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共享雨伞CEO:丢失率近100%,为何还要继续投放?
2017-07-13 湾区城市群
最近网上盛传一个段子:
某繁华路段,出现了3万把共享雨伞
押金19元,半小时收费0.5元
可投放了没几天,雨伞就全部被人拿回家。
这该是一段经典的营销案例,必将载入中国销售史册!
9.9元一把的伞卖19元,几天时间卖三万把
而且还是无人销售!
上述调侃的对象是已经获得了千万级融资的共享e伞,其创始人赵书平在3万把雨伞丢失后,还颇为幽默地向媒体表示:“我们的初衷就是藏伞于民,主张市民把伞带回家。”
共享e伞
当媒体都聚焦于共享e伞时,其实另一家名叫oto的共享雨伞,也正在遭遇着雨伞几乎全部丢失的“悲惨状况”。
不过,其创始人刘开俭依然非常坚持的向小编表示,还会继续投放雨伞,oto未来要为全球数十亿人遮阳挡雨的事业!
多次投放,均“血本无归”
6月下旬,oto在上海陆家嘴等热门商区投放了200把雨伞,由于雨伞全部免押金、免收费、无密码、无定位,一投放到市场后就不见了踪迹,难以寻回。
这并非oto第一次遭遇“洗劫”,在5月底第一次投放时,100把雨伞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全部消失。
不过,oto创始人刘开俭多次对媒体申明:雨伞没有丢,是用户拿去使用了。但同时也坦言:由于无法定位跟踪,如果用户不归还雨伞,确实很难找到。
这种既没有押金也无需密码的粗犷投放方式,让很多人质疑,共享雨伞到底是创业还是在做公益?
对此,刘开俭很严肃地向小编表示:“我们是在培养用户重分享的意识。”并且表示:“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投放,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对于做共享雨伞这件事,刘开俭表现的非常坚持。
拒绝百万融资,要做上亿美金的生意
oto不是刘开俭第一次创业,在此前,从互联网技术服务到电商平台他皆有涉足。直到去年,受共享单车的启发,刘开俭开始着手做共享雨伞。
不过,由于共享雨伞入局者众多,竞争激励,加上一直没有融资,oto的市场投放量并不大,团队也一再缩减,如今控制在5人左右。
不过,刘开俭向小编透露,最近有投资人递来了橄榄枝,但被他拒绝了。
原因是对方的投资预算只有1、2百万,而他认为,共享雨伞是一个需要一亿美金的生意。
“我们是在创办一家,要为全球数十亿人遮阳挡雨的事业。”刘开俭说道。
所以至今,oto还暂未找到合适的投资人,所有的成本花销均是刘开俭自掏腰包。
改变战术,及时止损
丢失率高、没有融资的oto,刘开俭依然不愿意放弃。不过作为连续创业者,他也明白,如果不能及时止损,自己难以为继。
在面对雨伞的高丢失率(虽然他一直不愿承认雨伞已经丢失),刘开俭决定转变投放场景。
“我们开始在室内投放,针对一些中小型的创业公司,他们的员工用完后基本上都会还到原处,目前来看,这种投放形式效果很不错。”
虽然这样一来,用户群体大大减少,但至少能控制住一定的成本,助力后续的发展。
至于盈利,刘开俭坦言,未来共享雨伞要不要收费?要不要押金?这些他也还在探索。不过,他认为,共享雨伞的盈利并不在此,而是来源于广告。
目前,共享e伞平均每把伞的广告费可以收到70元左右,这也是oto未来的盈利方向。
“oto要做成什么样,算成功?”
“万物共享。”刘开俭最后说道。
想要做成上亿美元的生意,想要为数十亿人遮阳挡雨,想要做到万物共享。这些目标,大概就是刘开俭在雨伞丢失率近100%情况下,依然选择继续的原因吧。
前路或许坎坷,但小编和刘开俭聊完后也只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