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攻略

花繁四季 彩绘鹏城 花城正向您走来

2018-02-06 湾区城市群

近期,走出门,越来越多市民发现,经常走的那条路、公司附近的商业街、喜欢逛的公园等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花,且有各种造型,而常见的簕杜鹃、美丽异木棉、粉花风铃木等开花植物被许多市民熟知,更成为微信朋友圈的“常客”。

一年来,深圳城管紧紧围绕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目标,奋发有为,锻造了一大批精品样板工程,让花走进市民生活,为建设和美宜居的生态环境谱写了新篇章。

花繁四季,彩绘鹏城,深圳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愿景正逐步实现,一个美丽深圳,花漾城市正向市民走来。

城市绿化推“深圳标准”: 全市绿化品质建设有了技术支撑

市城管局与规划部门联合编制发布了《深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14-2030)》,确立了未来全市城市绿化建设的空间基础,完善了城市绿化发展的顶层设计。

制定《深圳市特色公园建设专项规划指引》,编制了《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策略研究》《深圳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计划通过营造花景观、提升花产业、培育花市场、传播花文化等一系列工作,打造世界级的花城景观。不断完善园林标准体系,陆续编制了《新优园林植物推荐指引(一)》等园林绿化“深圳标准”系列,为全市绿化品质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圆满完成2017年香港花卉展览等三大花卉园林展览布展工作,在银川花博会上,市城管局取得了组织金奖、室内展园金奖和室外景园特别奖3项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果和开拓创新的城市精神风貌。

“花城”打造见成效:

花漾街区上线赏花活动人气爆棚

2017年,市城管局全面启动“世界著名花城”建设,市、区、街道城管部门三级联动,以超高标准、精品意识全面推进,不仅追求漂亮,更着力寻找特色。按照《深圳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去年,全市花景大道、花漾街区、街心花园的建设任务共242项,截至12月中,实际开工建设283项,全面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世界著名花城”的打造,并不是在远离市民日常生活的远郊,而是实实在在地把花种植在市民工作、生活、购物和休息的场所。出行路途上的花卉景观大道、购物休闲中心旁的花漾街区、商业办公区和住宅小区旁的街心花园,随处可见的花卉景观节点,让市民能随时随地近距离感受鲜花的美丽与芬芳。

一年来,全市已建成74个花漾街区、151个街心花园建设。在花漾街区中,南山区蛇口渔街花漾街区、龙岗区天安云谷花漾街区、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花漾街区和盐田区壹海城花漾街区建设品质较高。街心花园中,坪山区政府南侧街心花园、南山区文心广场街心花园等建设品质较高。

同时,注重营造有花更有花景、有花更有花缘、有花更有文化。2017年,市城管局举办了丰富多样、贯穿四季的赏花活动,场场活动圈粉无数。

春天有“深圳市梧桐山毛棉杜鹃花会”,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两届,2017年的花会还吸引了港澳的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夏天的洪湖公园荷花展、春秋时节的人民公园月季展等赏花活动也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认可。

2017年11月举办的第十九届深圳市簕杜鹃市花展更是刷爆了深圳人的朋友圈。花展规模远超前几届,半个莲花山都成为了簕杜鹃的海洋,水红色、紫红色、粉白色、橙红色……多种多样,姹紫嫣红,整个公园繁花似锦,前来赏花、摄影、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整个花展为期20天,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单日最高游客量高达30万人次。

道路绿化彩色来袭:

20条花卉景观大道变身流动的花带

以大尺度的花木种植、高标准的景观设计,不断增强绿化层次和色彩,市城管局加大了簕杜鹃、美丽异木棉等冬日开花植物的建设力度,让深圳在冬日也能花繁似锦。

一年来,全市完成20条花卉景观大道,新增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实施了滨海滨河、深南大道、市民广场等8个路段节点、16个城市门户地区的绿化品质提升,打造了南山登良路、龙华观天路、光明光侨路等一批精品项目,未来将有更多道路可以媲美深南大道。

在深圳市民中心南中轴线大草坡上,开辟向日葵主题花园,种植48000株向日葵,向日葵花园占地3030平方米,由五片花田组成,弯曲流畅的园路将每片花田串联,形成一条完整的向日葵景观带。

