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创始人王卫:科技是速运的“老板”
2018-05-25 湾区城市群
穿过简单朴素的办公室,记者见到鲜少在媒体上露面的王卫。他身着蓝色衬衫、米色休闲裤,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脚蹬一双咖色休闲鞋,与他的风格一脉相承。
2017年2月24日,顺丰控股正式借壳上市,当天收盘价报55.21元/股,以2310亿元问鼎深市市值第一。那天,王卫也穿着休闲夹克、牛仔裤和运动鞋,带着那位之前被打的顺丰快递员,一起敲响了顺丰上市的钟声。
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顺丰,在中国物流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历练成长,成为科技企业林立的粤港澳大湾区中,鲜明崛起的现代服务业代表。
“投资教父”沈南鹏在财经节目的采访中说:中国的企业家不缺乏勤奋,缺乏的是对产品的偏执、视野的开拓与拓展的能力。
王卫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开拓与开放视野的企业家,从专注物流到创立科技公司,让科技做物流的“老板”,从上市敲钟到联合行业打造供应链大数据平台,在信仰佛教的王卫看来,企业家最大的挑战是自己,是不断打破“我执”的过程。“我做企业不是做给人家看的,我是在修行。”
在不紧不慢的语调中,王卫关于企业成长、愿景和格局的阐释,打开了我们对于中国企业、对于顺丰的全新认知。
粤港澳大湾区有世界级城市协作布局
20世纪90年代,出生于上海,定居香港的王卫只身来到广东顺德做印染生意,由此发现快递商机。企业样品需要拿给客户确认,如果是香港的客户就需要走报关流程。香港有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转移到珠三角,而彼时政策导致物流货运的滞后。
王卫抓住这次机遇,在珠三角做起快递业,奋斗在快递收派件、跑业务的第一线。经历了1999年到2002年从加盟转直营的重大转型后,2002年王卫将总部设立于深圳,随后迎来跨越式发展。
“来深圳的人,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朝气。”在王卫看来,跟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更具活力。年轻人来到这边就是闯,就是干事业。“我们当时觉得深圳的整个天空特别蓝。”
在去年6月20日举行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同样塑造了深圳创业奇迹的马化腾将王卫请到现场,“顺丰超过20年的发展过程,完全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成长历程。我说你是典型代表,不来不行。”
“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世界上比较少见的城市协作布局。”王卫说,顺丰就在湾区的一个中心——深圳,已经享受到湾区发展原动力带来的红利。
在他看来,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中每个城市的功能应该得到充分发挥,要避免“打群架”的分工模式。“湾区城市按照各自功能充分深挖,更好发挥城市价值,吸引企业、人才和资本,从而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中国的龙头片区之一,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客户、员工、股东,最后才是王卫”
在深圳湾软件产业基地1栋,“顺丰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牌设在一楼最显眼位置,腾讯全球总部、百度全球总部等与之相邻,这里被称为“东方硅谷”。
从风口浪尖的智慧物流,到顺丰无人机“特种部队”,都来自这个“科技大脑”。这里有3600多人的IT专业团队,截止到2017年,申请专利已达1004项,发明专利366项。基于科技的力量,顺丰集团成为唯一拥有在线集中式移动终端服务,快件全生命周期调度与监控的企业。
如今我们能看到顺丰业务全景图由顺丰科技和综合物流构成。这源于2015年王卫做的一个“大动作”,将顺丰科技与集团合并,管理顺丰速运。
用他的话说,“科技成了速运的‘老板’。”
王卫的思考是,未来快递业真正要面对的竞争,不是来自同行,而是像谷歌一样的高科技公司。科技的核心是人才,顺丰拿什么吸引最顶尖的人才?一个优秀的科技公司和一个优秀公司的IT部,顶尖的人才会选哪个?答案肯定是前者。
从管理架构上搭建科技环境,是顺丰科技成立的初衷。“这个关系带来的最大改变是,集团有一套科技激励机制、管理机制和科技文化。我们请懂科技的人来管理。”王卫说。
做了20多年的老板,你要把心沉下去,听另外一个人去讲话,有的时候可能还未必听得懂。”王卫说,实现上述重大结构调整,关键是找对人,给他足够的信任,才有可能背对背的合作。
在王卫看来,这是打破“我执”的过程,敢于否定自己的态度和能力,去服从更厉害的人。“以前的成功是未来更成功的壁垒,如果你不打破它,就不会得到更大的成功。”
从顺丰上市,到联合八家公司打造供应链大数据平台,则是另一个打破“我执”的过程。顺丰正在输出更开放、更平等、更公平的理念,互相合作,取得长期共赢的局面,这才是未来。
王卫说,顺丰25年来一路在打造一个真正务实的企业。“我们企业的发展,是按客户、员工、股东、王卫这样的顺序来排布的。”
■对话
1 落地深圳:
来深圳的人,会有种不一样的朝气
南方日报:顺丰于1993年在顺德创立,经历了1999年到2002年从加盟转直营的重大转型后,2002年将总部设立于深圳,随后迎来跨越式发展。落地深圳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卫:当时没有考虑得很复杂。第一,深圳离香港近,人和货物通关都便利,也方便我回家。第二,跟其他城市相比,深圳也更有活力,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这里还是一个移民为主的城市,来深圳的人,会有种不一样的朝气。第三,这座城市没有“包袱”,年轻人来到这片全新的土地,就是闯,就是干事业。
我们当时觉得深圳的整个天空特别蓝,经常从深圳经过,后来就留在深圳。
2 科技创新:
请懂科技的人来管理企业
南方日报:顺丰如何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王卫:顺丰发展最大的挑战之一,是物流和科技两种文化的融合。未来跨行业的竞争中,面对的竞争对手是IT公司。科技的竞争重点是技术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你没有人才就不可能跟这些科技公司竞争。
什么样的顺丰能够建立起吸引人才的环境?这个问题很重要。你想象顶尖人才会去像谷歌、百度一样的IT公司,还是企业IT部呢?他们可能首先会考虑去前者。
传统的物流企业中,基本上只有一个IT部门,这样的结构,就决定了企业没有和科技公司竞争的可能性。因此,从管理布局上搭建科技环境非常重要,这是我们成立顺丰科技的初衷。
2015年,我们又做了另一个动作,将顺丰科技与集团合并,科技管理顺丰速运,科技成了速运的“老板”。
这个关系带来的最大改变是,集团有一套科技激励机制、管理机制和科技文化,我们请懂科技的人来管理企业。
坦白说,我有物流的基因,但一讲很多IT的东西就讲不通,我会追求科技创新,但我不会讲科技圈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做这个很大的变化,用科技引领集团。
通过科技对系统的优化,我们可以将过往的操作模式进行重构,从结构上降低成本。举个例子,通过人工智能下单系统对呼叫中心进行改革,2017年顺丰就节省了2万人。
3 打破“我执”:
从上市到打造行业大数据平台,最大挑战是自己
南方日报:科技成了速运的“老板”,刚开始会不会需要磨合?
