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 前瞻发明

借力全产业链 深圳制造抢占智能化先机

2017-07-21 湾区城市群

  深圳打造高端制造业的方向愈加明确。

  2016年,深圳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5428.3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5.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4762.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6.2%。

  根据2016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深圳行动计划,深圳将聚焦数字化网络设备、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与零部件、机器人、精密制造装备、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及基因工程装备等11个战略重点。

  参照战略重点,记者在7月相继走访了广和通、雷柏科技、迈瑞医疗、金立手机、华讯方舟、华星光电、超多维和世强先进8家企业,管窥深圳智能制造的进度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a_390335863.jpg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向晓梅指出,深圳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深圳的整体投资环境,当然也包括整个珠三角的大市场和大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商共同促成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也契合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在路上

  《中国制造2025》深圳行动计划将智能制造设定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要求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不同行业中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处于不同阶段,但随着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已经有企业开始尝试向更加智能的方向升级,让信息和数据更深层地服务制造。

  金立的自动化水平随着产业和供应链的发展而不断提升。2011年智能手机产业爆发后,手机产品构造越来越复杂。有许多精密制造环节人力已经无法胜任,机器设备逐步登场。

  金立集团执行副总裁、金铭公司总经理李三保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很多工序的衔接需要人工,另一方面,因为产品更新迭代快,生产线的灵活度不如人力高。“机器换人也是换简单的动作,或者人做不到的动作,但是还有很多是需要人来做的,不可能替代。”

  相比之下,位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上游的华星光电整个生产线的自动化已经实现了。记者在车间内只看到了定时工作的清扫员和维修人员,而更多的工程师在后台进行操控。

  与金立手机一样,华星光电推动自动化或者智能化也是为了生产服务,提高效率以及完成纯粹人工已经无法完成的事情。

  据华星光电总厂长张锋介绍,采用自动化生产方式以及运用智能化控制后,生产效率从四个方面得到了提升,分别是制造周期缩短、再制品减少、交付周期缩短及不良率的降低。此外,生产线还实现了适度的智能化,即信息数据化。

  “不过,在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运营的自动化方面,包括跟客户建立供应链体系等还需要进一步的投入。”张锋说。

  雷柏科技也指出,2012年实现全线自动化后,公司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升级改造,重点也在于物联网、两化融合。将视觉技术应用到机器人模块中,利用物联网,对终端的营销模式做调整,在物料需求预测等方面,缩短时间、提高准确度。

  而对处于医疗器械行业的迈瑞来说,在不同加工领域,采取自动化的方式不一样。迈瑞制造系统总经理景军刚表示,自动化更多地体现在高端加工设备的自动化,例如试剂的生产对设备自动化的依赖非常强,迈瑞在试剂生产上投资了将近1亿的自动化设备。但在多品种、小批量的仪器生产上更聚焦局部的自动化。

  据了解,自动化只是迈瑞智造路线中的一环,迈瑞已从最基本的精密化走到自动化。“第三个方向是信息化,在精密化、自动化成熟的情况下,信息系统可以带来更好的数据提取,实现操作的一致性和效率更大的提升。”景军刚指出,最后的智能化还处于很早期,尚需大量数据积累,之后通过云计算等进行大数据分析,未来产生更多的决策依据,可获益的领域包括研发、产品设计、工厂扩张的建构等。

  国产化挑战

  深圳发展智能制造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6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4.1%,全国只有2.1%,深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另外,深圳每万人拥有的发明专利是80件,全国只有8件,深圳10倍于全国的水平。

  在调研中,记者发现,许多企业都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拥有诸多专利。例如,超多维拥有覆盖3D显示产业链的完整专利布局。截至2017年初,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专利超过1000项,其中82%以上为发明专利,专利授权率达91%。其中,3D专利数量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即便如此,高端制造业的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在某些行业依旧需要购买国外品牌的零部件等原材料和设备。

