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创业

促港青融入大湾区经济发展,迈步北上或成创业首要关键

2018-01-14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80115144459.jpg

粤港澳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大公网记者胡若璋摄)

  

大公网1月14日讯(记者 胡若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外界翘首期盼的同时,民间也在积极贡献各方的思想和力量。14日,粤港澳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三地学者专家、社科研究员及创业代表齐聚一堂带来多元思想、理论的碰撞火花。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王晓透露,从2013年开始正式更名为粤港澳学术研讨会之前,三地社会科学工作者已经保持了长达近30年的交流合作。如今,中国迈入新时代发展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如火如荼发展,也为三地的社会工作者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想交流舞台。此外,大湾区发展势头正劲,越来越多的港青投以追逐的目光。与会代表们纷纷为港青融入大湾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鼓励有志青年,首先迈步神州,跨出实际行动第一步或成创业关键。

QQ截图20180115144519.jpg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王晓(大公网记者胡若璋摄)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常务会兼民生政策委员会副主任林至颖,结合自己在粤港两地的工作生活经验,就促进香港青年融入大湾区经济发展,带来自己一线的新鲜经验。

  

收看《新闻联播》,最及时正确的了解内地政策

  

过去三年时间,林至颖在广东中山、广州、深圳等地相继创业,目前成功落地4个项目。在创业之前,林至颖供职于香港某大型供应链管理企业。他曾透露,初入内地,能够最快、最准确的了解相关政策、制度,收看新闻联播就是最便捷的途径。

QQ截图20180115144542.jpg

林至颖带来许多创业一线的新鲜经验(大公网记者胡若璋摄)

  

林至颖从不同调研中发现,最实际的情况便是,港青首先要踏出第一步,北上内地来探路了解。林至颖表示,港青可以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产业多大八大类别,比如电影、电竞、文学创作、拍卖、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设计及开发、港式全球供应链管理以及现代服务业。

  

港青共享三优势,创业或可多样化

  

林至颖认为,有了主攻的创业、就业方向,审视自身的优势也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总体而言,在“香港所需+广东所长”与“香港所长+广东所需”的新方向下,港青可以考虑利用广东的科研创新成果,在香港进行产品和市场的反复测试,并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其次,加强合作引“流”来港。众所周知,香港无资源、市场小,过往四十年的成功在于有效地将各种”流“汇聚来香港,让香港为区域服务,使香港成为区域的金融、商贸枢纽。如今,国家发展步入新时代,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跟所有城市一样,都需要从”主导“的心态转变为”参与合作“的心态,在巩固既有优势之上,整合大湾区资源,寻找新的增长点;最后,香港需要寻求对外投资与引入投资的平衡,在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将优质、多样化的经济活动引”流“来香港,协助香港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为年轻人创造更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和向上流动的空间。

  

对于有志创业的青年,初期的迷茫无时不在。深有感触的林至颖建议,也可以先到内地就业,给自己一个探路过程。

  

北上创业就业,或可求助“三方”

  

林至颖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一体化过程中,港青可以留意政府、商会与社会组织及专业人士三个层次的帮助。

  

林至颖曾建议,大湾区或许可参考香港科学园措施,提供租金优惠季设施与初创高科技企业,提高港青创业者来大湾区发展的吸引力。

  

提及商会和社会组织对创业者的角色,则通常时以咨询为主。林至颖分享说,可以找到经验满满的前辈了解正确的商业模式,机遇时常会有。

  

乐业也需要安居。林至颖表示,推动三地青年融合发展,鼓励港澳青年移居大湾区生活。人才落地之后的住房、交通、医疗生活的相关配套,也需要得到相应解决。

  

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执行会长林迪夫是日致辞时也表示,近期促进会的工作重点,一直在积极聆听三地人士的真知灼见、挖掘三地协同发展的机会,为凝聚三地人才,构建民间智库动员更多有为之士,参与到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新格局。

相关:港青 大湾区 经济发展
作者:大公网 来源:大公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