登良路(科苑路-海德三道段)花卉景观大道位于南山区后海总部片区、紧邻人才公园,长约1公里,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规模化种植了红花玉蕊、美丽异木棉和宫粉紫荆等开花乔木,中间绿化带塑造自然优美的微地形,碧绿草坪与精致花境相结合,打造成疏朗通透、疏密有致的高品质特色花卉景观大道。全路段采用高标准设计,选用高品质苗木,严把土质关,全路段设置有浇灌、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节约型设施。

2017年年底,市城管局又启动深南大道锦绣深圳花卉布置项目,该项目主要对深南大道沿河立交至南头立交中间带、两侧花池、渠化岛及栏杆挂花等进行花卉布置,以锦绣深圳为主题,采取花带、花毯、花境、花池、花钵等形式打造简洁、大气、色彩斑斓的迎宾大道。

中央绿化带改造时,以海浪的形状为原型,提炼出花坛的图案,整条深南大道的中间带,通过不同颜色的时花搭配,长方形的花带中增加圆形的色块,描绘出一条连续的、流动着的花海景观,比原来一块一块的花坛尺度更大,比如,香蜜立交至五洲宾馆段花带绵延约1.7公里,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原来深南大道道路中部分渠化岛内种植的植物观赏性不佳,此次改造建议移除原有杂乱的灌木,有条件的区域将在渠化岛内种植树形较好的开花植物,地被部分采用大色块花带进行美化。

公园建设席卷全城:

一批“三高”公园开园成为“网红”

全力加快特色主题公园建设,2017年,香蜜公园、人才公园和深圳湾休闲带西延段等精品公园建成开园,被称为具备高标准、高品质、高颜值,受到了市民群众的广泛好评,魅力席卷全城,成为公园“网红”。

西湾红树林公园等一批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成果获得住建部的肯定。深圳百花园、深圳武艺公园等5个特色主题公园完成立项。

一年来,全市共新建改造各类公园59个,公园总数达942个。举办了第十一届公园文化周活动,通过市、区各级24家公园的共同努力,组织举办各类活动287项,吸引市民群众688万人次入园参与。

在全市大型市政公园建成多个具有影响力、大尺度的花雕、绿雕、花镜项目,公园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园博园南门主入口广场,利用台地式广场的高差,建造了高达13米,长43米的大型孔雀绿雕,这也是目前为止深圳制作的规模及体量最大、最为精美的立体绿雕之一;在深圳湾公园婚庆广场中轴线上建设了高达3.5米的玫瑰绿雕立体花坛;莲花山公园制作了高达3余米,长8余米的簕杜鹃绿雕,大小6朵簕杜鹃以其热情奔放的姿态来展现深圳的无限活力和风采等等。

开工兴建了东部段远足径“东湖公园—大鹏所城段”,全力打造国内森林(郊野)公园首条远足径工程,服务登山市民。

在市属公园深入开展“园容园貌洁净和黄土裸露治理”行动,打造洁净公园,各公园主出入口、主要景点、办公门区、主园道、主广场等实现了洁净、无黄土裸露。

冲刺国家森林城市:

与国家林业局共建中国红树林博物馆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稳步推进。按照我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市城管局对创建工作任务进行全面分解部署。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森林抚育2万亩,清除薇甘菊5.8万亩,建成森林远足径200公里,建成4个森林小镇,华侨城湿地公园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中国红树林博物馆获批与国家林业局共建,已完成内容大纲编写。4600多公顷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立项申报。

其中,森林小镇中,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盐田区梅沙街道两家森林小镇建设已入选首批38个“广东省森林小镇”,盐田区梅沙街道入围“全国最美森林小镇100例”。

拟建的红树林博物馆是我国首座红树林博物馆,将用于普及滨海红树林湿地知识,提升市民生态文明素养,展示中国及深圳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突出成果。定位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际一流的红树林科普教育中心、世界红树林研究中心,依托深圳湾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集中展示深圳及中国红树林保护、宣教、科研成果,形成深圳生态文化新地标。

