚊的滞育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它们在9到10月进入滞育,而解除滞育时间往往是次年2月底到3月初,孵化成新的蚊虫。
每年4月份是广州乃至全国的“爱国卫生月”,发动居民清洁环境、消杀虫媒。陈晓光说,其实3月份的幼虫密度指数就已经明显上升,“如果把卫生月时间提前到每年2-3月份,如果杀死滞育蚊,成千上万的后代就被杀死了,就能事半功倍。”
广州6区蚊虫已对杀虫剂不同程度耐药
在2014年登革热疫情肆虐时,公众对使用大量杀虫剂是否会导致蚊媒耐药就提出了不少质疑。陈晓光在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公司一些杀虫剂以前有效,现在没效了。过去少剂量的杀虫剂就有效,现在剂量增大效果还是不行。”
他的调查显示,广州6个区对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比如最有效最常用的杀虫剂“溴氰菊酯”,已经在广州市产生了广谱耐药,有的地区耐药性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高。
陈晓光说,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对杀虫剂的选择使用进行指导,同时该团队正在研发绿色、环保、高效的杀虫剂,希望实现“精准消杀”。
此外,团队还将根据蚊虫的嗅觉机制,研究敏感、高效、实时的蚊媒监测技术。“根据白纹伊蚊是怎么找到人的,研发出吸引剂,放在野外的监测站中,吸引附近虫媒,并识别它们的大小、形态、频次。”这些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手机上,未来,就将能像天气预报一样,向每一个市民实时报告附近的蚊媒密度及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