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自由行

香港自由行:从生活细节品味HK!

2018-03-28 湾区城市群


图:香港的街道上行驶着有114年历史的电车,与双层巴士、豪华轿车各行其道

  「东方之珠」香港回归祖国已经超过20年了。 回归后香港的变与不变,是不少人热衷谈论的话题。 我从事涉港工作30余年,选取一些生活细节来行使一下自己的「发言权」。

  回归前我曾来过香港,那时没几个人听得懂普通话,问路、购物、下饭馆,多是被礼貌地摇头,偶尔蹦出的个别英语单词比普通话还管用。 而如今,无论大街上或者商场里,无论巴士上还是餐厅里,普通话畅行无阻。 尤其是购物,你若是内地旅客,一进商店,服务员就会根据你的装扮用普通话跟你打招呼;即使你没有消费,临出门时,服务员也会微笑说一句「欢迎下次光临」,让你有了「上帝」的感觉。

  现在每年来香港的内地旅客达4000多万人次,比回归前增加了数十倍,占访港旅客总数近八成,是香港旅游业名副其实的支柱客源。 与此同时,港人对内地也从不了解到熟知。 过去港人回内地多是探亲,现在港人回内地犹如家常便饭,许多人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 目前有50多万香港人在内地就业或定居,累计有1.5万名香港学生在内地求学。

  改变更多体现在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上。 我们现在几乎天天可欣赏到两地合作的演出、展览,电影方面的合作更是十分紧密。 回归前,印象中仅有《少林寺》等合拍片;回归后,两地合拍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年叫座又叫好的电影,如《红海行动》、《美人鱼》、《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等都是香港与内地电影人的合作成果,甚至连《建军大业》 主旋律题材的影片,其导演也来自香港。 有统计显示,现在每年约400部国产影片中,超过八成是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

  不变的感受也是多方面的。 回归以来,这个东方大都市依然向世人呈现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尤其是那现代与古老的视觉盛宴,让我百看不厌。 维多利亚港两岸,摩天大楼林立,窄窄的街道上却行驶着迄今有114年历史的电车,与双层巴士、豪华轿车各行其道。 在碧波荡漾的维多利亚港,除了高大邮轮、飞翼快船外,还慢慢穿行着小小的渡轮,这一海上交通工具已经有130年的历史。 看着这些现代与古老完美交织的场景,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论你是多少次来到香港,甚至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拍摄欲望。

  我曾多次向内地人介绍并称道的是香港处处体现的人性化服务。 记得回归前来港时,对香港公共巴士上特设的「优先座」印象深刻,这些红色座椅是「长者、孕妇、抱婴孩者及行动不便人士」专座,被港人称为「关爱座」。 我曾看到车厢内站立者众多,但那些座椅依然空着,直到上来老人。 当然,这一细节目前在内地许多城市均已可见。 时下在香港,这种关爱场景十分普遍,如果那些座椅上坐了不该坐的人,会引起同车人的非议,甚至还被PO上网「公审」。 更有一个细节值得点赞:每辆巴士上均有一个轮椅斜板,专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 当有轮椅乘客要上下车,司机都要专门下车铺好斜板,车厢中部均留有轮椅位置。 我每每看到此情此景,内心都会油然而生感动,同车乘客也没有任何怨言。

  香港住宅的物业管理让人倍感舒服。 无论是高档豪宅,还是陈旧老楼,其底层的物业处24小时有人值守,值班者每隔两三小时就要巡楼一次。 临时寄放东西或打听事情,值班人员都会热情服务。 各楼层楼梯处的垃圾从不过夜。 公共区域的照明总是通明。

  香港拥有全球最棒的郊野公园,全港划定的郊野公园及特别保护地区多达35处,约占香港半数的土地面积。 既有风光旖旎的海岸公园,也有郁郁葱葱的山林景点;既有设计好的爬山远足路线,也有可供烧烤露营的休闲场所。 郊野公园不仅是市民经常光顾的地方,更成为我们这些「港漂族」周末假期的最佳去处。


                                                                                            

相关:香港自由行
作者:3hk香港自由行 来源:大公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