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道北全面开工,知识城开发建设加速推进
2020-11-09 湾区城市群
近日,《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 (2020—2035年)》正式发布,知识城将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着力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朝着这些目标,知识城各项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向不断蝶变提速迈进。
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选址知识城
日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与广州市政府、黄埔区政府分别签署《关于促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推动广州城市建设“四个出新出彩”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共建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全力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工作部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合作共建“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协议,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选址知识城,按照“一中心两园”进行近远期总体布局,将立足国际生态环境科学前沿,聚焦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需求,汇聚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高端专家人才,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平台和环境智慧决策核心智库,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生态环境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的落地,为知识城科创教育版图再添重要实力派新成员。
早在今年5月,知识城启动科教创新区、大科学装置区、中试和应用推广区等重大平台。9月份,中新广州知识城科教创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出炉。科教创新区计划引进14所高等院校,依托张景中、杜彦良、郑志明等八位院士领衔的顶尖人才团队,聚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字经济、5G应用、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等领域,依托中新合作平台,强调国际创新资源对接与高端人才输送,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创教育产业生态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知识城的战略定位是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我们将紧紧抓住《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的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对接粤澳港大湾区发展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完善‘一核两心多园’城市格局,重点发展知识经济,建设国际一流智慧园区,打造成为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和开放合作示范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主任郑勇表示。
目前,知识城已引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黄埔高等研究院,前三所高校9月陆续开学,1600名学生、200余名科研人员以及教职员工正式入驻知识城。未来,科教创新区将发挥研究院校集中优势,发展集高等教育、科技研发和职业培训三大功能,打造国际化共享式科教创新区。
接下来,知识城将深入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发挥知识引领作用,以重要知识创新、基础研究为发力点,在大湾区内形成基础科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于一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知识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创新极。
黄埔区南北交通大动脉加速建设
近日,贯穿黄埔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创新大道北(均和段)全面开工建设,此条大道建设完成后,知识城至科学城将大大提速,最快只需15分钟。
创新大道北(均和段)项目起点为广汕路,终点为知识城狮龙大道,全长约2.5公里,双向八车道,总造价约7亿,包含道路、桥梁及电力隧道等工程,其中道路部分于9月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桥梁部分于10月正式开工建设。
创新大道是黄埔区的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串联起知识城、科学城、临港区、生物岛四大片区,与开放大道共同组成黄埔区南北联系的“黄金轴带”。目前,知识城狮山大道的建设、创新大道(水西路-狮龙大道)段广汕公路的拉直、扩宽、改造等,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建设中。
与此同时,开放大道和科学城连接知识城快速通道也正在同步建设推进中。未来三条大道建成后,将相互补充,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网络。
其中,开放大道全长约50公里,宽60米,双向8车道,全线将有13座立交,2条穿山隧道(永龙隧道、永和隧道),估算投资高达40亿元以上。该项目于今年8月动工,工期预计30个月。
该线路将串起知识城、科学城(长岭居、永和、云埔三大板块)、临港CBD,往南与沙鱼洲隧道相通,连结番禺、广州南站、南沙方向;向北通过九龙大道,与广从公路、花都大道东与白云空港、从化区域密切联系。
科学城连接知识城快速通道投资近20亿元,全长11.3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预计2023年完成验收并通车,届时这两地的通勤时间,将缩短为20分钟。
除了畅通区内联系,根据总体发展规划,知识城将加快建设穗莞深城际,加强知识城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火车东站、广州南站等枢纽的衔接,加速湾区内创新要素流动。依托轨道交通及高快速路网促进知识城全面融入城市交通圈,打造“外联内通”交通路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