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粤港澳大湾区各港口应优势互补,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2018-01-11 湾区城市群
冯芸清
“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吞吐量已经很高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么大的吞吐量为什么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价值。”
1月11日,首届大湾区港航物流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航运业创新大会在广州南沙举办,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做了如上表述。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体量已足够大,当下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推动湾区整体迈向国际国内价值链的中高端。
广州港(6.090, 0.01, 0.16%)、深圳港、香港港、虎门港、珠海港(10.080, -0.01, -0.10%)、中山港、惠州港……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港口群吞吐量规模已居全球各湾区第一。
根据劳氏2016全球港口百强排名,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十强港口,粤港澳大湾区占了三席,其中深圳港排名第3,香港港排名第5,广州港排名第7。仅这3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相加,就达到了6128万标准箱,比百强榜单中后30名的总和还多。
不仅如此,湾区内港口服务水平也在稳步提升。根据当天发布的《2017年全球集装箱承运人用户满意度指数》,在参与调研的上海、厦门、青岛、深圳、广州、大连、宁波、天津8大口岸中,深圳港以综合指数938.54位居第一,广州以846.04位居第四。
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海事局原局长梁建伟表示,目前港航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不畅是广东港航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因而要鼓励港口物流化转型,延伸港口服务功能。
汪鸣同样认为,港口不应该只盯着运向欧美的集装箱,而是要盯着从欧美运回的集装箱怎样运到内地,这是港航在产业延伸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认为港口下一轮的增长点就在于全链条的物流服务。中国14亿人的消费牵引巨大的进口,港口在进口当中要做物流、交易的组织者,因为进来的产品最终要分拨出去,要构建湾区在分拨过程中的合作关系,这可能带来整个港航物流业向规模化、效率化发展的一种新格局。”汪鸣说。
汪鸣还表示,港口过去只是水陆对接的枢纽,如今则要把它变成聚集产业要素、发展高品质物流的枢纽。
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结合编制国家级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布局和完善一批综合物流枢纽。
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玉彬当天表示,港口功能经过数次演变,如今已成为供应链的综合节点,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的支撑和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不断完善港口与腹地间交通网络,促进航运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共享,以及港口物流业的总体发展。
“此外,各港口间要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新格局,从而提高港腹产业协同发展的整体规模与水平。”李玉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