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
2018-03-05 湾区城市群
核心提示
伫立珠江口东岸、伶仃洋畔,见证过汉唐“海上丝绸之路”古航道的宝安,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走进一个大有可为、千载难逢的“湾区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广东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也强调,深入研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问题,创新合作机制,共同建设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些政策动向意味着,汇聚三地创新资源要素,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全力迈进。
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报告提出,深化深港澳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随着国家、省、市战略的布局落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跑”的“风口”已经来临。在宝安区六届三次党代会上,宝安区委书记姚任作报告提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干在实处、先行一步,用2-3个五年规划,建成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
其中,湾区核心,就是宝安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之核、枢纽之核、产业之核、创新之核。宝安打造“湾区核心”,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国家、省、市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宝安迈向湾区建设新征程开启了一个黄金机遇期,宝安进入了大有可为的湾区时代,过去40年,宝安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强大的产业配套、开放的经济结构;
地利:宝安地处珠江口东岸发展带脊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未来将拥有贯通国内、连接全球的空港、海港和高铁枢纽;
人和:“宝安湾”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激发起社会各界共同建设湾区的强大动能。
抓牢宝安湾区建设时代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湾区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和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策源地,成为世界创新发展的高地。湾区经济即意味着围绕着港湾而形成的城市群经济圈,具有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接轨全球经济的新支点。
打开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图,宝安的地理位置耀眼夺目,俨然是穗莞深港的黄金发展轴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地理中心,撑起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脊梁。
各类交通要素齐备,海陆空铁综合交通体系逐渐成型——将拥有贯通国内、连接全球的空港、海港和高铁枢纽,未来,深中通道在这里登陆,与沿江高速相汇,湾区城际轨道枢纽在此穿过,加上规划中的海滨大道、宝坪大道,宝安已成为连接粤港,贯穿珠三角东西走向的核心枢纽。
各类创新要素在这里集结,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主战场——将拥有世界一流的会展中心、会议中心,全球资金、技术、人才要素正在加速汇集。宝安产业链完善,是全国产业基础最雄厚、也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
这样的优势区位和发展基础,在全球湾区中几乎绝无仅有——
为此,宝安区提出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优势,以宝安国际机场为依托,打造国际航空枢纽;依托占地50万平方米、全球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平台为依托,打造国际商务枢纽;以湾区城市群规划建设和深中通道建设为契机,打造西拓门户枢纽。通过这三大战略枢纽,汇集全球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强化在湾区中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把宝安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的“领头羊”。
开启“宝安湾”规划建设新征程
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的维度上,宝安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视角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地位,让人极富想象。
一百多年以来,珠江口城市群的发展就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宝安得改革风气之先,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始终挺立潮头,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必将有新的使命。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强调的是城市间的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和优势互补,而宝安则正好处于港、深、穗城市群的地理中心。随着深中通道规划建设的加快,珠三角“9+2”城市群必将迎来巨大变革,由原先的“深莞穗”城市组团,转变为“深中莞穗”城市组团,宝安将串联起港、深、中、莞、穗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其区位价值和未来的角色举足轻重。
因而,宝安既承载着过去,又影响未来。在今年的宝安区“两会”上,宝安区政协委员就联名提交了《关于将宝安45公里海岸线命名为“宝安湾”纳入深圳城市规划的提案》,引发热议。
该提案指出,“宝安湾”概念综合考量了宝安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回顾历史,宝安是深港文化之根,是两个特区的母体,深圳经济特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都与宝安极具渊源。基于现实,改革开放40年来,宝安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强大的产业配套、开放的经济结构,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创造了世界经济史、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放眼未来,宝安有着45公里的优质海岸线和通达全球的交通枢纽,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在这里深度融合,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空前强劲,都市核心区和西部城市中心交相辉映,宝安必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宝安湾”这个名字一经提出,就引起舆论的巨大共鸣。宝安社会各界认为这是一个温暖而响亮的名字,对于打造湾区经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蓝图中的关键词。
是山就要崛起,是海就要浩荡。宝安正把握先机,抢占制高点,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精耕细作、精雕细琢,规划建设 “宝安湾”,推动宝安从“城市中心”到“湾区核心”的战略跃升。
坚守实体经济挺起“宝安湾”脊梁
向海而生、向湾而兴。湾区经济不仅早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更是各国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载体。
从全球视野来看,不同的湾区代表着不同的时代进程和产业革命。19世纪看伦敦, 20世纪看纽约,21世纪看珠江口。伦敦湾、纽约湾、东京湾和旧金山湾分别代表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成果,在不同的时代独领风骚。
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风起云涌。以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推动众多行业变革转型。粤港澳大湾区已出现技术创新引起产业创新的趋势,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换道超车”。业界专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崛起,或将与工业4.0等新一轮产业革命息息相连。
当前,广东正在强力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这条走廊呈南北走向、纵贯宝安全境;随着深中通道规划建设的加快,一条东西向横跨珠江口、连接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的深中科技创新产业带逐渐形成,深圳市的宝安区和中山市的翠亨新区将展开新一轮产业合作。这两条经济带在宝安交汇,而历来产业基础雄厚的宝安,正逐步成为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革命的核心引擎,成为新时代湾区经济的“领头羊”。
从这个层面来说,宝安的湾区概念是十分完整的——宝安的滨海岸线不仅是一条生态、生活的走廊,更是一条生产协作活跃的黄金岸线。一位英国爱丁堡教授就曾表示,在英国找个零配件要5天,而在宝安只要5分钟。
面向湾区,新的机遇、新的空间正在这里打开。宝安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业态融合上优势明显,以“创新+智造”为特色的产业链不断完备,以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制造为主的生态体系初步形成。激光技术、机器人研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已逐渐构成宝安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新动能。过去一年,宝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48亿元,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45亿元,增长9.7%。之所以取得如此高质增长,有赖于实体经济和高端制造的“托底”。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推动宝安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和排头兵。
对标世界级湾区核心城市,宝安正荟萃国际国内创新机构、团队、人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在这里深度融合,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目前,宝安区已有30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全省拥有最多国家高新科技企业的区,在这些“国高”带领下,宝安科技创新发展势不可挡。
与“湾区核心”相呼应,宝安鲜明地提出要打造“智创高地”——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工业制造,坚定坚守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并以之为安身立命之本,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宝安规划中,将建设“两基地一中心”:建设万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进一步巩固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地位;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打造湾区智能产业技术策源地、智能系统方案输出地、智能制造应用高示范基地;建设国际产业创新中心,发挥产业链完备优势,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