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创业

想创业吗?今年这些企业大佬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成立青年创新创业平台

2018-03-30 湾区城市群

今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再次被写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明确即将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3月29日,300多位湾区知名企业家在“新时代再出发、大湾区共发展——2018粤港澳大湾区工商界春茗”上欢聚一堂。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新华集团董事局主席蔡冠深透露,年内将为湾区里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打造一个交流展示或者融资扶持的支撑平台,并从中寻找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蔡冠深今年两会上代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下称“联盟”)提交了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提案,并得到113位湾区内全国政协委员联署,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委员们都希望大湾区建设全面提速,为国家打造全球经济总量最大、创新能力最高、文化及教育发达的大湾区。”

蔡冠深说,目前,联盟主席团的成员已包括香港6大商会的会长,澳门、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多地中华总商会会长,广东各城市工商联主席,以及众多在港大型央企、外企企业家。

蔡冠深认为,在世界著名湾区中,纽约湾区的强项是金融,旧金山湾区的强项是创客,东京湾区则强在制造业。粤港澳大湾区则拥有已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创新能力极强的深圳,以及珠江东西两岸非常成熟的全链条产业带,可谓包含了上述三大著名湾区的优点。“我相信未来5—10年,粤港澳大湾区就有机会排在全球前列。”

  不过,蔡冠深也坦言,粤港澳大湾区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尽管目前基建做得比较好,比如机场、港口,以及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莲塘等口岸的跨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但互联互通要加强。“我们描述的一小时生活圈,现实中其实还不是很方便,依旧存在‘大门开了小门还在’。”蔡冠深特别强调,湾区里要人流、物流、信息流全面流通,让人和信息实实在在的便利化流动,才有可能吸引香港的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人到内地去发展。

联盟联席主席、东莞市工商联主席、广东三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莫浩棠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各有优势和短板,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必须计划先行、规划先行,打通各种资源通道,增强湾区经济的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

  蔡冠深还透露,今年内联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打造一个交流展示、融资以及支撑的平台,并举办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从中寻找未来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我希望深港两地的科技创新可以无缝对接,深港两地政府可以在深圳河两岸打造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就像珠江两岸、黄埔江两岸的产业带一样,让高增值科技化产业落地。”蔡冠深解释,他所描述的“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并非只是深港两地政府签署推进的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建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而是以河套为起点,沿着深圳河,一直向西延伸至南山的整个一河两岸区域。

相关:创业 粤港澳大湾区 青年创新创业平台
作者:张玮 来源:南方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