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热潮中突围而出
2018-01-24 湾区城市群
昨天,佛山市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顾耀辉表示:“南海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热潮中突围而出、顺势崛起,就必须要以敢于立志、争先进位的勇气,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魄力,狮王争霸、龙舟竞渡的拼劲,傲立新时代发展潮头。”
随后,顾耀辉率领南海区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共同接受了与会媒体的提问,就《政府工作报告》的诸多亮点一一展开解读。其中,重点在村级工业园改造、招才引智、产业平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体系建设等几大方面。
文、图/邓柱峰、何一文
关键词:村级工业园改造 划定产保区 引导产业布局优化
报告原文:
“加快33个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同时鼓励各镇街积极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造模式,年内再启动一批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力争全年改造提升数量达到50个。”
顾耀辉:
2007年以来,南海获得广东省“三旧”改造改革试点的政策红利,释放了土地活力,促进了城市更新。但过去的改造项目以“工改居”和“工改商”为主,“工改工”项目由于缺乏市场动力难以推进,工业用地已显露大量流失之风险,这严重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南海区提出划定产业发展保护区。这对我区有序引导产业布局优化,减少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促进区域环境整体提升,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方面,产业发展保护区淘汰了落后产能,释放了容积率,为新兴产业发展预留产业空间;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保护区划定对零散、低效工业用地进行了核减,减少了环境邻避问题,降低了环境污染影响。为保障该项工作顺利推进,我区专门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产业发展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关键词:招才引智
每年投入7亿专项资金 吸引人才落地
报告原文:
“坚持基础性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并重、存量人才与增量人才并重,创新开展人才分类认定,将人才认定标准交给市场和企业,推出一系列人才新政,全方位落实人才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着力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广泛集聚人才战略资源。”
顾耀辉:
南海早在2010年提出“人才立区”战略,经过近八年的发展,全区人才工作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升。目前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1人,各级创新创业团队160个,数量均居全市第一、全省同级前列。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在人才发展上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够优化,以及引才育才的市场主体作用发挥相对不足,等等。
面对中央、省、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要求,结合南海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在前期充分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基础上,即将重新构建出台新的人才政策体系,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扶持力度,全面实施基础性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并重、存量人才与增量人才并重、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人才政策。新的人才政策扶持措施丰富,力度大大加强,将确保南海的人才工作在全省同级地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从2018年起,区级财政资金每年将投入不少于7亿元作为人才专项资金。
关键词:产业平台
聚焦五大特色产业创新平台
报告原文:
“南(海)三(水)产业合作区将引入一批智能制造、军民融合高端项目;支持广东金融高新区“过河”拓展;推进三山-东沙合作区规划建设,加强与广州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领域的联动发展;依托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加快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建设。”
顾耀辉: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南海来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现实高质量发展是主旋律,这当中的关键是要打造特色产业创新平台,以平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切实发挥平台的引领带动作用。
因此,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聚焦桂城资本+高端服务、九江新材料、西樵文旅、丹灶新能源+智能安防、狮山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大沥现代商贸、里水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产业主题,着力打造一批镇街特色产业平台,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平台的打造来带动镇街建立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安防产业、无纺布等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等五大特色产业创新平台。此外,我们一方面将陆续出台招商引资中介奖励政策、新材料产业政策、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安防产业政策等,为招商引资工作保驾护航。
关键词:创新格局
围绕创新体系重点布局五大集聚区
报告原文:
“坚定不移走‘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创新发展之路,以佛山市谋划打造禅(城)南(海)顺(德)高端创新集聚区为抓手,加快‘一环创新圈’南海段建设,主动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创新资源战略布局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有效承接广深港创新资源溢出。”
顾耀辉: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高标准建设禅南顺高端创新集聚区,构建“一环创新圈”“1+5+N”创新平台体系,这个“1+5”当中的“1+3”就在南海,可以说南海是重中之重,对南海来说,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我们将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创新平台和产业集聚区,为全市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下来,我们将围绕“1+5+N”创新平台体系,重点抢先布局、高低点规划发展五大片区。
分别是禅南顺创新集聚区、广东金融高新区、南(海)三(水)产业合作区、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以及佛山西站枢纽新城。
关键词:乡村振兴
树立“大招商”概念 实现区、镇统筹
报告原文:
“坚持公资先行,强化公有资产在村级工业园改造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村集体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村级工业园发展利益共享机制,为村级工业园改造积蓄能量。”
伍志强(南海区委常委):
目前,南海已出台《南海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系统提出6大问题以及40条小专题,同时由3位区领导同志牵头3个专题调研小组,深入基层,对标先进,开展全方位大调研。以问题为导向,拟制定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配套政策文件,形成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1+N”政策体系。
具体举措一共有七点,包括体制优化、强化党建、活化队伍、建设美丽乡村等。大胆转变发展理念,改变发展模式,系统解决发展空间问题。重点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树立“大招商”概念,制定地区产业准入机制,逐步实现经济发展区、镇(街道)统筹。着力构建一个“经济向上、管理向下”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生态建设
今年重点打造8个千亩以上生态绿心
报告原文:
“巩固提升“创森”成果,实施新一轮绿化南海大行动,推进成片大面积绿地建设,力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1.9平方米。”
陈绍文(南海区副区长):
早在去年8月份,我们就已经制订了《佛山市南海区生态文明建设执行方案》,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就是到2020年,推动南海率先成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先行区。
今年重点打造8个千亩以上生态绿心,逐步形成“以千亩以上生态绿心为龙头,以城市综合性公园、镇级公园为骨架,村居公园均衡分布,城乡绿廊有机串联”的市域生态公园体系。
另外建设佛山国家生态公园,充分整合西樵山山上和山下桑基鱼塘湿地公园两大片区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打造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文化传承、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国家级生态公园。
三是加快水道、绿道和慢行道“三道”建设,利用水域、水系与周边环境的优势资源,合力打造形成“水网+绿网+路网”的高水平城市生态体系,彰显岭南文化,营造绿韵水乡。(专稿)
数读南海2017: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80亿元,同比增长8.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亿元,可比增长13.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6亿元,同比增长22%;
全区综合实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第二名;
荣获“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2018年具体的民生实事:
1、新建公办学校2所、扩建16所,增加优质公办学位1.1万个,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不低于75%,义务教育无纸化入学实现全覆盖。
2、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新生儿“四病”筛查率达95%以上。
3、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新增就业人数超3万人。
4、建成180家社区幸福院,实现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覆盖。
5、新增藏书10万册,打造各类文博场馆10家。
6、更新200台纯电动公交车,配建4个公交站场。
7、推进75家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完成100家村宴厨房规范化改造提升。
8、整合4家村级水厂,新建截污管网80公里。
9、建设租赁住房7800套,新增人才住房6.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