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海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三位香港人这样说
2017-12-05 湾区城市群
2017年11月1日起,55岁的香港建筑署高级工程策划经理刘念文来到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规建处,开始了为期10周的挂职交流,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的工作效率比香港还高”,他把工作簿记得密密麻麻。
48岁的“香港十大杰青”洪为民自3年前被邀请兼职做“前海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后,几乎每周都要来前海1—2次。让他特别有成就感的是,前海如今在港知晓率明显提高,不少港人都将此地作为创业乐土。“下一步希望在香港高校开前海专场招聘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就业的覆盖面更广。”
30岁的前海金控港籍员工邢程这两天正在忙碌地准备“汇丰前海证券”开业事宜,这是他全程跟进的项目。在前海工作3年半,目睹许多项目被冠以“全国首家”“第一单”美誉的金融改革过程,邢程对前海改革开放“探路者”的角色有了深刻认识。
前海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深港合作”,随着前海开发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港人以各种方式加入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截至目前,前海从业人员数量已超过27万人,聚集境外人才达到8000多名,境外人才中大部分来自香港。
刘念文:来前海挂职交流的香港公务员
“这里的工作效率比香港还高”
55岁的刘念文出生于中国香港,读完中学便赴澳大利亚读书,修读了“设计”和“建筑”两个学位。6年后回港,他先是在私人建筑师公司工作了4年,此后便进入香港建筑署,先后负责设计和工程管理,如今是香港建筑署的高级工程策划经理。
2017年10月的一天,刘念文被领导告知,从11月1日开始,他将被安排前往前海管理局规建处进行为期10周的挂职交流。这一交流起源于3年前深圳前海管理局和香港发展局启动的“深港(前海)公职人员交流计划”,刘念文之前,已相继有来自香港屋宇署、香港渠务署的两名公务员到前海挂职过,他们的职业分别是测量师和工程师。
被派驻前海挂职,刘念文的第一反应是“挺好”,“因为尽管多次来内地旅游观光,但从没来在内地工作过”。为更好地完成挂职,刘念文从香港发展局要到了前两位挂职者的电话,提前了解前海、工作内容和住宿等问题。
近一个多月里,刘念文每周一早晨从香港沙田坐港铁到落马洲(福田口岸)进关,再换乘深圳地铁到前海管理局上班,周五晚上再原路返回家中,工作日则在前海园区里的“YOU+国际青年创业社区”居住。这比第一位来挂职的港籍公务员要好,那时前海还是没几栋成型的建筑,前海管理局只能在园区外的商务酒店解决其住宿。
“深圳跟香港真的很近,变化也很大。我记得20多年前香蜜湖还没怎么开发,如今已非常现代化了。”刘念文第一次听到“前海”,是4年前,当时特首在电视新闻里演讲,言辞中似乎对此特别重视。“知道是深港合作特别区域,想象应该跟深圳其他地方不同,但说不出哪里不同;对港企港人有什么特别政策,也不知道。”
到前海挂职后,刘念文每天跟内地员工一起参加业务会、看很多文件。比如前海建设海绵城市的招标文书、举办国际青年建筑师论坛的活动方案等都需要他给出专业的书面意见。而他也把自己的工作簿记得密密麻麻,包括前海的区域特征、定位、功能和涉及到香港的内容。
“前海梦工场、企业公馆的建筑设计都很出色,我也看到这里确实有更开放和更贴近香港。比如前海嘉里项目就试点香港建设模式,整个团队都是香港人,从建设品质到工程管理都沿用香港做法。还有腾讯在建的一个办公楼也是这样。而以前,香港团队在内地的工程都必须和内地单位合作才可以被批准,现在有很大的突破。”刘念文希望前海的做法今后可以推广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挂职时间已过半,刘念文感到在前海学到很多东西,“他们很会利用微信去安排事项,包括会议通知、文件处理,但香港更多还是用电子邮件,不在办公时间或不看电脑就无法及时处理”。
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规建处虽然只有几十名员工,但一体化办公的优势明显,工作效率很高。“在香港,一个政府工程项目需要不同部门审批,如果对方提意见,就要花很多时间去沟通。前海正在做的一个‘三馆一中心’工程项目提出2020年做好,根据规划仅需要两年多时间,这在香港是不可想象的。”
洪为民:兼职“前海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
“天水围港人去前海上班比去中环近”
与刘念文的公务员身份不同,洪为民是一名香港商人。1979年,10岁的洪为民便随父母从上海移民香港,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中五(相当于高二)就直接考入香港理工大学数学系,以15岁年龄成为该校史上最小的学生。不到20岁便参加工作,2008年获得“香港十大杰青”称号。
2014年,前海出资注册“前海国际联络服务有限公司”,以成立非官方机构的形式,请其兼职做总经理,同时也是兼职“前海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
洪为民觉得自己被前海看中做“中间人”,可能一是因为他有双重文化背景,对内地政策和法律也有不少了解;二是在香港有比较深厚的人脉资源,受商政两界认可;三是与港媒关系密切。“我会通过自己在媒体圈内的资源,宣传前海惠港政策及优势,也会加强与各界沟通,打消他们对前海的顾虑或误解,增加前海这片土地的‘粘性’。促进两地深入合作,谋求共同繁荣。”
3年来,洪为民每周几乎都要来前海1-2次,“不亚于全职在做,只不过工作时间不一定是朝九晚五,更多是晚上、周末等休息时间”。而前海国际联络服务有限公司也已发展为全港籍员工的8人团队,既侧重在业界和高校等领域做宣讲会以及传媒外联等活动,也负责做咨询,为上门港企答疑解惑,“除了港企,坦桑尼亚、巴拿马等地的企业也有不少”。