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主要是实施低效林改造、薇甘菊防控和中幼龄林抚育三大工程,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首批启动修复凤凰山-羊台山-长陂岭区域绿地与西部滨海生态景观带,塘朗山-梅林山-银湖山区域绿地与北部生态景观带,清林径-坪地区域绿地-松子坑区域绿地与三洲田-马峦山-田头山区域绿地等5条生态廊道,让大尺度、高品质绿色空间联通。

举办了森林音乐会、梧桐山登高节等活动,广泛宣传“创森”工作。“创森”的40项评价指标已有30项达标,“创森”工作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林业生态保护更有力:

全市各区都组建了专业“护林铁军”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城管局增设了林业专职机构,全面加强我市林业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积极承接省下放林业用地审批,制定了《深圳市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会审制度(试行)》,对每一宗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申请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依法使用林地。加大林地执法,全年共立案89宗,罚款318万元,恢复林地9.16公顷。

加强生态修复,深圳湾滨海红树林修复工程、内伶仃岛整治修复及保护工程全面完工,深圳湾滨海红树林修复主要建设内容为大沙河口以南红树林种植工程和保护区植物隔音带工程,深圳湾候鸟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增加。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完成全市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制作全市珍稀濒危植物分布图,出版书籍《深圳市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管护逐见成效,去年,塘朗山桫椤谷等保护小区仙湖苏铁挂果率远超往年,不断出现自然萌芽的仙湖苏铁健康幼苗。

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与研究。救护野生动物4500多只,西坑动物救护基地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有效提高了野生动物救护接收能力,改善了收治的野生动物生活环境。

狠抓森林防火,全市10个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护林铁军”全部组建完成,目前包括市森林消防专业大队在内,全市共有森林消防专业队伍11支,专业队员共358人。经过一年努力,10支区级专业消防队伍实现了区级专业队伍建设“三到位”,即人员到位、培训到位、基地和装备物资到位,切实提高了全市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实力。全年森林火灾受害率仅为0.02‰,远低于1‰的控制指标,没有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确保了我市森林生态安全。

绿化管养更精细:

新建成绿化管理信息平台覆盖全市

2017年是绿地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广年,市城管局加强绿化精细化管理,建成了覆盖全市的绿化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截至2017年11月24日,深圳市绿化管理作业信息系统已经录入了全市有效的标段133个,人员5371人,车辆585辆。共录入道路绿地2754万平方米,相邻林地201万平方米,行道树252159株,悬挂绿化61989 盆。

各区在绿化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积极配合和支持,前期完成了基础数据的录入和养护面积核实,不断更新和核实基础数据。通过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对人、车、水、肥、苗实行全面监管。通过精细化平台试运行,实行监管和考核。截至11月24日,全市共有配备设备人员3383人,车辆配备设备297辆。

全市共治理行道树穴14.3万个、绿带48公里、黄土裸露26万平方米,对养护不到位造成裸露和现种植植物的树穴,主要采取补种植物和加强维护的方式进行整治;对人流密集、预期补种绿化效果差的树穴铺设树箅子处理。

自然教育更显魅力:

组织活动800多次服务3万多人次

依托公园、湿地、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市城管局积极推广观鸟、认昆虫、赏野花等自然保育宣传工作,全年组织活动800多次,服务市民3万多人次。组织全市城管部门开展树木名牌悬挂工作,通过二维码扫描树木名牌的方式,让市民了解各类乔木的习性和花期,提升市民识绿、爱绿和护绿的意识,全市共悬挂植物名牌11万块。

其中,仙湖植物园将植物文化活动与文学、音乐等元素紧密融合,开展独具特色的公众科普活动。举办了“城市里的自然能力——仙湖植物园端午节科学文化系列活动”、“香遇盛会、茗聚仙湖——‘植物与茶’系列文化活动”等,持续稳定地开展自然学校相关课程活动,培训教育志愿者,完善教材的编排。目前,仙湖植物园共有6大类别的133名志愿者,分别提供园容园艺、教育活动、园区导览、保种保育、展厅解说、游客服务等服务内容。

在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莲花山公园、羊台山森林公园等处开展了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候鸟保护、穿山甲保护专题等野生动物保护、野生植物及湿地保护相关的大型宣传活动。开展了以“闻鸟起舞”为名的深圳市中小学生公益征文活动,得到社会各方及市民的积极参与。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完善和优化科学的科普教育路线,根据解说主题规划2条导览路线,完善自导式解说体系,设计、制作、安装20块特定主题的解说牌。

