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物流

大湾区港口机场协作 组建客流物流枢纽

2018-02-01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80201144426.jpg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 当"一带一路"倡议开始推行,沿綫地区的经济贸易将会急速发展,人文交流亦会变得频繁,对航运的需求将会日渐增加。现时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庞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再加上地理位置处於亚洲的重要航区,多年以来一直是国际航运枢纽。每一个城市个别发展经已是闪烁耀眼,若城市间可加强港口和机场的协调,做好境内外分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国策乘风而上,定必能够成为世界第一的航运物流枢纽。 

  

港口机场输送量大 

  

现时,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群是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区域性港口群之一。根据罗兵咸永道去年中发表关於大湾区的报告,在2016年,广州、香港、深圳港口的输送量分别为5.44亿吨、2.57亿吨、2.14亿吨。把大湾区内港口的输送量加起来,达到15.71亿吨,规模已居全球各湾区第一。 

  

据英国劳氏2016全球港口百强排名,深圳港排名第三(2420万个标准箱),香港港排名第五(2007万个标准箱),广州港排名第七(1722万个标准箱)。不计算其他大湾区的港口,把深圳、香港、广州的数量加起来,已达6128万个标准箱,比港口百强排名中後30名的总和更多。 

  

机场旅客输送量方面,根据罗兵咸永道报告中的2016年资料,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的旅客输送量,分别高达7052万、5978万和4197万人次。随着香港机场第三跑道的落成,以及"深圳第二机场计划"在惠州落实,大湾区空港将会有再进一步的发展。现时,大湾区内的港口和空港合作是有限的,有时候还有一点各自为政的情况。随着大湾区的整合发展,各地政府可以在政策上推展一些措施,促成各港口和空港的合作,把大湾区打造成全球的货运和交通枢纽。 

  

基建助整合协作 

  

要把港口和空港整合发展,先要让区内人流和物流变得便利。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大型交通基建相继落成,相信可以让大湾区的港口和空港有更大的发展。现时,内地的旅客需要在香港国际机场登机,可以在蛇口港坐船直达机场,并不需要入境香港,来自澳门的旅客亦有近似的安排。当港珠澳大桥落成後,我们大可以深化这个安排,让来自澳门和珠海的旅客不用入境香港,就能经陆路使用香港机场呢?同样,国际旅客亦可透过同样安排,以香港机场经港珠澳大桥直接入境内地或澳门。 

  

对由香港出发或以香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朋友而言,若有便利的交通和出入境安排,大可以选用澳门、珠海或深圳的机场,航班选择更多、更便捷。深圳、澳门和珠海与香港的距离,其实并不是十分遥远。由香港市中心到深圳机场,若使用深圳湾口岸,大约只需一个小时。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0公里,与台北市中心到桃园机场的47公里、韩国首尔到仁川机场的70公里,比较起来其实并不远。以世界大城市作比较,伦敦周边就有五个大小不同的机场,虽然他们都是以伦敦来命名,但有些距离市中心也很远。由此看见,把深圳、澳门、珠海的机场,与香港机场结合分工,在地理上是可行的。 

  

创造便民政策 

  

要把大湾区的机场整合,面对的是制度的不同。虽然香港和澳门同为中国一部分,但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和澳门与内地的出入境和海关是分开运作的。假如香港旅客到外国旅游使用深圳机场,需要先在香港至深圳的陆路口岸办出入境手续、过海关,再到深圳机场出境;回程时也先要在深圳机场入境,再在陆路口岸出入境。过程之中,或许会浪费了不少时间,制度不同亦会带来一些不便。另外海关管制的要求不同,对需要补税的产品和禁止入境的物品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深圳机场入境,就不能带外地的水果了。对部分国家旅客而言,香港是免签证的,但内地就需要签证,在这个情况下,他就不能经深圳机场到香港了。 

  

要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我们可以以旅客的最终目的地去作海关的安排。可以考虑参考转机购物的安排:若购买了化妆品(不能上机的液体),商店会为你包在密封的袋中,再来封条,让你可以通过旅程中的其他安全检查。我们可以考虑在深圳入境时,用封条包裹需付税金的商品,到达到香港的陆路口岸才由海关解封。入境签证问题,也可以考虑以短期过程签证解决。甚或,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开设由深圳机场直达香港的过境巴士,乘客无需在深圳机场入境,直接在香港入境。 

  

若我们能够把大湾区五个机场组成空港群,将会是世界级的航空枢纽。机场与机场之间不应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件夥伴。各机场若能分工发展,将有更有效发挥枢纽的优势,笔者个人认为香港机场可以主力发展国际航綫;深圳和广州机场可以发展更多内地城市航点和增加更多通往内地主要城市的班次;澳门机场、珠海机场可以分别发展更多国内外的廉航服务。当然,详细落实协作的方法,应由专业人士和各地政府作详细研究。 

  

提供更优讯息服务 

  

大湾区区内的港口,需配合协作才能发挥更多的效益。由於香港本地欠缺制造业,香港港口并不能以本地制造来带动港口业务。相反,香港免税和低税的安排,可以继续发展转口的业务。我们亦可以金融及管理方式与大湾区内各港口合作,更可以利用与世界联系的优势,为区内的港口接洽更多的业务。再者,若我们能够把所有港口的资料整合,透过大资料分析,以大湾区庞大的货运量,将能够预视全球货运情况,掌握未来发展方向。 

  

不论空港客运、货运或港口货运的整合,对大湾区内各个城市发展,也是互利的。要让货运、客运在区内更流畅快速。有关部门应开展大资料分析,了解业界货运和旅运的情况,让各地通关变得更快捷方便。此举不但有利物流业和旅游业,更能加强各地之间以及整个大湾区与国际的人文交流。 

  

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广东青年总会民生政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林至颖 

相关:大湾区 港口 机场
作者:香港大公报 来源:香港大公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