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医疗

提质提效,深圳市属医院交出漂亮成绩单

2018-03-06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80306114600.jpg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建成“空中救援”基地,提升了急危重症病人的转运效率。 (南医大深圳医院供图)

QQ截图20180306114616.jpg

市属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供图)

QQ截图20180306114629.jpg

智能机器人在医院服务。(北大深圳医院供图)

小儿心脏外科“三名工程”团队在为市民义诊。(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供图)

过去的一年,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以打造卫生强市、建设健康深圳为主线,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重点,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在打造高水平医院、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资源配置总量稳步提升

2017年,市属医院共有总资产达171.8亿元,同比增加22.3亿元,增幅14.9%;开放床位12884张,同比增加1317张,增幅11.3%;卫生工作人员21873人(其中:执业医生6356人、注册护士9074人),同比增加1161人,增幅5.6%。

服务效率维持在高位

2017年,市属医院共完成门急诊总量1788.3万人次、出院50.7万人次,分别占全市公立医院总量的24.5%、38.5%,同比增幅分别为3.3%、8.4%;病床使用率为91.5%(高于全市医院85.2%的平均水平);平均住院日为7.8天,低于2016年底的8.1天。

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第三方评价显示:3家综合医院进入全省综合医院前20名(市人民医院第11、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第19、市第二人民医院第20)、3家专科医院的特色专科进入全国前10(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学科技竞争力位列全国第6名;市儿童医院儿科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7名;市康宁医院精神医学科综合实力连续8年位列全国第10名)、市中医院位列全国中医院100强第40名(省内第5名),15个学科科技竞争力进入全国前100名,5个学科进入华南前5。

医疗费用增长控制较好

去年,市属医院每门诊人次费用361.8元、每住院人次费用12978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3.0%、1.9%(增幅显著低于严控线);总体费用与全国三甲医院平均水平相当(全国三甲医院平均为303.0元、13106.3元)。

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由2016年的30.0%下降至28.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广东省2016年为35.5%)。

改善医疗服务得到认可

4家市属医院在优化诊区布局(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推进预约服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发挥信息优势(市儿童医院)、改善住院流程(市人民医院)、优化优质护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等5个方面获得国家卫计委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通报表扬。

今年继续开展“医院质量提升年”行动

市医管中心主任王大平指出,今年,市医管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市民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为原则,聚焦诊疗服务、医疗技术、医院管理三大领域,继续开展“医院质量提升年”行动。

加快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以改善医疗服务、市-区联动协作为重点,持续提升市民就医获得感;全面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省级项目创建、品牌学科、育才优才专项行动,持续提升医学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围绕调动积极性,以人事薪酬、医疗收付费改革为重点,持续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推动党务工作、医院特色文化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医疗执业与服务环境。

市属医院医疗服务将更加便捷高效。今年,市医管中心将贯彻落实国家《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继续扩大门诊预约率,加强护理力量、落实优质护理,提高医患沟通时间与质量;着力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体系效能,推动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5大中心建设;采取系列举措,着力构建更加层次清晰地门急诊就医体系和病人分流引导体系。2018年,市属医院实现线上支付、诊间结算功能全覆盖;设立3-5个多学科联合的疑难复杂疾病诊疗中心。

市民看病就医负担将进一步降低。2018年,市属各医院均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开展日间手术试点。完善医疗控费监管机制,到2018年底,市属医院医疗收入中卫生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比均值下降到40%以下。

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将加快推进。市康宁医院本部项目(原健宁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等4个项目建成启用,新增床位1600张。同时,推动市心血管医院重建项目等3家医院提升服务能力,稳步推进市人民医院内科大楼项目等20个改扩建项目。

过去一年,深圳市属公立医院斩获多项大奖

从医院到科室,从院长到医生,过去的一年,深圳市属公立医院斩获多项大奖。让我们来看看部分获奖名单:

改善服务,这些医院被点名表扬

2017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2015-2017年度开展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进行了总结,深圳也有多个来自市公立医院的项目和科室被表扬。

——深圳市人民医院在改善住院流程中被评为“示范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推进预约服务中被评为“示范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在发挥信息优势中被评为“示范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优化诊区布局中被评为“示范科室”,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病人关系科在构建和谐关系中被评为“示范科室”,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在优化优质护理中被评为“示范科室”。

2018年2月3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和《健康报》社共同主办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三年总结推广及下一阶段宣传工作启动会召开,会上为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十大亮点、示范医院、优质服务岗、优秀组织奖颁奖,多家深圳市属公立医院也获得了多个奖项。

——深圳市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荣获“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的邱晨院长、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陈芸院长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卢宠茂院长荣获“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优秀组织奖”。

——深圳市儿童医院门诊部办公室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术室麻醉科荣获“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优质服务岗”。

百强医院,市人民医院成功入围

1月16日,由北京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评选的2017(首届)中国医院百强院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依据医院的声誉与地位、医德、医术、设备与环境、医院管理水平、患者满意度六个维度进行评价,深圳市人民医院荣获2017(首届)中国医院百强综合医院。

科技影响,两家医院全国有名

2017年12月1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17全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深圳两家医院成功上榜。

在结核病学领域,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名列第六,是在此领域中排名最高的广东医院。

在血液病学领域,深圳市儿童医院榜上有名(第49名),在全国儿童医院里头,仅排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之后。

专科声誉,两家医院荣登榜单

2017年11月11日,一年一度,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出炉,深圳两所医院榜上有名——

