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资讯

社科界描绘新时代广州蓝图

2018-03-21 湾区城市群

16.png

与会代表正在认真学习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道岚、张晓宜 通讯员穗宣)市委宣传部与市社科联于3月20日共同组织召开广州社科理论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徐咏虹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徐咏虹强调,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把学习宣传贯彻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坚定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与会专家踊跃发言,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广东发展指明战略方向和重大战略问题,是广东新时代继续领跑、走在前列的历史性机遇;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在明确定位中提高政治站位,在破解难题中增强执政本领,在开创新局中提高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发展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是系统工程,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一定要强化全局意识,做到上下聚力、内外联动、协调推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必须强化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枢纽地位、催化产业结构转型,扩大广州在世界城市群中的影响力。

  要有“杀出一条血路”的历史担当

  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 张跃国

  “40年来,广东得益于改革开放,创造了很多全国第一,为全国提供了有益经验。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广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动力,再创新优势、铸就新辉煌,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抓住这个根本。”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东既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张跃国表示,这个重要定位既表明广东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又赋予广东先行先试、勇当先锋的历史重任。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历史关头,机遇千载难逢,也稍纵即逝,抓住了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从总体上判断,广东涉险滩、闯难关的历史考验迫在眉睫,急需拿出当年“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勇气和精神。

  “当前,我们的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张跃国表示,“今天我们要顺应发展大势和时代潮流,再次‘杀出一条血路’,必须重拾这种勇气和精神。继续深化改革必然触及利益,会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准备承受压力和代价,要突破利益格局。指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注定不能完成历史重任的。”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发展切入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张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张昱表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广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基础与条件所提出的新时期下的重要要求,是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的延续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着巨大的体制空间,不论对实践领域还是研究领域都具有巨大的、世界性的试验意义。”张昱说,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区别于世界其他湾区的体制机制特征,这形成了当前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的挑战,但也隐含着这一地区巨大的一体化前景。

  张昱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州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切入点,广州应该重点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及体制机制改革,重塑、巩固国际商贸中心的功能和地位,建立粤港澳城市群协调机制,努力寻求南沙自贸区的制度突破以及自由港政策的研究、试验和复制推广,积极加快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争当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标杆

  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教授 张振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广东人民亲切关怀的深厚感情,充满了对广东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创新发展的殷切期望。”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教授张振刚表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以‘三个第一’作为发展的核心要素,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使广州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张振刚说,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必须协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广州为此要做好产业规划,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

  张振刚认为,广州应大力培养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还要以创新姿态,促进企业发展政策的制订与落实,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理念、健全发展机制、创新发展模式,争取成为国家创新示范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标杆。

  “大广州”应答“引领型全球城市”命题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规划学院副院长 王世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规划学院副院长王世福表示,城市愿景中明确提出的“活力全球城市”表达了广州国际化的实力与坚定步伐。对广州而言,应从国家政治进程、区域创新动力等方面积极前瞻,进一步明确大广州的国际化战略。

  王世福还对广州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再思考: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承载主要是广州中心城区,是典型的存量创新区域;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家新区的功能承载主要是南沙新区,是典型的增量创新区域。“大湾区时代的广州,应该表达其城市发展对于区域的实际影响及其空间形态。”

  王世福认为,规模10000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的广佛同城是广州在区域协同方面显著的实质性创新,也是国内甚至世界上双城全面一体化的范例。广佛同城的城市服务功能已经非常显著地集聚在一个中心区域,拥有同城化的交通体系和空间整体,也促成了生产功能在外圈层的产业集群布局,是“大广州”的主要存在。此外,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功能与形态创新,国家新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促使港澳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等宏观背景,以及南沙作为唯一副中心的确定性已基本明确。

  王世福展望,对于新的“大广州”而言,城市空间结构将通过“强南沙(新广州)”与“强广佛中心城区(老广州)”形成两大发展极,应答“引领型全球城市”的广州命题。

  把资源服务管理注入社会基层

  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谢俊贵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障。”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俊贵表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既是对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发展和创新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谢俊贵说,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省会就要在全省带好头,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通过努力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他认为,要做到这些,就必须继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

相关:社科界 广州
作者:广州日报 来源:广州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