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张商用牌照发布,自动驾驶或迎来大发展
2019-09-24 湾区城市群
继上海向上汽集团、宝马、滴滴3家企业颁发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后,9月22日上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拿到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悬挂此证的智能网联汽车,不仅可以在特定的公开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载人测试,还可以进行商业化试运营。
业内预计,无人驾驶产业将迎来大发展,到2050年,市场规模或超40万亿元。
自动驾驶利好频现
近年,我国政府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去年1月,国家发改委就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目标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同年,工信部印发《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等配套文件。
此次沪汉两地先后颁发牌照,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公测”阶段。
不同于以往的测试牌照,此次沪汉两地颁发的牌照虽然分别对应“Robotaxi(机器人出租车)”和无人驾驶巴士,但都允许获牌企业在指定区域内的公开道路上进行有人测试。
在无人驾驶领域,国内的互联网巨头是极为重要的参与者。包括百度、滴滴、腾讯、菜鸟网络在内的企业,正在或公开或低调地积极布局无人驾驶。
而对于汽车企业而言,这更是一个不可放弃的市场。广汽研究院一相负责人告诉记者,广汽目前在无人驾驶领域已有较大的发展,预计在2020-2022年,将逐步实现高速公路到更复杂场景下无人驾驶的愿景。除了广汽,上汽、长安、长城汽车也都先后布局无人驾驶。
此外,以四维图新、千方科技、均胜电子等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也均已提前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的发出,无人驾驶概念股开始走强。23日,威帝股份、华阳集团、数源科技、兴民智通、多伦科技等涨停,万集科技、浙江世宝等涨幅超5%。
2050年市场规模或达40万亿
无人驾驶市场吸引群雄,显然是因为看到了巨大的市场。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在更有利的管理和消费环境下,未来中国可能成为无人驾驶汽车的一个主要市场。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的销量将达1200万辆,其中超过四分之一将在中国出售。
而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也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有望在2020-2025年之间出现。无人驾驶广阔的市场前景越来越明朗。IHS报告显示,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近1200万辆,2025-2035年间将保持48%的年复合增长率,届时中国将占据全球无人驾驶市场约24%的份额。
对此,现任职江铃首席技术官兼总裁助理的黄少堂此前接受采访时认为,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中,将有一半是在中国售出。
中投顾问发布的上述报告显示,以平均每辆汽车的无人驾驶系统价值为5万元保守估算,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市场空间将达6000亿,国内市场空间接近1500亿。
而英特尔与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规模在2050年将达到7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40万亿元。
商业化落地尤待时机
虽然有汽车巨头和科技巨头的大力推动,还有不少初创企业相继入局,但是无人驾驶汽车要想在我国实现规模化商用化,似乎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在21日举办的2019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无人驾驶要实现规模经济就要实现量产,没有量产价格就下不来,而量产有四个因素,最重要的是技术、市场、生态和成本,当前还处在无人驾驶产品的孵化期,也叫社会接受期、市场创新期,这个阶段很难、很难。
安信证券分析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交通感知网络”的建设,将成为自动驾驶产业重要的基础设施,车路协同共同发展,可以显著降低自动驾驶车辆的硬件升级成本、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对于自动驾驶产业落地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国盛证券认为,目前车路协同依然存在较多的尚未突破的问题,比如车载智能终端设备普及率低,运营服务商众多,道路设备缺乏有效连接,5G网络距离全面覆盖的时间较长,且需要与平台适配应用,路侧设备通信能力薄弱,边边、边云协同尚未打通。目前阿里巴巴、中国移动、华为、百度等巨头均已在车路协同领域有所布局。车路协同发展有望加速,助力自动驾驶发展。
新时代证券则分析认为,2019年是传统车企自动驾驶布局的关键之年,2020年之后L3级自动驾驶汽车开始普及,带动未来五到十年产业链景气度明显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