王卫:我认为关键是找对人,并且对他足够信任。
真正的尊重和信任不是说“我今天高兴叫你老总,明天我发火就一拍桌子说‘不行’”。哪怕今天错了,你也要相信他,你要给人这种信心,才有可能背对背的合作。
做了20多年的老板,你要把心沉下去,听另外一个人去讲话,有的时候可能还未必听得懂。但是听不懂你也要说“行,你说这样做就这样做”。
这是一种决心,或者也是一种胆量,是一种敢于否定自己的态度和能力。
以前的成功是未来更成功的一个壁垒,如果你不打破自己的成功,你不会得到更大的成功。而你自己之前越成功,这个“我执”就会越强,打破“我执”就越难。
南方日报:近期顺丰联合八家公司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供应链大数据平台,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
王卫:这就是第二个打破“我执”。过去20多年,我是顺丰的单一股东,拥有100%的股权。2013年,我们引进招商局进行股份制改革,2017年2月24日正式上市敲钟。
这个过程中最大挑战就是自己,以前我不用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自己回去想一想,战略就定了。但在股份制改制以后,股东大会上会突然有人问“王卫你为什么会这样”。他有权提问,我也有责任回答。
这是对自己的否定,就是打破自己。
同样,联合业内公司打造供应链大数据平台,顺丰只占约10%的股份。我们要表达更开放、更平等、更公平的理念,互相合作,取得长期共赢的局面,这才是未来。
4 核心竞争力:
打造务实的企业,追求人与人的平等
南方日报:您觉得现在顺丰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王卫:理念的不一样。我们25年一路在打造一个真正务实的企业。
顺丰的发展,是按照客户、员工、股东、王卫这样的顺序来排布。
我做企业不是做给人家看的,我是在修行。企业的文化是充分尊重底层,追求人跟人之间的平等,我们要打造这个平等环境。
如果不愿意去吃亏,或者分享利益给人家,你永远都不会做大。
5 粤港澳大湾区:
大湾区城市发展应相辅相成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如何构建好的粤港澳大湾区内创新生态?
王卫:我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和战略非常支持。顺丰总部在深圳,客户在全国,合作伙伴中很多都在大湾区,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比较少见的城市协作布局。
只要有合理的机制,城市间很好的配合,湾区城市之间的竞争就会相辅相成。深圳在科技、金融领域对人才和企业具有很大吸引力,广州作为省会城市是全省龙头,聚集一大批高校、人才和大型企业,加上香港发挥的重要作用,周边一些城市有效解决制造业配套问题。
湾区城市按照各自功能充分深挖,更好发挥城市价值,避免“打群架”的分工模式,互相抵消竞争力。这样就能吸引企业、人才和资本,从而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中国的龙头片区之一,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6 全球化布局:
从0到1的积累,步伐要更稳健
南方日报:顺丰自2010年开始拓展国际业务,物流网络覆盖225个国家级地区,作为一个全球性企业,如何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及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王卫:我们希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根据“一带一路”政策,跟我们的客户一起“走出去”,是我们接下来重点投入的方向。
目前顺丰的国际化业务增加比较快,但收入来源的90%以上还是来自于国内。
全球化布局是从0到1的积累,这需要一个周期。当然,企业也可以通过资本合作加快布局。但我们还是希望比较稳一点,有的时候不要太激进,企业发展步伐要更稳健。
■精彩观点
◎“我做企业不是做给人家看的,我是在修行。”
◎“以前的成功是未来更成功的壁垒,如果你不打破它,就不会得到更大的成功。”
◎“如果不愿意去吃亏,或者分享利益给人家,你永远都不会做大。”
◎“湾区城市按照各自功能充分深挖,更好发挥城市价值,吸引企业、人才和资本,从而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中国的龙头片区之一,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未来跨行业的竞争中,面对的竞争对手是IT公司。科技的竞争重点是技术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你没有人才就不可能跟这些科技公司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