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社保

香港与内地重疾险有啥差别

2018-05-02 湾区城市群

16.jpg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中产人士开始注重重疾险等保障类保险产品。而香港保险市场上的重疾险品种因其保障疾病种类更多、保障条件更优越,也近年来极受内地人士的关注和热捧。香港保监局最新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内地访港客户新增保单保费为101亿港元。其中,在内地赴港客户购买的保险产品中,超过95%的比例为保障类产品,包括重疾险、分红型终生寿险等。

  尽管香港保险的覆盖范围不如内地广,但由于重疾险和分红型寿险品种针对性强,因此成为了深受内地客户欢迎的卖点。然而,香港保险果真占有绝对优势吗?大童保险服务的李根儿,从保费、保额、投保成本和理赔等多角度为人们剖析香港与内地重疾险的区别,从而使保险消费者更加理性识别和判断重疾险,做到买的放心。

  首先来看,从保险框架上来说,两地的重大疾病险都是以被保险人罹患重大疾病或轻症为标的来赔付,大多包括身故责任。在保费方面,很多宣传香港保费时,都说比内地便宜30%左右。现在假设在保险责任差不多的情况下,香港主流的友邦、保诚与内地的平安、大都会、友邦等代理人制度公司相比,确实存在价格优势。但是还应了解到,与产销分离的工银安盛、天安、同方全球、华夏等比较,则完全无优势可言,甚至保费还会高一些。事实上,这几年来,内地保险公司竞争激烈,保险产品始于市场,保费定价自然也要紧跟步伐,所以价格优势已经不能成为最关键因素了。

  其次,从保额和投保成本方面也要多方面考量。从轻症保额看,内地的重疾险大多占比是20%至30%,香港大多是20%。不同在于,如果在缴费期内,比如说20年缴费,第五年出险理赔20%后,内地重疾保额仍然是100%,香港则为80%。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内地保险大多有轻症豁免,也就是说出险后的15年不需要再缴费,仍然可以有剩下多次赔付责任的保障,但是香港规定,如果不是重症,则需要一直缴费至缴费期满。

  从重疾保额看,内地保险额度是终身确定,由于香港保险有分红,这确实成为了香港保险的优势,比如热门的加裕智倍保等等。但需注意的是,很多人之前被误导为,“买了保险就可以额外有钱拿”,这可是大错特错!实际上,香港保险绝大部分是英式分红,即保额分红。以香港友邦某款产品为例,大概第六年开始有一点分红,以现在的演示到38年后,保额大致可以翻倍。而内地则是保额从始至终不变。从保额分红方面看,香港保险确实有优势。

  一般来说,30岁至50岁的人群更多的是轻症,所以内地的轻症豁免是一个比较好的金融杠杆工具,但是如果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保额分红确实是大概率事件。

  与此同时,从投保成本看,对于大多数内地客户来说,去香港购买保险是需要开户的,而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对于续保会带来一定的不便。此外,如果是专程去香港办理投保业务,交通成本也要考虑进去。

  应该说,合情合理合法的索赔,内地与香港两地都会如约理赔。但如果因为身体健康状况没有如实告知,无论在哪都是赔不了的。不仅如此,从公司受理来说,境内理赔速度在同样条件下绝对会快于香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香港理赔是付美元的,“会不会受到外汇政策影响”也要画一个问号。尤其是对于“4-2-1” 的家庭来说,得病后最快速变现才是“王道”,因此应充分考虑投保重疾险的额度与资产配置的匹配度。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的环境下,内地保险消费者需要注意非法销售香港保单的手法。按照香港保险监管规定,如果经纪公司出现违法经营行为(如返佣或与内地中介合作开展业务),可能会导致客户保单被宣布无效,且不退保费,所以消费者还需要熟悉两地的法律规定。

  虽然有一句话说:“没有比较没有伤害”,但还有一句是“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从上述分析来看,香港与内地保险各有千秋。尽管香港重疾险产品在有些保险条款和保险责任方面更加诱人,但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进一步开放,这将倒逼内地保险业提高研发产品水平和服务水平,与国际外资保险看齐,以期推出更加适合国人的产品和服务。

相关:香港 内地 重疾险
作者:金融时报 来源:金融时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