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澳门段滞后将建临时栈桥通行(图)
2015-09-24 湾区城市群
正在紧张施工的港珠澳大桥,因整体工程进度的延后,预计通车时间已从原来的2016年推迟到2017年。南都记者昨天获悉,相对于其他部分的工程,澳门口岸和澳门连接线至今仍未动工,加上与珠澳口岸人工岛连接的填海新城A区的滞后,澳门段或无法如期在2017年正式竣工。澳门政府方面透露,将研究建临时栈桥的方案,作为连接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与澳门半岛的应急通车方案。
澳门口岸及连接线未动工
在2009年底正式动工的港珠澳大桥,各个部分的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由于主体工程中海底隧道工程难度大,预计通车时间从原来的2016年推迟到2017年或者更迟。今年9月6日,主体工程中海面桥梁部分取得突破进展,208个桥墩全部完工,全面转入钢箱梁吊装的施工,意味着主体工程的桥梁部分进入了冲刺的阶段。这座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跨海大桥,工程主要包括岛隧工程、海面桥梁、香港口岸人工岛、香港连接线、珠澳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和澳门连接线几个部分,由三地共建共管。
如今,从澳门半岛上望过去,可以看到于2013年完成填海的珠澳口岸人工岛上,珠海口岸的建设进度遥遥领先,施工从今年6月份后全面铺开,人工岛上多座建筑物逐渐崛起,正加紧兴建口岸旅检区、珠海方面的交通中心、交通连廊及口岸办公区等。而在2012年动工的珠海连接线工程,包括两座隧道,以及南湾、横琴北、洪湾三个互通立交,各项工程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并已进入尾声。
在香港部分,虽因种种原因导致工期比原计划延迟不少,但香港口岸人工岛目前也已进入上盖及地下空间发展可行性的研究阶段,向公众收集意见,以确定是否在人工岛口岸设施上盖和地下空间进行商业发展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可行性。
相对应地,珠澳口岸人工岛上的澳门口岸部分,预留70多公顷的用地上目前仍是黄沙一片,至今仍无动工的迹象,连接人工岛与澳门半岛的澳门连接线,也还没有动工。
新城A区填海工程严重滞后
按照澳门政府方面的规划,在澳门半岛与珠澳口岸人工岛之间,还有一个填海新城A区,澳门口岸将从人工岛西南侧以桥梁方式接入澳门新城A区,然后再经新城A区进入澳门半岛。澳门口岸管理区需要兴建的工程,包括边检大楼,境内、境外地库停车场等主体建筑,其他配套设施及道路基建项目,包括出入境验证车道、上落客区、物流装卸区及预留轻轨站区域等。
澳门填海新城的建设,进度相当缓慢,直到今年8月底,政府才完成总体规划的公众咨询。澳门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坦承,到今年6月份,新城A区的填海工程才完成总工程量的六成五,主要原因是用于填海的供沙出现问题,总用沙量1500万立方米,沙源比较难找,如果短期内无法解决的话,A区的填海工程将来不及完成。这也就是说,建立在填海新城A区基础之上的澳门连接线工程,至少也要等A区完成填海之后才能正式动工,如今A区填海工程延误,连什么时候填好都难以确定,澳门连接线的工期就更加难以预计了。
政府计划建临时栈桥应急
澳门建设发展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澳门新城A区地理位置比较独特,是未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经澳门口岸进入澳门半岛的连接部位,特区政府在新城A区的规划上,要从A区整体规划布局上考虑,在新城总体规划草案中,提出多个连接点的初步构思,并征求和听取社会、专家的意见。
在归纳总结有关意见后,政府已基本完成各连接线的规划构思,并交由工程部门跟进工程设计的工作,以期配合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时间,以及完成相关项目的建设。其中,珠澳口岸人工岛对接到新城A区的中轴连接线,将争取与大桥同步落成投入使用。而贯通新城A区与澳门半岛北区的连接通道,已于2015年展开设计,目前已完成前期初步研究方案,深化设计预计在年内完成。
该负责人说,为了达到与港珠澳大桥同步通车的目标,在新城区连接线的建设上,政府考虑以建临时栈桥的方式,作为连接珠澳口岸人工岛以及澳门半岛的通车应急方案,“在新城A区相关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克服诸多困难,包括工程的前期研究、方案可行性比选等”。
议员质询
政府要早做好应对准备
与其他人相比,立法会议员何润生则更关注大桥通车后将对澳门产生的影响。
何润生说,预计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澳门口岸的珠澳出入境每日可应付15万人次,港澳出入境每日可应付10万人次,然而,新城A区与澳门半岛之间,仅规划了四条接驳通道。新城A区的规划目标为“建设公屋为主,完善民生配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城市海滨新门户地区”,届时来自大桥的客流量将在人工岛分流,部分经珠海口岸往内地,部分经澳门口岸进入澳门,进入新城A区,再前往澳门半岛或氹仔,势必增加区内交通、公共配套设施的压力。
他认为政府应充分评估大桥落成后将给澳门带来的影响,对于公众关注的跨境车辆的规管安排,也应早日制定相关的细节。另外,新口岸的落成,将缓解拱北口岸的通关压力,政府应对大桥澳门口岸的通关规划展开研究,如何与拱北口岸配合分流旅客,缓解拱北口岸过关压力,以及关闸附近旧城区的交通困局等。
采写:南都记者 蓝辉龙
作者: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