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大湾区的 两个维度
2018-01-15 湾区城市群
通读中山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报告,明显感觉到“开放”之于中山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性。报告所提出的对接未来的“五个维度”,可以说标明了中山立足点所在坐标——从中山的中山、广东的中山、湾区的中山、中国的中山、世界的中山,积极拥抱大城市、拥抱大湾区、拥抱高科技。
“在城市发展大格局中既要谋子、更要谋势,不当旁观者、跟随者,勇做参与者、引领者。”
拥抱大湾区,中山能向世界三大湾区学到什么?又能做什么?在本报记者就“国际视野看湾区中山系列报道”走访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相关城市的过程中,从各个城市的主官、国际顶级规划院的专家、国际知名高校的学者口中综合了两个重要的湾区发展轴线,这两个轴线也构成了城市融入、引领、带动湾区发展的关键坐标:人才、交通这两个“软硬”指标。
纵观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的发展历史,交通基础设施由始至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著名工程咨询集团林同棪国际公司的专家罗伯特·萨金特告诉记者,旧金山湾区以海湾大桥、金门大桥等5座湾区大桥建立起湾区城市间的联系;东京港启动了新一轮国际化水准码头建设,由此推动了一批道路网络建设,这些网络基本构成了东京湾区各城市间的联系纽带,进而也让湾区间的城市功能分布得以实现。
中山在“硬”设施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紧迫感:以2016年底深中通道主体工程动工开始,中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在去年召开的交通工作会议上,更是明确了投入1400亿元建设大交通的信息,包括一个“2218”轨道交通网、一个“四纵五横”高速路网、一个“三环十二射”干线公路网。再加上港口东移项目、与深圳、珠海、港澳等地的水上直航规划,中山基本将“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骨架撑了起来。
反观在“软”设施方面,中山的思路相对分散。如何“拥抱高科技”,硅谷的蝶变之路、纽约市政府的“产学研”模式等,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参考路径。
皮埃罗·斯加鲁菲,《硅谷百年史》的作者之一曾说过,硅谷成于“一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创新者和梦想家”的集聚,是他们使得硅谷从一个无名之地变身成为世界创新之地。在分析旧金山湾区的崛起之时,罗伯特·萨金特也一再强调人才的力量,诸如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旧金山分校这些高校中的人才资源,为硅谷的崛起提供了可能性。
硅谷所提供的启示录在于:人才构成绝不能局限于地域,而是“不拘一格广聚天下才”。
在美国的另一端,以金融业为优势产业的纽约州政府开始意识到,产业过于单一对于提升竞争力来说是个短板。最近几年,纽约政府开始规划将高科技产业带动起来,其中一个切入口,就是成立纽约州工业界和学术界在研发方面的纽带CATT(电信和分布式信息系统高级技术中心)。
产学研模式在培养城市发展“软实力”领域并不算新事物。但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纽约政府与CATT的互动关系。在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院教授刘勇看来,这种资助方式有效地诠释了政府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政府在资金等资源方面给予支持,但诉求比较宏观,即把握一个大方向,操作过程管得不那么具体。这就一定程度保障了高校的能动性,又能在一定程度积累产业化的前端基础研究。
CATT的模式给政府和高校的合作打开另一种方式:既离市场不那么“远”,也不那么“近”。
硅谷的崛起因素无一例外被贴上“多元化”标签,但《硅谷百年史》仍然指出,硅谷高技术产业的繁荣,也要归功于最大的风险投资者——政府,认为硅谷是一个受益于技术军转民的最佳示范,也是政府进行整体干预的完美案例。在拥抱大湾区、拥抱高科技过程中,中山除了在硬件设施方面要提供与国际机场、港口枢纽、高速路的“转接口”外,还要在联系国际创新资源、高端平台、优质项目领域提供独特的“对接口”。在中山推进新一轮“英才计划”“优才工程”过程中,通过制度设计与创新资源获得更为灵活的互动方式,在基础科研和成果转化的距离中形成创新资源梯队,显然是拥抱大湾区姿势中需要加强的“软”实力。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