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拟开展“以房养老”保险试点
2017-09-08 湾区城市群
“深圳将争取开展‘以房养老’保险产品试点工作,前期准备和相关配套已经完成,并初步获得政策支持。”2020年,深圳或进入老龄化社会,今年深圳“两会”期间,数十名市人大代表提交了多份呼吁“推进社区共享养老体系”“出台深圳养老条例”的建议。9月7日,深圳市民政局在回复代表建议时透露了这一消息。
“下一步,深圳将从医养结合实践中提炼经验做法,找准立法空白点和切入点,联合市法制办等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将养老立法项目纳入政府立法计划。”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中兴通讯旗下中兴健康正在为深圳打造“养老综合管理服务云平台”,预计今年上线。该平台拥有一个养老服务门户网站,包括公办养老机构轮候管理、民办养老机构预约管理、养老机构管理、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居家养老管理、政府养老管理、养老运营补助管理、社会慈善捐赠管理八个系统。
“深圳将在20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市人大代表王希耘说,截至2016年底,深圳60岁以上户籍人口达到23万,占户籍人口6.9%。60岁以上非户籍常住人口95万,与户籍老人相加接近120万,占总人口6.6%。这一占比数字,北京2014年已达到22%,上海超过28%,广州超过了16%。
“尽管与北上广相比,目前深圳的养老压力还不是很大,但是深圳的老龄化有一些显著特点:一是人口结构老化速度快,从成年型社会到老年型社会,全国平均时间是18年,而深圳只需要10年左右,深圳将在20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二是老年人数呈爆发式增长,因为数以百万计的深圳‘拓荒牛’正集体进入退休阶段;三是户籍老人和非户籍老人人口严重倒挂;四是空巢老人多;五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老人多;六是高龄化趋势突出,2015年深圳人平均寿命为80岁,高于国家平均寿命。”王希耘说。
他表示,养老服务分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大类,深圳目前已被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城市,其中,社区养老(包含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由于是家门口的专业服务,受到老人和子女的欢迎,但目前规模小,覆盖面少,不能满足需求。
养老机构为周边老人提供服务可获补贴
深圳市民政局表示,为应对可能加快到来的“银发浪潮”,市委市政府已把建立养老服务体系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并确立“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照护服务体系”的医养结合发展目标。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养老机构34家,其中10家已建成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共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85家,已有36家社康中心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签约。
该局表示,目前,深圳正在修订《深圳市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资助暂行办法》,拟采取资金直接补贴的形式,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向周边社区老年人开放医疗护理、老年餐厅等设施,采取到户式或一站式的方式为周边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日托、暂托、喘息等延伸服务。“如一次性床位补贴、新增床位补贴拟从以前的分5年资助,改为一次性资助;对于内设医疗机构且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养老机构或者内设养老机构且持有《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医疗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可达20万元。”
在机构养老方面,今年将实现医疗机构对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2020年则对所有养老机构医疗全覆盖;社区养老方面,到2020年,所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都要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养结合机制的模式;居家养老方面,到2017年,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和健康管理率达到60%。到2020年,则达到80%。
此外,下一步,深圳将严格执行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政策。
推动深圳大学设置养老相关专业
市民政局还表示,深圳将建立医养结合保障制度,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具备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可纳入定点协议管理范围。
而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慢性病治疗等需求,深圳在实施老年人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还将探索长期护理社会保险,推动建立与医疗保险紧密结合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我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长期商业护理保险,探索社保参保人使用个人账户结余资金,为其本人及亲属购买长期护理保险在内的各类商业健康险,增强老年人护理照料支付能力。同时,根据失能、半失能、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的实际状况,深圳探索建立基本生活照料和常用临床护理补贴制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局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深圳探索“以房养老”保险产品的准备和相关配套工作已经完成,并初步获得政策支持,下一步将积极争取以房养老保险产品在深圳试点。
此外,深圳还将扩大养老服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老年护理师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在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培养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