深圳市康宁医院迈进精神医学专科前十名的大门,同时深圳市儿童医院也获得了小儿外科的提名。

据了解,此份榜单共纳入37个专科,上榜医院的专科代表了该领域的国内顶尖水平,是不少外地市民“按图索骥”的求医指南。

医院管理,这家医院当选全国最佳

2017年第11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深圳市人民医院和其他20家知名医院一起获得了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评选的2017年度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奖。同时还获得了“信息化应用”、“医院药事管控”和“医院形象与传播”五星管理三个专项奖项。据悉,此次评选,广东省仅两家医院入围。

电子病历,五级医院深圳两家

2017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双双获得了国家卫计卫信息研究所颁发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五级证书,成为深圳首批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五级的医院。

2010年国家卫计委推出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是衡量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与国外的HIMSS评价体系相当。该评价体系将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分为0至7级,从9大类37个方面全面评价医院的信息化综合建设水平,通过五级以上测评的医院将由国家卫计委信息研究所在全国卫生信息年会上进行授牌。据了解,自2010年国家开展此项测评工作以来,国内能通过五级以上测评的医院为数不多。

优秀院长,这个院长上了光荣榜

在深圳,市属医院院长们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精神,真抓实干,在医院改革、发展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2018年1月30日,广东省医院协会对15名优秀院长进行表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姚吉龙院长榜上有名。

最强科室,三个专科广东最强

2017年12月18日,“2017广东医院最强科室推荐”榜单正式揭晓,为患者理性就医提供详细指引。

本次共有46家广东三级医院参与评选,其中绝大多数位于广州,深圳共有4家医院的4个科室上榜,其中就有3个科室来自市属公立医院,分别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创伤骨科、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科、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肝病/感染科。

科技创新,深圳医生屡获大奖

2018年1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陆前进团队与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戴勇团队联合完成的“红斑狼疮诊治新技术的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荣获2017年中国十大医学进展。项目组围绕红斑狼疮这一复杂性疾病诊治难题,对红斑狼疮从发病机制到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了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DNA甲基化诊断技术,突破了现有的诊断瓶颈,解决了临床关键问题,从整体上提高了红斑狼疮的临床诊疗水平。

2017年1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吴瑞芳研究团队的研究项目“自取样HPV检测为人群宫颈癌筛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获得2017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研究成果所建立的自取样社区模式或网络模式筛查,无需依赖特殊医疗设施、无需医务人员参与采样过程,把以往由医务人员承担的大量甄别阳性者的任务得以剥离出来交由社区或筛查者个人完成,妇女足不出户就能筛查宫颈癌。

美国生殖医学年会是生殖医学领域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会议之一。在第73届美国生殖医学年会上,来自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的覃春容博士,凭借其论文《H19 / LET-7轴通过一种新型的非编码RNA介导的转录后机制对AMH的调节研究》摘得了“基础科学奖(SRBT Basic Science Award)”,这是该奖项首次授予给华人。

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名单中,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凭借“神经重症多模态监护技术的临床应用”,获得了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7年9月21日,在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市属医院也捧回了多项大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Th17/Th22细胞在结核病中的应答特征及其调控机制”项目和深圳市人民医院的“乳腺癌诊疗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了“2016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功能性小肌肉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和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新型化学污染物致儿童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与预防控制”项目,获得了“2016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专业竞赛,这个医生勇夺第一

在2017年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学术大会上,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龚伟,凭借Zenker憩室内镜切开术,以现场评委打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大会视频比赛第一名。

食管上段憩室(zenker憩室)嵴全层切开术是一种微创方法,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行食管憩室切除术,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此类疾病在内镜下就能完成治疗。

在2017年10月,龚伟在2017年世界胃肠病大会上,就凭借双隧道内镜技术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让中国内镜技术扬威海外。

全国文明,康宁医院入选名单

在全国文明单位名单中,深圳市推荐的单位有6家入选,其中深圳市康宁医院不但是本届新获选的六个单位中唯一一家医疗系统单位,也是目前深圳的全国文明单位中唯一一家医疗系统单位。

防脑卒中,市二医院获全国表彰

2017年12月14日-16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的“2017年脑卒中防治工作总结暨第十次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上,20家单位荣获“2017年度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优秀组织管理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广东省唯一获奖医院。

党建创新,北大深医获“全国十佳”

2017年11月16日,由中国国家机关工委《紫光阁》杂志社、中共深圳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百优党建创新成果现场展示暨表彰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是深圳市入选的3个优秀党建创新成果单位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入选的医疗卫生单位。

北大深圳医院2016年推出的文化精品项目“天使仁心·医路同行”原创微电影大赛项目先是在去年7月的深圳市“党建杯”创新大赛中,斩获文化创意类一等奖、最受欢迎奖,随后又被推荐参加全国党建创新成果优秀案例的评选,最终从全国300多个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十佳优秀案例”奖。

品管圈大赛,市属医院“大展神威”

2017年9月22日-24日,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在长春举行,来自全国32个省市340个圈组参与决赛。经过层层角逐,深圳3家市属公立医院共斩获5个奖项,其中包括: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速圈”获得“课题研究型专场一等奖 ”;深圳市中医院“针藏圈”获得“三级医院护理专场一等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守耆圈”获得“三级医院护理专场二等奖”;深圳市中医院“脊康圈”和北大深圳医院“@圈”获得课题研究型专场三等奖。

相关:深圳 医院 成绩单
作者:深圳特区报 来源:深圳特区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