科学调整野生动物科普展览馆开放预约方式,灵活地为公众提供更多入馆参观的机会。

深圳湾公园、儿童乐园、洪湖公园和园博园自然教育中心继续面向市民免费开展自然体验活动,共举办活动52次,观鸟体验、自然笔记、深圳湾自然史课程、“荷花进万家”碗莲种植交流等自然体验活动丰富多彩,带领市民领略自然的魅力。

国际盛会创纪录: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让深圳闪耀国际

2017年7月23日-29日这一周,深圳群贤毕至。这是掀起“绿色风暴”的一周,是已走过全球12个国家的百年植物学盛会首次进入发展中国家、首次进入中国深圳的一周,更是深圳市民与来自全球77个国家6800多名专家、学者一道共享植物科学盛宴的一周。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市城管局在科学议程、会务组织、嘉宾接待、环境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届大会以“绿色创造未来”为主题,倡导人类关心植物、关注未来,共有来自全球77个国家68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发布了《植物科学深圳宣言》,永久设立了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建立了首座大会纪念园,吸引了一批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和重大项目落户深圳,创造了会议规模最大、参会人数最多、交流成果最丰富等多项之最。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这是中国几代植物科学工作者的夙愿,在以往举行的18届大会中,鲜有中国参会代表能够在大会上做全会报告、主旨报告。但是,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植物科学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以及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的背景下,此次大会上,中国科学家所占比例历届最高,深圳的植物学科研工作者也是全面参与,他们走上国际舞台,展现出国家在全球植物学界的地位与担当。

与此同时,各级城管部门还以办会为契机,推进了120个市容环境提升项目,向全世界展示了美丽深圳建设成就,为国家、为深圳赢得了广泛赞誉。

本届大会宏大的会议规模、丰硕的会议成果、专业的会务组织、热情的接待服务、一流的城市保障、广泛的公众参与,在国际植物学大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传递了中国声音、彰显了大国形象,绿色发展理念得到全球广泛认同;大会盛况空前、科学成果显著,促进了全球植物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为深圳留下了宝贵财富,推动了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对公众影响广泛深远,关心植物、关注未来深入人心;会务组织服务至上、精益求精,代表参会体验全面提升。

仙湖走向国际一流:

植物园花境、物种收集、步道好评如潮

以迎接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为工作重点,同时又作为大会的重要活动场地,仙湖植物园以打造“一流的物种收集保育、一流的园林景观效果、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水平的公众教育”的国际知名植物园发展战略为引领,全面提升园容园貌,集中力量开展重点项目30余项,园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赞扬。

目前,仙湖植物园保育的物种已接近12000种。其中苏铁类先后收集了240余种,成为世界保育苏铁类最多的植物园之一;蕨类约800种,超过国产种类的三分之一,成为大陆保育种类最多的蕨类基地。此外,木兰科、苦苣苔科、秋海棠科、球兰属、棕榈科、爵床科、天南星科、鸡蛋花属、簕杜鹃属、苔藓植物、芦荟属、水生植物等类群的收集保育上,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引种优势,仙湖植物园对园内园林园艺进行提升,打造仙湖花境景观,通过综合考虑湖泊、道路、台阶及远处山景的整体协调性,根据生境对布景植物进行科学选取,并将保种中心培育的特色苗木投入应用,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花境在营造理念、布置手法、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都精心雕琢、体现亮点,并可复制可推广,成为深圳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示范项目。

去年,仙湖植物园新建成了园内步行系统,总长3公里左右,将原来较窄1.5-2米人行道拓宽至2.5-3米,无法拓宽处,新建林中栈道。沿着步道一路新增改造了8个景观节点,建立了完善的游客服务休憩设施。

传播自然生态文化,倡导静雅生活,仙湖把原来只对内开放的专业图书馆打造为面向公众开放、以植物文献收藏为特色、兼具文化休闲功能的综合性书吧;把职工饭堂改造成为植物园纪念品及文创产品商店。园内休闲设施立足格调高雅、美观实用,不断提升着植物园的魅力。

相关:花繁四季 鹏城 花城
作者:深圳特区报 来源:深圳特区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