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成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动机
2018-01-12 湾区城市群
酷窝今年再次入选《快公司》中国创新50强企业,它就成长于天河这个“超级孵化器”。李细华 摄
连续6年保持年均300%业绩增长的“要出发周边游”、颠覆传统塑料贸易行业的找塑料网、服务人次过亿的健康猫……这些成长迅速的“独角兽”企业,都成长于天河这个“超级孵化器”。
围绕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天河区近年来注重创新主体、平台、空间建设,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硅谷”和广深科技走廊的龙头节点,发挥创新发动机作用。
日前举行的天河区创新创业大会透露,2017年天河绝大多数科技创新指标位居全市首位:全区新增科技类企业1.3万家,增长42.7%,占全市31.9%;预计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0家,占全市29%;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2家,新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24家,也是全市第一;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16年取得全市“双冠军”……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宾红霞
培育“特尖专精”企业 每年推动超过200家上规模
APP下载量近千万,在线产品近8万个,已为数百万家庭提供服务,并在全国26个省市设置了分公司,共有将近2000名员工……抓住了旅游互联网行业迅猛发展的风口,成立于2011年的“要出发周边游”已经连续6年保持年均300%业绩增长,是广州科技创新的“独角兽”。
“我们的商务拓展团队占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周边进行产品直采,严格甄选,以确保周边游产品的品质,直采资源达到了90%以上”。“要出发”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其迅速成长的“秘诀”:6年多来只专注国人周末出游这件事,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对C端,为普通消费者提供定制服务;对B端,为酒店等提供旅游产品的开发与销售。
在天河区,像“要出发”这类的高成长性科技创新企业还有很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天河区正大力培育引进一批科技标杆企业,壮大创新“独角兽”群体。
去年,包括“要出发”在内的12家天河区的企业获评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占据全市半壁江山。此外,还有5家企业入选《快公司》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位居全市第一。其中的图普科技已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公司之一,在Megaface百万人脸数据测试集中排行已上升至全球次席;在行人再识别Market1501测试集中首位命中率达到96.2%,取得全球领先水平。
为培育“特尖专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天河去年率先在广州出台支持企业加大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的政策,加上前期发布的升级版“1+1+8”产业扶持和科技创新政策,以及支持中国风投天河大厦发展的政策,天河已构建了覆盖IAB企业成长主线的全链条政策体系,总扶持金额可达22亿元,精心培育世界一流的IAB企业。
根据规划,天河将以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加大R&D经费投入为重点,支持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技术优势,每年推动超过200家上规模。数据显示,天河去年预计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0家,占全市29%。
“除了提供政策支持、资金奖励之外,天河还是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目标市场。”位于科韵路的广州隽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去年被认定为高企,公司负责人吴创福说,天河区为很多高新科技企业提供优质的市场,比如公司致力于打造绿色节能高效的办公室,办公室智能化产品已在广州多个地标写字楼实现落地,而天河区未来的金融城以及在建中的超甲级写字楼租户都是该公司的目标客户。
接下来,依托天河软件信息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天河还将发挥科研、人才资源集聚的优势,组建更多的产业联盟、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互联互通,深度激发创新集群的聚变和裂变效应。
城中村孵出创新公司50强 国际孵化器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没有空间哪来创新?”WE+酷窝副总裁、执行董事,前酷窝联合办公创始人莫万奎说,去年WE+酷窝在广州新增7个众创空间,孵化了1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公司不仅需要空间,还需要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我们选择比较好的地段建众创空间,比如我们珠江新城就开了2家,这里金融机构、创投机构聚集,有利于企业对接资源”。
2015年在天河成立的酷窝联合办公空间,去年3月与WEPLUS合并,正式成立WEPLUS酷窝联合办公集团。截至目前,已签约空间数为55个,分布于北京、上海、杭州、宁波、苏州、西安、青岛等18个城市,已签约工位数超过1.3万个。今年,WE+酷窝再次入选《快公司》中国创新50强企业。
除了有像酷窝这样建在珠江新城等中心地段的众创空间,在天河的城中村还有众多低成本、便利化的“村里的众创空间”。当前,天河正大力建设层次丰富的创新空间,着力推进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增量提质。用好村(社)集体物业改造成创新空间的政策,力争每年新增50万平方米“村里的众创空间”。
考拉先生便是从天河“村里的众创空间”走出来的《快公司》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走进位于众创5号空间的考拉先生,9个电视屏幕上呈现着各种K线图。“这是我们用来检测‘店’商经营指数、员工业绩等的大数据平台。”考拉先生联合创始人王嘉萌说,
“考拉先生就是互联网加实体店。中国有众多实体商户,90%都非常低级,在使用互联网系统方面非常差。所以我们给这些没有系统的商家一个互联网工具,帮他做货源营销、收款、会计账单以及各种各样的分析,一个APP就搞定了。”其创始人雷勇如是介绍考拉先生。
