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资讯

世界三大湾区设计师 共绘粤港澳大湾区设计蓝图

2018-05-07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80507112345.jpg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展现场。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文/图

由深圳设计周组委会主办、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承办、粤港澳大湾区众多机构合力打造的 “粤港澳大湾区系列设计活动”,日前于深圳设计周期间在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与市民见面。此次活动涵盖“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展”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设计论坛”两大板块。来自全国各地、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设计师、院校代表、特邀嘉宾共襄盛会。

看百花齐放的 湾区创意设计

“大湾区”所涵盖的9市2区,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全国设计资源最集中、设计活动最频繁、设计成果最显著的区域。在该区域内进一步深化城市合作、推动行业资源整合,加强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是时代所需,更是历史必然。作为2018深圳设计周的核心项目,此次活动着眼大时代、大湾区、大战略、大视野、大创意、大未来,通过设计展览、学术论坛、设计师交流等多种形式,展现和思考设计与湾区、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的关系。活动也是首次将“粤港澳大湾区”的设计力量以整体性的方式进行展现,以期从全球化的视角,对这一区域及设计相关生态进行重新解读与认知。

宽阔宏大的展馆内,汇聚了粤港澳大湾区百余位最具代表性设计师、数百幅精彩纷呈的作品,以立体、丰富、声光电多元的方式与观众见面。从入行50余年的业界前辈到崭露头角的设计新秀,从商业案例到实验创作,从平面纸媒到多维影像,通过这些跨时代、跨主题乃至跨文化背景的设计作品,观众们在现场生动而全面地纵览着这一区域数十载风云激荡、商业变革与人文传承。在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展上,你可以看到许多在粤港澳城市中耳熟能详的品牌设计——深港双城双年展的活动海报、第十七届澳门城市艺术节设计图像、香港搞怪设计的旧课本……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深入联动,不仅展示了大湾区设计力量的强大阵容,更发出新时期中国设计的最强音。

“近40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设计师们展开了持续、深入的设计交流互动,设计思潮彼此激荡,设计作品相互影响。”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展/总策展人许礼贤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展立足深圳,面向全球,通过此次活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将从各层次深化合作、加强交流,探索湾区设计的可能性。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设计论坛 探讨湾区设计的可能性

如果说“设计展览”是从全行业的视野,横向认知大湾区的创意全貌,那么,“国际设计论坛”则更侧重以个体的视角,思考设计师与时代的能动关系。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到来自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全球三大湾区从事不同创意方向的代表性设计师现场分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探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理区域里,创意从业者所面临的行业变革,及可预见的强劲响应。

●香港著名设计师、香港设计总会秘书长刘小康:

“香港设计界与深圳的交流可追溯至上个世纪80年代,自2008年开始,深港设计交流成为了一个两地政府支持,常态化、机制化的活动。我们深港变成设计双城有什么不一样呢?深圳跟香港设计体量都大,但是体积不一样、资源不一样、底子不一样。所以我们的合作不止带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很强的品牌效应。”

●日本SIX,inc.艺术总监矢后直规:

“我觉得中国现在处于非常有活力的一个时代,我看到很多中国设计作品都觉得很有意思,我认为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人现在的思维非常活跃,整个国家也很有发展的势头,这样的国情也反映在大湾区设计作品之中。”

●纽约大湾区的前帕森斯设计学院院长西蒙·柯林斯:

“要想大湾区能够成功,必须是成为国际化,必须要按全球去思维,你要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人,采取国际化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竞争。作为湾区而言,可采用‘2+2=7’模式,香港、澳门、深圳、广州和其他的城市,所有的城市加在一起必须要有更大的价值,而不只是单纯的几个城市加在一起,当湾区内的城市合作时要有几倍的价值增长。”

●深圳著名设计师、AGI中国分会主席韩家英: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作为设计师最重要的是专业性,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城市具备了足够的专业性,也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相关:粤港澳大湾区 设计 蓝图
作者:深圳侨报 来源: 深圳侨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