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推出30多项举措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18-06-25 湾区城市群
在6月12日召开的中山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传出一条利好消息: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中山市决定推出30多项有力措施,作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目前,中山市已经掀起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的热潮,正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使命担当、实际成效和具体行动。
列出“四份清单”
确保落地见效
6月11日,中山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研究中山市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要围绕“深调研”工作开展一次大讨论大研究,把调研成果充分体现在市委全会中,转化为一项一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
在本月2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中山市委书记陈旭东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中山一切工作,奋力实现省委赋予的“三个定位”,为全省“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应有贡献。
讨论审议了《中山市关于奋力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的行动方案(2018—2022年)》,对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4个行动方案征求了意见。
对接湾区建设
抢抓历史机遇
中山推出的30多项对接湾区建设措施,包括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东西岸融合、与港澳合作、环境保护、职业教育发展、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等领域。比如,产业发展方面,加快制订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扶持政策及行动计划,组建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推动市级九大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东西岸融合方面,与深圳广州加强“无缝”对接,做好“东承”文章。
把握第一动力
建设创新城市
中山市委全会提出,牢牢把握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强筋壮骨、强核补芯,推动科技创新能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中山正依托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融入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推进“两区一湖一岛”(三角迪茵湖科创基地、坦洲科创岛,与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建设。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吸引香港、澳门科研团队落户中山。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山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724家,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速位居珠三角第一,实现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今年,中山的目标是争取全市高企数量突破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