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大湾区

迎接粤港澳新时代 珠海整装再出发

2018-07-12 湾区城市群

11.jpg

珠海空气质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12.jpg

珠海各大媒体记者在厦门街头采访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通过38年来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从落后的边陲小镇变身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横琴新区建设、港珠澳大桥开通,珠海正高举改革开放旗帜,重铸特区精神,再燃改革激情,奋力推动新时代“二次创业”。今年6月6日至15日,珠海市委宣传部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年——窗口”大型异地采访活动,组织媒体记者走进深圳、汕头、厦门、海南等经济特区及国内先进城市深入采访。

  特区发展各有千秋

  “摸着石头过河”,经历着艰难曲折,在机遇与挑战中斡旋,每一个经济特区都走出了一条有自我特色的道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先后成为经济特区,承担起了探索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使命,这些城市都在沿海区域,远离内陆,城市规模小,但有着毗邻港澳台的地缘优势。这些城市承担起了探索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使命。

  从“蛇口模式”到前海自贸区,制度创新,一直是深圳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生动诠释。从小渔村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深圳速度”“深圳奇迹”一直在传唱。

  在百年商埠国汕头,有唯一一个同时冠以“华侨”与“文化”的国家级发展平台——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汕头因侨而立、因侨而兴,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更要打好‘侨’牌,凝聚潮人参与特区和祖国建设的资源和力量。”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正成为凝聚世界潮人智慧与力量的“强力磁石”。有数据显示,2017年,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99.81亿元,同比增长9.2%,存量登记注册企业已达3648家,总注册资本549亿元。

  从最初只有2.5平方公里,扩大到131平方公里,厦门经历了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设立台商投资区、保税区,实行计划单列,建设保税港区,实施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开展自贸区改革试验等一系列嬗变。

  同样是小渔村,珠海也正在“逆袭”,生态环境好、人均收入高、人民幸福感强与为珠海的独特标签。随着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台,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提出,要用“归零”和“重启”的心态重整行装再出发,将珠海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新引擎和让人向往的、独具特色的大湾区魅力之城。

  绿色发展先行先试

  从小村到大城,每个特区发展着自身优势产业,但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压力,让绿色和宜居成为了共同的话题,高附加值、绿色、低能耗,已成为产业筛选和行业拓展的关键词。如深圳,2017年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投入两百多亿元,彻底改善环境,“深圳蓝”已成为城市名片。在厦门街头,立体式交通绿色出行相当便捷,地上BRT,地下地铁,还有空中自行车道,马路边的电箱,都可成为一幅画,融化于林荫中,“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已初具雏形。

  在珠海的特区建设进程中,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立市、生态优先,直到今天,珠海依然是先行者。如今,珠海的空气质量、人均绿地面积、人均污水处理能力等生态指标上居于全国前列。生态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反而吸引了更多建设者的到来。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主任梅凤乔认为,珠海在以往的几十年发展中,比较好地处理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虽然牺牲了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但在环境与发展的平衡把握上,值得学习和借鉴。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主任王成表示,在城市里面满足居民休闲的500米服务半径,在珠海能达到99%的覆盖“非常难得”,珠海的绿道实现了覆盖城乡,让老百姓能够更好更便捷地享受生态产品。

  面临新机遇珠海再出发

  东邻香港,南连澳门的珠海,近年来从港口、机场到口岸,从公路、铁路到桥梁,全方位进行规划建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深珠通道以及粤西和粤东间高铁网的谋划,珠海正面临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深圳相比,珠海在政府的宏观和微观统筹能力、人才储备以及政策的连续性方面还有差距。”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看来,“外脑”对珠海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珠海作用有限,珠海要加强人才储备,大力培养包括政府层面和产业层面的专才,人才多了,才有新思维、新路径、新发展。同时,强化机制保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优势要转化成发展中实实在在的成果,还要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袁持平认为,在交通网络方面,城市地铁网络和城轨网络是粤港澳大湾区比肩世界顶级湾区的基础条件,珠海应加快谋划修建地铁网;在人才资源方面,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非常有影响力的人才新政,但同时也要考虑在全国的人才竞争中怎样发挥自身优势,制定更加人性化的细则。

  城市规划专家顾正江也认为,珠海应当充分抓住港珠澳大桥开通的机会,在保障好澳门稳定繁荣和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同时,积极主动加强与香港政府、各类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全方位沟通协作,尤其是要着力引入和加强与珠海的气质和主导产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机构、创新性企业、科研型人才以及相关的中介服务结构的合作,把珠海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化合作、大湾区融合发展、为“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关键作用的先行城市。

  文/图 金羊网记者 黄珏

相关:粤港澳 珠海
来源: 羊城晚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