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禅城非遗保护项目出炉
2018-07-08 湾区城市群
7日上午,由禅城区文化体育局主办,禅城区博物馆、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缤纷夏日·乐趣满园”——非遗传承体验日在佛山梁园举行。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出炉,南家拳(佛山)、武家拳(佛山)、鹰抓拳(佛山)等15个非遗项目与市民面对面,非遗传承人更是大展拳脚,使出“截虎归林棍”“春秋大刀”“鹰爪”等一系列招式推广非遗文化,让市民大饱眼福,边玩边享受非遗文化大餐。
禅城非遗传承体验活动上15个非遗项目轮番展演。杨晖桃 摄
6个非遗保护项目,12个代表性传承人出炉
活动现场, 6个第五批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保护单位及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获得授牌和嘉许。
据悉,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禅城区从2007年起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及评审工作。2017年,已完成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及评审工作。
此外,从2016年起,禅城区也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2017年,经过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共计支出244.6万元,其中奖励经费92万元,项目、基地资助经费18万元,项目、基地补助经费125万元及区级传承人补助经费9.6万元。非遗补助及资金发放也在本次活动上顺利完成。
据了解,目前禅城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项,省级保护项目17项,市级保护项目37项,区级保护项目43项,其中区属项目共21项,国家级1项,省级4项,市级17项,区级 2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1 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2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 4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23 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4 处。
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授课获市民好评
简单的授牌仪式结束后,包括狮头扎作、木版年画、刺绣(广绣)、鹰爪拳、南家拳、侠家拳、蔡李佛拳等15个非遗项目分区域进行展演,吸引大批游客围观。
南家拳、侠家拳等武术项目最受捧场。展演现场,侠家拳传承人扭腰转身、左右开弓,直臂挥舞的瞬间展示出激烈、勇猛、刚劲、稳健的风格。侠家拳是广东有名气的拳术,具有速度快、灵活等特点。而作为中国南拳体系的成员之一,佛山南家拳拥有截虎归林棍、春秋大刀、演风轮剑等数十种套路,讲求拳理由实战应用,疾极灵变。据了解,由该拳种保留下来的武术和医术秘籍是佛山武术、民间医术硕果仅存的文化遗产,亟待整理研究。
除了武术门派大受欢迎,木版年画、剪纸、古琴艺术等文艺清新的非遗项目也受到市民亲睐。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全美群暑期三下乡的选题与佛山非遗文化相关,趁着周末,她和团队成员特意前来“寻宝”。岭南古琴的体验让本是乐器爱好者的她意犹未尽。“我学过吉他和尤克里里,也很早就了解过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但看见真实的古琴还是第一次。”第一次看见古琴让她兴奋不已,她虚心向岭南古琴传承人请教了很多关于古琴的历史渊源和乐理知识,并亲自体验了一番,她说从中感知到了古琴丰富的文化内涵。
来自禅城祖庙的王铭杰小朋友一进门就对狮头扎作念念不忘,他的父亲有意识地引导他在体验中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希望孩子对佛山文化也有不一样的体验,从而了解更多,也希望政府多举办非遗文化的公益性活动。”
事实上,近年来禅城区立足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索非遗保护新方式,落实专项资金扶持,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博物馆进校园等活动,多方面推广非遗文化。禅城区文化体育局局长何永庆表示,禅城区将立足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办更多培训班让更多市民接触非遗技艺,让年轻人、社会人学习、传承、发扬非遗文化。其次,禅城区今后将侧重非遗项目的对外传播、品牌打造,让禅城非遗传播全国甚至世界各地。
禅城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其保护单位:
扒草艇(湖涌)——禅城区南庄镇湖涌村
岭南盆景(佛山)——禅城区博物馆
南家拳(佛山)——禅城区武术协会
侠家拳——佛山禅城侠家拳馆
鹰爪拳(佛山)——祖庙街道文体服务中心
粤剧头饰制作技艺——南庄镇文体服务中心
禅城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佛山砖雕项目传承人张汉泉
刺绣(广绣)项目传承人陈新妹
蔡李佛鸿胜功夫推拿传承人黄文佳
广东醒狮项目传承人陈满真、庞海英、何敏峰
岭南古琴艺术项目传承人梁海坤、彭泰昌
石湾陶塑技艺项目传承人陈爱东、何洁梅、刘桂芳、廖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