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教育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建湾区联合大学是多赢之举

2018-03-07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80307144353.jpg

昨天,深圳商报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深圳商报特派记者 肖兵峰 摄

深圳商报特派记者 张妍 崔霞

“深圳每一栋高楼里都有深大校友,全国还没有哪一所大学像深大这样与一座城市结合得如此紧密。”日前,深圳大学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清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谈履新:

为地方高校发声

李清泉是深大历史上首位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校长,今年首次参加全国两会。尽管他强调“今年作为一名新代表,主要任务是来学习如何依法履职”,但他还是带来一份历时大半年的调研,由包括他在内的6位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领导共同提出的重磅建议——《关于构建湾区联合大学 推动粤港澳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建议》。

“今年我只带了一份建议,但未来在履职过程中还会不断调研,为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进行呼吁。”李清泉表示,目前在全国两会,地方高校代表不多,因此自己要为地方高校发声。

作为本届新代表,李清泉表示,自己最关注高等教育和粤港澳大湾区两个点,所以他的建议是将两者结合。“调研断断续续进行了大半年,我与这些校长、专家们一起开过几次会,先是研讨,形成初稿,再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最终才成稿。”李清泉表示,自己是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在教育部开会时发现粤港澳高校如何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科研出身的他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进行了深入调研。他还邀请粤港澳5所高校领导及19位全国各地高校教授专家共商大计,最后拿出这份沉甸甸的建议。

谈建议:

建联合大学可实现多赢

李清泉透露,这份建议的初衷是解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大湾区高速发展不相匹配的问题。“目前,大湾区高等教育存在发展不均衡,老师、学生交流合作不足,对创新驱动支撑不足等问题。”李清泉说,大湾区的现状是“一国三地两制”,可在现有体制下通过组建联合大学这样虚实结合的平台,解决学生交流、老师合作、学分互认等问题。

在这一平台上,可以实现大湾区高校之间的合作,如建立联合学院;可以实现大湾区高校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还可以实现大湾区高校、国际一流大学与大湾区知名企业之间的合作,比如共建实验室和科研中心等。

李清泉表示,联合大学可实施混合所有制,实行“基金会支持,理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制度,这样既能让港澳地区的年轻人,也能让内地的年轻人愿意来,还可以满足内地和港澳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我建议在深港河套、珠海横琴和广州南沙三地设立校园,一方面希望通过‘一校多园’模式,让项目在跨境区域实现落地,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满足三地不同体制下的法律要求,更能利用好三地不同的政策优势。”李清泉表示,香港有着引进的教师可享受较低的税收政策,教师出国进行学术交流更便利等优势,而内地在政府支持、资源投入和企业支持等方面,也有着更多的优势,大家可以互补。

“在这样的合作中,能够实现学生赢、老师赢、政府赢、社会赢的‘多赢’。”李清泉说道。

谈深大:

尽好深圳高等教育“长子”的责任

李清泉说,在过去35年里深大培养了十多万优秀学生,而且他们绝大多数扎根深圳,为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深大校友所管理的企业富可敌国,校友企业每年纳税额,比深大过去三十多年所用的经费还多。 ”

“发展到今天,深圳这座现代化一流城市,还需要更多的高校。”李清泉表示,一方面深大自身要发展,另一方面更要起到引领作用,为深圳高等教育发展作出贡献。像深大目前正在筹建深圳技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大拿出自己的资源支持深圳高等教育发展,这是作为‘长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从深圳高等教育的“独子”到“长子”,深大见证了深圳从一所大学到一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之路。如今,深大在深圳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以深圳高等教育不到三分之一的投入,产出占三分之二。”能让李清泉如此“硬气”,背后靠的是深大近年来的一串耀眼数字。深大现有在校生3万多名,深圳现有14个博士点,其中10个在深大,深大每年发表高水平论文2000多篇,申请国家自然基金280多项。2014年到2017年,深大在国内大学排行榜中每年提升10名,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每年提升100名,30%的年增长率让深大近年既体现出“深圳速度”,又体现了“深圳质量”。

谈创新:

深大是培养马化腾的地方,不是孵化腾讯的地方

创新,为深圳持续注入发展动力。

深大走出过腾讯总裁马化腾、巨人投资董事长史玉柱、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等一批创新创业“大咖”,与深大领跑全国的双创教育不无关联。2016年底,深大被评为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双创教育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和专家们的一致认可。目前,深大已构建了从创业课程、创新活动、创客空间、创业园、校外创业基地,到创业投资的一个完整链条,为学生提供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

“深大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双创的教育环境,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创立多少家企业,而是培养他们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李清泉说,学校给予学生创业资助,并不是为了有所回报,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得到能力的提升。“深大是培养马化腾的地方,不是孵化腾讯的地方。”

学生得到了素质的提升,毕业后自然能够在创新创业方面有所成就。“现在深大周边已经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圈,每年都会诞生几十家企业。很多学生在学校跟着老师做科研,毕业后就在周边创业,再与老师或学校进行合作。”李清泉表示,深圳正逐渐形成数个创新创业生态圈,一个是围绕着高校,另一个是围绕着大企业,如腾讯、华为等,还有就是深港之间。

谈人才:

要加强人才领域的软服务

“这几年,深圳非常注重吸引人才,一方面注意发挥本身优势,另一方面注意优化人才政策,增强吸引力。”李清泉表示,近年来,深圳房价高企对吸引人才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如何消除这些影响,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深圳市财政注资1000亿元设立人才安居集团,筹建人才住房。

“在我看来,深圳在吸引人才方面综合优势明显,但并不代表每个单项优势都很突出。”就像深大,提供给引进人才的工资和安家费,可能还不如珠三角一些城市的高校,但是人才最终还是选择深大,看重的是这座城市和这所大学的综合实力。

要重视做好对人才的软服务,“曾有一位深大引进的德国教授,被要求专程飞回德国取自己的毕业证书原件。”李清泉认为,从管理上来看,要求出具原件是有道理的,但操作上应更人性化。

“外国人在中国无法拿到退休工资”。李清泉认为,从吸引国际人才的角度来看,深圳应该参考香港强积金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另外,人才安居房建设也应加速,这样才能让深圳在人才吸引上更具竞争力。

相关:深圳大学 校长 李清泉 湾区 联合大学
作者:深圳商报 来源:深圳商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