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自由行

城市建设留白造就深圳绿 到2020年建成1000个公园

2018-02-15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80215135517.png

虽然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深圳仍在城市建设中主动为生态景观“留白”。目前,深圳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约45%,人均公园绿地超过16平方米,公园总数达到942个,公园500米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深圳计划到2020年,公园总数超过100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公园连接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成观鸟好去处

由于处在一条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上,每年都有数以十万计的候鸟来到深圳过冬,其中不乏像黑脸琵鹭一样的濒危品种。据统计,2017年全球共录得黑脸琵鹭3900多只,其中有375只在深圳湾一带过冬。

深圳湾公园位于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西侧,是保护区外的缓冲区域。“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深圳湾公园、人才公园构成了环深圳湾大公园系统,使整个深圳湾、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与香港米埔湿地一起,成为国际上重要的鸟类迁徙中转站和加油站。”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园林处副处长梁治宇说。

滨海湿地是鸟类栖息的“天堂”。据野外调查和资料记载统计,深圳湿地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共有高等湿地植物219种、野生动物253种。为保护湿地,深圳修建了福田红树林湿地公园、华侨城湿地公园等市级湿地公园,其中,华侨城湿地公园在2016年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

在环深圳湾大公园系统中,人们在更近距离地接触自然的同时,也不会干扰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梁治宇说,希望通过这种连接,增强人们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实现生态保护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移居深圳20年的蒲颖现在是一名中学化学老师,同时也是一名资深观鸟者。从2006年开始,她就带着学生一起在深圳湾观鸟。“深圳湾是候鸟青睐的‘栖息地’,也是启发学生了解和保护自然的课堂。”从2013年开始,深圳先后成立了深圳湾公园自然学校、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等一批自然教育场所。

建设三级公园体系成为市民绿色休闲地带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园服务和各种功能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深圳早在2004年就提出建立“森林(郊野)公园—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的三级公园体系,目前己接近实现“千园之城”的目标。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远足可以让人“慢下来”。目前,深圳已建成2400公里的绿道和200公里的远足径,让更多市民走进森林公园、融入自然,共享森林城市建设成果。

说到绿色休闲,不得不提到深圳湾公园西段的休闲带。在这个城市公园中,自行车道、跑步道、遮阳廊架、母婴室、直饮水、手机充电、WiFi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有凸显滨海公园特色的亲水栈道、观海台阶。“休闲带突出‘生态、简约、实用、便民’的设计理念,并且体现了蛇口历史片区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前来旅游的人数日均已超过2万人次。

如今,深圳“推窗见绿、500米见园”,社区公园成为市民最贴心的绿色空间。对此,深圳市民李女士深有体会:“平时可以和老人、孩子一起在公园里散散心,生活中也多了一些‘绿色’。”

深圳不仅要建“千园之城”,还要打造“花园之城”。到2019年底,深圳计划建成60条以上的“花卉景观大道”、30个以上的“花卉特色公园”以及438个街心花园等。

“只有尽早地把绿地保护起来,先进的公园建设理念和设计思路才有发挥的空间,公园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梁治宇说。

相关:公园
作者:南方日报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