众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了创新种子萌发、成长的土壤。在未来,天河的孵化器还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连接器。去年11月,太库科技落户天河。目前,其已经在硅谷、波士顿、特拉维夫等地建立了近30个实体孵化器,与全球产、学、政、金、研及业界合作伙伴建立了产业联盟。
截至去年5月初,太库全球平台的在孵企业有603家。其中,估值1亿元以上的77家,3亿元以上的25家。全球会员企业超过1.8万家,融资总额5.07亿美元。“太库将努力将国内外最顶尖的技术、最优秀的资源引导到天河。”太库相关负责人说。
天河区相关负责人说,将以引进太库等国际孵化器为契机,带动全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国际化、专业化、标志化发展,打造一批集生产、研发、生活于一体的价值创新园区,着力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此外,天河智慧城将力争到2018年底再新增50万平方米以上的科技创新空间。15.2平方公里的广氮—奥体片区将全面加快土地收储,打造载体总量达500万平方米的国际创新创意集聚区。
■聚焦
1小时领到营业执照
为未来“独角兽”量身打造优质政务服务
“申请执照的时候资料没有带齐,本来以为又要再跑一趟,没想到居然办下来了。”越秀集团旗下的佳耀置业公司尝到了天河区容缺登记的便利,“从提交资料到领取营业执照,才花了1天时间。”其负责人说道。
政务服务的不断提升,让企业在天河办事“快得飞起”。“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从受理到领取营业执照,仅用1小时。”天河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周军州说。
出台首个“先照后证”改革意见、完成“一窗式”审批服务改革、注册登记业务24小时内“随时预约”……近年来,天河不断简政放权,在市场准入方面频频做“减法”,在后期监管做“加法”,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去年12月28日,天河区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此次成立的天河区行政审批局,集中8个部门43项审批事项,将大力推进“互联网+审批服务”,并辐射到街道政务与社区服务中心,努力打造“审批环节最少、办理路径最短、审批时限最快、服务质量最佳”的政务服务环境。
天河区政务办主任林惠娜介绍,行政审批局成立的最大意义在于实现审批和监管的分离,“由行政审批局实行统一审批,职能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真正做到方便群众和企业。”
同日,天河区政务服务自助平台正式启动。自助平台融合了政务服务和生活便民服务,运用了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手段,居民在街道的自助服务终端就可以办理政务服务业务,享受在“家门口”、“零距离”办事的便利。
针对一些重点企业落户,天河还派送“服务大礼包”,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即“专人对接、全程跟踪、及时反馈”的一对一VIP服务。2017年,天河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就先后为小蓝单车、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渔民新村等50多家企业提供了一对一的绿色通道服务。
入选2017年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的火烈鸟网络正是绿色通道的受惠者。该公司的商务副总裁在广州一直未能落户。这位高管的女儿如今正面临上学问题。天河区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后,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为其落户广州开放了绿色通道。
做好企业的后续服务也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组成部分。“天河区政府出台的政策及办事程序针对性都很强,营造了开放、创新、活力的营商环境,让我们企业很有归属感。”广州酷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公关经理潘想珍说道。“相关部门负责人不定时会来企业调研、暖企,询问企业发展的困难及需要政府支持的事项,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问题,服务非常到位高效。”
“企业不仅得到了政策指导,而且还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资金扶持。尤为重要的是,创业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一大批人才聚集在广州和天河,为企业提供了充足和优质的人力资源。”找塑料网CEO牟斌说。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天河企业,找塑料网入选2017年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
享受政府“暖心”服务的还有广州大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2015年落户天河,从13人的创业团队发展成为上千员工的企业,从场地的租金、高新企业申报、领军企业人才申报、用地申报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天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天河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政务服务改革“天河探索”成效凸显。目前,全区企业总量、商事主体总量分别突破20万、30万大关,均为全市第一。
■数读
2017年天河科技创新成绩单
全区新增科技类企业1.3万家,增长42.7%,占全市31.9%。
预计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0家,占全市29%。
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2家,新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24家,全市第一。
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16年取得全市“双冠军”。
全社会R&D经费投入100亿元,增长30.6%。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3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
4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5家企业入选《快公司》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8家企业入选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百强,28家企业入选市创新标杆企业百强,均位居全市第一。
12家企业获评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占据全市半壁江山。
(整理:昌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