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来10万人获积分入户资格,明天起东莞积分制入户正式落幕
2018-02-27 湾区城市群
2月28日,实施了八年的东莞市积分制入户政策将正式落幕。
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取消积分制人才入户政策的精神,自2018年2月28日起,全市各镇街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松山湖人力资源分局)将停止受理积分制人才入户申请。
东莞市公安局今日发布通告,已获得积分制人才入户资格的申请人,可于2018年9月25日前凭有效期内的《东莞市人才入户卡》及申请材料到入户地公安分局办理入户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视为放弃入户资格。
作为著名的“世界工厂”,东莞也是本外地人口倒挂严重的城市。2014年的数据显示,东莞市常住人口为83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仅191万人。2010年9月,东莞市出台了积分制落户办法,被媒体称为东莞入户政策“二度破冰”。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44624人获得积分入户资格,随迁家属56806人,共101430人。
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在相关通报中指出:从社会管理的现实来说,积分入户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异地务工人员的市民化进程,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利于增强东莞社会活力,充实城市发展后劲,培育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有序和谐发展;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实施积分入户政策,在积分标准上突出学历、技能、专利、社会贡献、在莞年限等权重,吸纳各类人才落户东莞,激发异地务工人员干事创业、自我提升的活力,进一步提升了东莞的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
但东莞同时也在正视,旧有的积分入户政策已经无法继续满足人口规模扩大的城市需求。究其原因,除了对子女入读公校有所帮助外,入户东莞的新居民在社保、医疗等其他基础福利方面都没有明确的提升。而即使是子女入学问题,非东莞人也可以通过积分入学的方式加以解决。入户享受的公共服务不明确,使得这项制度对鼓励外来人口加入东莞户籍吸引力有限。此外,一些硬性指标的设计却对另一些希望入户东莞的人形成了高门槛,重学历、轻技能的政策导向将许多技术工人、个体工商户等群体排除在外。
2014年4月开始,东莞市对过去出台的所有人才入户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创新推出外来务工人员可通过条件准入入户或通过积分入户。与周边城市及长三角的常州等城市相比,同类人才的条件设计均低于或相当于上述城市入户条件。旧人才引进政策未覆盖的大量大专学历、初级职称的技能人才,从那时起可以直接入户东莞。2015年,市政府对人才入户政策再次进行修订,出台了“1+3”人才入户政策,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2017年10月1日起,东莞市又取消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申请入户的基本条件,积分入户门槛进一步降低。
今年2月初,东莞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东莞市将取消实施近10年的积分制落户办法,实施“参加城镇社保满5年且办理居住证满5年”为落户条件的户籍新政。新方案将对8类重点群体包括“新生代农民工、技术工人、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人口”等放宽落户限制,东莞市希望借此在5年内实现50万左右的非户籍人口在该市落户。
目前在人才入户方面,东莞市有条件准入类与企业自评人才两种渠道。据市人力资源局的统计,2012年-2017年8月,通过积分和人才入户方式入户东莞达13.792万人,其中条件准入类74758人,积分入户61360人,企业自评1802人。
由此可见,条件准入类的人才入户人数持续攀升,这一渠道在效率与效果已经超过了积分入户渠道。
记者注意到,比东莞早几天,中山市也“低调”地取消了积分落户政策。观察人士认为,取消积分落户,实质上是放松落户门槛,扩大城市公共服务的受益人口,增加户籍人口比重,其背后,是近一两年来各地对“人”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仅是对人才的争夺,甚至包括对普通劳动力的竞争。
在吸纳了更多的人才、人口之后,城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重要的是城市的规划和基本公共服务必须顺应趋势作出调整;另外,能否吸引人才,关键在于该地方能否创造出足够有吸引力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这可能是比户籍更有吸引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