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公司纷至沓来 港股下半年IPO或井喷
2018-05-31 湾区城市群
虽然港股市场长期占据全球最大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的宝座,但是今年在上市新政的刺激下,IPO将迎来新的爆发期。上半年IPO数量已远超同期,机构普遍预计下半年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井喷”。分析人士表示,港股市场IPO“井喷”虽然提升市场总体交投,但是IPO市场“过热”,也让投资者担心港股市场的承受能力,包括资金面趋紧、投资关注度过于集中以及大面积的“破发潮”。
IPO爆发期将至
今年4月港股市场颁布酝酿已久的上市新政,放宽赴港上市门槛并接受“同股不同权”公司赴港上市,引得一众内地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其中不乏小米、滴滴、海底捞、蚂蚁金服等一众明星公司的身影。
据万得数据统计显示,A股2017年新上市公司438家,港股新上市公司有183家,A股是港股的2.39倍。然而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1-5月港股新上市公司83家,A股仅52家,港股开始出现明显的反超。除了已经上市的公司数据,IPO公司的申报情况反映了未来IPO市场的“潜力”。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A股市场新增IPO申报公司23家,去年同期为107家,出现明显下滑;而港股市场过去5个月新增IPO申报公司数为176家,去年同期仅为97家,接近翻倍。
在港股牛市的背景下,2017年香港主板和创业板的新股数量已经创下历史新高,2018年一季度港股市场60只新股发行,再次刷新新高纪录。但是这仅仅是开始,摩根大通全球股票资本市场主管Liz Myers表示,摩根大通参与的每10宗中国科技企业IPO中,过去有8到9宗是在美国上市,目前已经变成8到9宗在香港上市,2018年将是巨型IPO频出的一年。同时,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日前在香港LME亚洲年会上表示,预计更多公司将会在今年8月以后在港股市场上市,而9月到11月将是上市的高峰期。
市场“过热”引担忧
港股市场2018年推出上市新政,使得香港成了中国新经济公司IPO的首选之地,但面对即将扑面而来的IPO“井喷”,投资者出现对市场“过热”的担忧。
首先,资金面压力或将大幅增加。港股市场资金面2018年本身就面临内外多重压力,不仅包括美元走强和美国加息预期导致资金回流美国,并且港元汇率持续走弱,港金管局买入港元控制汇率,使银行间结余大幅下降,银行间拆息上升。此外,由于A股“入摩”在即,港股通资金“北上”热情明显强于“南下”,因此如果此时市场叠加IPO“井喷”,资金面或“雪上加霜”。
其次,明星公司“巨量”IPO云集,资金或过于集中。虽然近年来内地资金占港股市场比重越来越大,但是港股市场上仍然以外资为主导。而港股市场上的投资风格一致以来有明显的“二八”倾向,大部分资金集中在小部分的“明星”公司身上,因为外资对其基本面和盈利能力更为确定。下半年港股市场预期将有很多“明星”公司现身,如小米、蚂蚁金服、滴滴、海底捞等等,这些公司将吸引大量资金的注意力,而同时上市的小型企业能否得到资金足够的支撑,令人担忧。
第三,“破发潮”或继续频发。港股新政以来上市门槛降低,很多有着“新经济”光环的企业,其估值被市场过分炒高,其实际盈利能力并不足以支撑其过高的估值,这也是当前港股市场掀起“破发潮”的直接原因。2018年上市的新股中破发率达70%,再加上资金面压力和上市基数的加大,“破发”的概率或也将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