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资讯

借力科交会,惠州加速融入大湾区创时代

2018-05-29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80529102225.jpg

第二届科交会闭幕,732项科技成果交易签约金额超40亿,超过首届。

科技创新,是惠州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必然选择。在《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中就明确提出,广东将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在粤港澳大湾区相关规划即将出台的背景下,比这份成绩单更重要的,是两届科交会的成功举行,若干创新平台的陆续搭建,多所高校的密集入驻,数以千计科技成果交易的达成,都让惠州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惠州举办科交会非常好,而且非常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对科交会的评价就很具代表性:这是科研应用和产业升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对接这种需求,就是选择融入大湾区“创时代”,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让城市创新转型再加速

同一个创新在一个群体中的扩散情况往往类似“S”型:创新刚出现时总是缓慢扩散,直到一个数量和影响力上的“临界点”,创新扩散突然加速,直到成为一种大多数人采用的常规技术、制度或理念。

开始阶段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创新往往意味着不确定,难以预测、信息缺失。从这个角度说,科交会的作用可以看做对“S”曲线临界点的人为加速,通过“链接”科技成果的研究者、推广者、应用者和使用者等多方角色,提供尽可能充足的信息沟通,减少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转化几率和效率。

从城市的发展角度看,这一图像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科交会本身也是惠州尽快达到从工业城市到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一转变临界点的加速器。

除了汇聚一流高校之外,惠州应对本地企业一线的创新以及国内外注重科研的高科技企业更加重视,积极营造有利于“创客”将创新想法变为可用产品的软硬环境,并通过科交会为其“链接”到更为优质的研究资源,实现更加高效的产业创新、效益提升。

事实上,对创新型企业的重视还有更现实的数据支撑:近年来,华为、思科等国内一流企业的年度科研经费,已经远远超过国内一流高校。换句话说,未来在创新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很可能将是一流企业、一流高校、一流平台、一流投融资机构等共同搭建而成的“产学综合体”——如何在其中发挥最大的能动作用,将是惠州持续举办科交会要思索的又一重要课题。

让世界前沿科研与产业化成果相碰撞

为期4天的2018年“科交会时间”告一段落,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建设仍将继续,面向全国,提高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线上线下”互动对接也“永不落幕”。

如果说,线下的科交会和线上的对接有何不同,直接的面对面沟通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将创新成果转化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科交会可谓将“陌生人社交”发挥到极致——素不相识的双方,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了解到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正因如此,在其背后的“中国高校科技成果大数据中心”等平台的建设也就尤为急迫。科交会给科技成果转化双方提供对接机遇,而更多后台的数据支撑则有望为双方合作提供切实保障。

此外,就科交会本身而言,更多的长远安排也应该进一步明晰。例如,在机制上如何将高校和企业双方更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产业上如何精准挖掘适合惠州本地的高校科研成果,如何吸引更多一流企业和更有实力的投融资机构的参与,从而让高校将更多更优质的创新成果带到科交会,带到路演现场和签约台上……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回答,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上: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世界舞台上,科交会将占据怎样的位置,发挥怎样的作用。

人到远方,不只会遇见美景,还会遇见新事物、新思想……对于很多参会的高校和企业来说,惠州是一个并不遥远的“远方”。而惠州要进一步融入大湾区,进入自己的“创时代”,也必须走向自己的“远方”。

这个“远方”可以是地理意义上的——科交会在更多城市出现,将更多地方的创新想法、成果带回惠州;也可以是在创新意义上的——计划于下月动工的惠州“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不仅将为惠州带来数以千计的高端人才,还将使得这座城市在世界科学创新前沿拥有发言权和参与权,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巨大能量,完全可以与科交会所代表的产业化科研成果相结合,共同支撑起广东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惠州力量。

相关:科交会 惠州 大湾区
作者:王彪 来源:南方网it频道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