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建言

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更高层级的互联互通

2018-03-21 湾区城市群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银昕︱全国两会现场报道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1期)

7.jpg

  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在人民大会堂外接受记者采访。《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姚冬琴 摄

  “香港地少人多,没有太多地方。可如果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群联合申办呢?亚运村就有地方了,也可以利用一些现有的设施。”

  “2018年香港虽然只有一名运动员参加冬奥会,但却是高山滑雪的回转和大回转项目,这是很不容易的,值得香港人骄傲。”霍启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作为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在3月3日的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式上一亮相就备受关注。霍启刚在媒体答问中不忘“本行”,多次谈到了与体育有关的话题。

  >> 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年轻人不可错过的机遇

  除讨论冬奥会话题外,霍启刚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其发言和讨论的重点话题。在霍启刚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更高层级的互联互通,“改革开放政策对香港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香港未来的发展要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于香港年轻人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遇,要让香港年轻人更加了解大湾区、受益于大湾区的发展,必须要有交流。”霍启刚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广东省政府已有了不错的交流机制和模板,但仍有优化空间。

  霍启刚此次赴京带来的提案之一是加强香港青年与内地青年的交流互动。霍启刚认为,国际化视野、创意、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能力是香港青年的优势,能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香港一直都是对外的窗口,也有比较完善的系统和广泛的对外联系,如何扮演好‘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在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非常关键。”

  至于如何在香港与内地青年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霍启刚表示:“走马观花式的交流,效果真的很有限。我们应该按照青年的兴趣爱好,去定制一些不同的‘产品’。”

  >> 联合举办赛事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融合

  霍启刚的提议之一,正是体育交流,他建议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体的身份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

  霍启刚认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的联系将随着高铁、高速公路和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而更高度地互联互通,完全有能力通过联合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形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交流和融合。“现在坐高铁从香港到广州南站只需要48分钟,这种基础设施的便利已经完全可以支撑一项赛事在这一地区的举办。香港、澳门和内地9个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可以把不同的赛区安排在不同的城市。”

  香港曾申办过2006年亚运会,但未成功; 2011年香港曾有动议再次申办亚运会,最终被立法会驳回拨款申请。霍启刚认为,香港有能力申办亚运会之类的赛事,但前提是需要依靠一个更广阔的腹地,“一申办就会有人问,将来亚运村建在哪儿?有地方吗?香港地少人多,没有太多地方。可如果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群联合申办呢?亚运村就有地方了,也可以利用一些现有的设施。”

  霍启刚说,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整体申办国际体育赛事是他首次对外界提出的建议,还有待进一步细化。“这个建议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需要长远规划。等提议细化了,我会在后几次政协会议上继续提出来。”霍启刚表示,纵观国际性体育赛事,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有“小奥运会”之称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都可以是粤港澳大湾区申办的赛事目标。

  >> 香港将继续支持、参与北京冬奥会

  北京主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时,香港作为协办城市举办了马术比赛。霍启刚介绍,尽管香港处于低纬度地区,在冬季运动所需的自然条件上处于劣势,但香港市民对冬季运动的热情并不低。“香港目前还没有正式的竞技性冰场,只有大众娱乐类的冰场,但市民对这种场地的需求非常大,很多孩子很小就学习滑冰。”

  由于气候等因素,香港很难像第29届奥运会那样直接提供场地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协办城市,但霍启刚表示,香港会力所能及地在其他方面支持和参与北京冬奥会,尽可能多地派出运动员参加冬季项目。“国家层面正在大力推动冰雪文化的普及,我们希望通过国家的大力推动,在香港也全力普及冰雪文化。”霍启刚说,派出更多的运动员参与更多的冬奥项目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建立一套机制和体系,“目前我们在和内地的体育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在运动科学以及训练场地等方面一系列的合作计划。”

相关:霍英东 霍启刚 粤港澳 大湾区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