“我接手这个岗位时,前海的港企大约是300多家,现在是7000多家。前海梦工场也孵化了100多家港籍团队。”但洪为民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让“前海”这个品牌在香港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不一定知道得很清楚,但很多人都听过(前海),两任特首的执政报告也都特别提及。”
洪为民对前海3年来的变化也印象深刻:一是基础建设有很大变化,以前都没什么建筑物,现在不少高楼建成,“天际线”也出来了;二是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虽然面积不大,但已形成品牌;三是前海法治创新令人惊讶,特别是前海法院允许适用香港法律裁判案件,极大提升了港人港企在前海投资创业的信心。
与许多港人一样,洪为民极为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湾区都不同,这个是一个湾区、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中最重要的是粤港合作,其中深港合作又占大头,前海作为重要载体必然成为核心引擎。
洪为民希望粤港澳大湾区能最大限度地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资讯流,下一步,他有两个计划,一是希望在前海构建深港“一带一路”专业服务中心,让香港比较强的会计、法律、并购、工程和项目管理等专业人士和服务机构,通过前海集中帮助内地想要“走出去”的各类企业打开“一带一路”市场。
另一个则是在香港高校做前海专场招聘会。洪为民说,目前很多香港高校学生已经知道前海是创业乐土,申请创业者络绎不绝,但计划来就业的并不多。“创业毕竟不适合所有人,就业覆盖的人群更广。我希望集中组织在前海注册的港资和内资企业到香港去举办专场招聘会。住在香港西北地区比如屯门、天水围的港人,去前海上班肯定比去中环要近。”
邢程:前海金控首批港籍员工之一、“新香港人”
“前海对年轻人来说更有发挥空间”
30岁的邢程是“新香港人”。邢程出生于天津,高中毕业后到香港中文大学读本科,修读金融工程和金融两个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港工作,并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2014年5月,邢程成为前海管理局全资直属企业——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前海金控”)首批招聘的5名港籍员工之一,现任岗位是“持牌金融事业部投资经理”,重点是协助完成基金募集、跨境贷款、海外发债等项目。
初来前海,邢程很快就被安排负责跟进两个项目。一个是推动前海金控与恒生银行一同在内地设立首家港资控股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于2016年6月获证监会核准设立,同年9月在前海开业,首只基金已于2017年4月正式成立,聚焦沪港深新兴产业;另一个则是2017年6月获证监会核准设立的前海金控与汇丰银行成立的港资持股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汇丰银行持有51%股份)。
“这些项目都被冠以‘全国首家’‘第一单’之类的性质,作为参与和推动者之一,这让人很有成就感。”在前海工作3年半,邢程从“下班一出门就面对一堆工地”的办公场所,搬到设计感十足的企业公馆片区,他对前海的发展速度很是感慨。但让邢程印象更深刻的,还是前海在深港合作方面的“探路者”角色。
对于洪为民提出的“在香港高校做前海专场招聘会”构想,邢程觉得“非常好”。“应届毕业生一般都重视招聘会和宣讲会,在香港,一些大投行或金融企业都会在高校举行宣讲,让学生了解其核心竞争力和业务。此前香港鲜有面向内地工作的专场招聘会,即便是腾讯招人,工作地点也设在香港。”
“相比中层管理人员,应届或毕业不久的香港大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去内地工作,因为在这个阶段,薪酬只比香港略少一些,却可以开阔眼界。而香港金融机构的中层管理者来内地,薪酬、税收与香港相比会有明显差距。”邢程说。
洪为民也认为,税务是影响港人到前海就业的实际问题之一。尽管前海对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行“个税超过15%的部分由深圳市财政给予补贴”的特殊政策,但还是无法与香港的低税制相比。“前海的个税优惠比较适合特别高薪的高端人才,而对中层管理人员来说,吸引力就降低了。”洪为民说。而刘念文则还提及了教育和医疗问题。“目前香港人才尤其是有家庭、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相对都更重视稳定,而且他们会觉得香港的公共配套服务更好一些”。
不过,邢程也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人生的职业规划还要综合看个人能力发挥空间和职业上升空间,这是前海的优势,也是他在香港金融机构工作了几年后,愿意到前海金控工作的原因。
“香港的机构尤其是金融机构定岗很细,员工更像大机构里的小齿轮。而我们来到前海金控后,虽然年轻但每个人都要跟进两个以上大项目,且是全程跟进,从文书报告、工作接洽、合作谈判和项目管理都要一个人完成。接触的也经常是某个知名金融机构的大中华区代表或高管这个层级的人,这在香港公司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让人对整个宏观金融领域都有了解,对个人的整体发展很有帮助。”邢程说。
《人物》栏目提供深圳本土最好的人物类报道,2013年8月6日由《南方日报·深圳观察》所创立,逢周二出版。人是万物的尺度,记录人就是记录一个时代。关注我们可搜索微信号“szshenren”或者昵称“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