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7-09-13 湾区城市群
“深圳本土第三所高校———深圳技术大学首招226名新生”“中大深圳校区6月底前开建”“北理莫斯科大学今年9月开学”……近段时间,人们印象中的“高等教育洼地”深圳,频频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
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地处南中国的深圳正在付诸实际行动。
深圳加快建设本科层次以上万人规模高水平大学
2016年,深圳发布《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即“深圳的大学计划”:到2025年,深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届时将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快建设本科层次以上万人规模高水平大学。来自深圳市教育局的数据显示,全市现有13所高校,分别是: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正在筹建一所应用技术型的深圳技术大学,共有全日制在校生9.2万人。
在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看来,深圳的高等教育底子薄弱,发展时间短,必须通过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政府层面,历任深圳市委书记都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2014年,时任深圳市市长许勤率队拜访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积极争取将莫斯科大学合作办学项目落户深圳,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开办奠定了基础。许勤在会见莫斯科大学副校长沙赫赖、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一行时提出,希望充分发挥莫斯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优势,结合深圳创新驱动、质量引领、转型升级等方面实际需求,三方全力以赴推动大学校园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办学、高起点招生。通过组建最优秀的教师科研团队,设置一流学科专业,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共同努力将北理莫斯科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打造成两国教育和人文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
广东省长马兴瑞在担任深圳市委书记时,也曾多次表态,深圳得办几所好大学,要抓紧时间办大学。他说,大学是城市竞争力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北京、上海有很多大学,美国硅谷也有很多大学,而深圳目前大学的数量不够。大学要均衡发展,精英类大学与普惠大学都要办。
2017年4月2日,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正式履新。他重点提及当前深圳教育的两大任务:基础教育的增量优质存量提质,努力推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王伟中对于高等教育的开放性颇为重视,提到要建设“没有围墙的大学”,“坚持开放式办学”。
“深圳再办8所、10所大学都不嫌多。”北大深研院院长海闻对深圳高教发展潜力信心十足,这是因为,作为经济总量长期居全国第四位、实际居住人口高达2000万的深圳,其拥有的高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
他说,深圳的创新发展经验,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而深圳要建设创新型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以前更多的是倚重市场和企业,今后在源头创新方面,最终还是要靠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和高素质、高层次人才。
哈工大(深圳)校区,招生情况格外“火”
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充分结合了各区(新区)产业需求进行布局。拥有深大、南科大及深圳大学城的南山区,是深圳高教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
南山是深圳大学事业的起步区,1983年深圳大学成立,是深圳最早的大学,具有“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标签,长期代表深圳参与全国高等教育的竞争。
2000年起,深圳掀起第一波合作办学热潮,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清华与北大,以及东北老牌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都在南山西丽的深圳大学城设立了研究生院。这三所研究生院的学生毕业后拿到的学位证与毕业证,与本部的完全一样。2016年,哈工大在三校中率先办起了本科教育,使用本部的招生代码为深圳校区招了两届本科生。2017年7月11日,教育部正式复函哈工大,同意该校深圳校区正式举办本科生教育,并安排单独招生代码。
这两年,哈工大(深圳)校区的招生情况出人意料地红火。按照校方的预期,新校区第一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不会太高,可能会比本部略低,但最终的录取分数线竟与本部持平。而在今年,深圳校区一些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甚至高过了本部。高考提档第一批次(理科)中,哈工大(深圳)录取分数线高达581分。
国际高校+院士=龙岗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随着深圳“东进战略”的不断推进,作为主战场与核心区的龙岗区,正在演绎着一场城市与大学互动的双重变奏。龙岗区拥有较为充足且基础设施成熟的土地,这是它办高等教育的先天优势。
与南山区的深圳大学城相比,龙岗区的深圳国际大学园进驻的大多是国际型大学。2013年,龙岗区提出了“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前瞻性地抓住了深圳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在龙岗区核心地段大运新城片区划出2 .66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深圳国际大学园。
自2011年第26届世界大运会后引进第一所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之后,龙岗区的大学战略迅猛推进。目前,龙岗区已囊括两所高校,9月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2017年度入学典礼,迎来了创校以来的第四批本科生;9月13日,中俄两国第一所合作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正式开学。
在高校的基础上,加上配套建设的科研共享中心及院士村,“国际高校+院士”的组合,成为龙岗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高等教育的跨越式、优质化发展,还应该从城市发展的战略角度来审视。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深圳八区竞相办大学,既是深圳各区高端人才支撑、产业创新发展支撑及高等教育公共资源配套的需要,更是深圳补强科技创新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部署,以及落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使命所在。
深圳对标硅谷,最大的短板在源头创新。有研究表明,深圳目前创新更多来源于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工艺创新,即便是已占据全球七成出货量的智能手机产业,其创新源头也在苹果等公司,而在智能手机的零部件,芯片、摄像头等技术主要还靠进口。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林认为,深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将为深圳改变源头创新不足、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提供重要推动和支撑。
利用学科优势,深圳基础教育里的“高校印记”
近年来,随着深圳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学位压力逐年攀升;另一方面,家长们对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规模与质量双提升”,是这些年深圳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任。
继“实验”、“外国语”等关键词之后,“大学附属”不仅成为中小学招牌上家长关注的新重点,更成为提升深圳基础教育规模与质量的新视角。高校纷纷走进中小学,为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师资建设“出人出力”。
去年7月6日,深圳大学与南山区教育局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选取原博伦职业技术学校南头校区作为办学地址,联合举办“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充分引进深大先进教育理念、优质资源和优秀人才,打造基础教育新品牌。
深大党委副书记陶一桃在揭牌仪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与南山区教育部门合作举办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实现了深大基础教育从学前、小学、初中到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闭环。未来,深大将在基础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条件成熟时,还将成立基础教育集团,为深圳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高校参与基础教育,一方面可以凭借高等教育的视野,培养孩子的终身素养;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学科优势,助力中小学特色化发展。
拥有高等教育资源最多的南山,近年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依托大学办名校。目前全区共有16所中小学校,与深圳大学、科研院所及高新企业等建立常态联系机制。而南科大实验小学、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相继挂牌办学,加上已有的北师大附中,和即将成立的清华附中,助力南山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