  李三保向记者介绍,在流水线中,最核心的设备是德国、日本生产的,但一些辅助设备已经可以实现国产化,金立现在推动最多的是半成品的自动化生产,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智能手机是创新集成的产品,所以技术的自主化需要上游供应商一起来推动的,而不仅仅是金立。”李三保说,金立手机所使用的芯片、高精度的晶体、传感器、射频芯片等小零件还需要购买国外品牌。

  华星光电同样指出国产化需要全产业链的努力。虽然华星光电的PCT级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开始能够排入国内前十,但现在原材料也只能够实现60%的国产化,而且核心材料目前国产化水平比较低。

  “因为国内产业链建设比液晶面板要滞后。越往上游,越是基础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国产化越低。”华星光电内部人士介绍。

  位于通信产业链上游的移动宽带网络综合服务商华讯方舟集团正在尝试进入最核心的芯片制造。作为一家研发型的企业,其研发团队有1090多人,占集团员工一半以上。

  华讯方舟集团和深圳市政府合资设立了华讯微电子公司,探索芯片制造。但是目前,团队也只能担当设计工作,因为芯片流水线建设在国内还是比较困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去年开始盈利,今年或明年将实现产业化。

  目前研发的芯片主要用于通信,而其主要产品微波通信器件也需要进口芯片,如果尝试成功,未来成本可能会大大降低。

  除了突破核心器件,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产品本身的国产替代和技术突围也同样重要。

  华讯方舟集团已经自主研发出太赫兹安检仪等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迈瑞在医学影像方面的主打产品彩超和便携式彩超也已在技术上赶超GPS(即通用、飞利浦和西门子),在原材料方面实现自主生产。

  迈瑞集团副总裁黄海涛介绍,迈瑞的彩超可以获取并显示动态向量血流信息,这是独家技术。其中,决定图像质量的超声传感器是核心竞争力,迈瑞的超声探头已实现自主研发。

  体外诊断的国产替代形势更加严峻。体外诊断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血球、生化、化学发光免疫和血凝四个领域,正是迈瑞的主攻方向,目前迈瑞在血球领域的国产替代进展快速。“我们在血球、荧光等方面做了技术突破,但整个体外诊断行业还是外资排名靠前。”黄海涛坦言。

  “一小时”供应链

  2016年,深圳通信产业设备研发能力及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基站、交换机、路由器、手机等重点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产值16055亿元,约占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约七分之一;软件产业完成业务收入5197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可见,在通信电子产业,深圳已经形成了较强的集群效应。在调研中,多次被企业提及的词除了“智能制造”、“自动化”,还有“产业链”。

  广和通CEO应凌鹏介绍,生产通信模块所需要的原材料、配件供应商以及加工工厂都能在深圳找到。

  李三保表示,用“一小时车程”来形容供应链并不夸张,珠江三角洲手机产业链很成熟。别的地方如果要把手机品牌挖走,必须将整个产业链迁移,如果仅是一家公司过去会面临一些供应问题。

  迈瑞对此或许深有感触。除了在深圳光明新区有生产基地外,迈瑞在南京等地也有生产基地。景军刚表示,因为供应链长且是小批量高端制造,在其他地方的工厂碰到很多供应的问题,最后不得已还是需要深圳提供保障。

  深圳的产业配套完善除了在产品制造端,从上游的元器件供应网络也可以看出。中国本土元器件分销商销售额前十名中有一半以上位于深圳,包括科通芯城、中电港、泰科源、深圳华强等。

  电子元件分销企业世强先进总裁肖庆认为,电子分销业在电子产业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推进新技术、促进工程师的创新上有着重要意义。而且,电子分销不仅是服务智能手机市场,而且可以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物联网、安防监控、电动汽车和工业4.0等新兴应用市场服务。

  虽然深圳的供应链完善,但对制造业来说,稀缺的土地成为了掣肘。华讯方舟集团在深圳成立,后期因为深圳承载不了太大规模,将微波生产基地搬去了荆州,深圳则专攻研发。

  此外,景军刚直言,因为深圳生活成本较高,要想留下高端制造人才不易。迈瑞在深圳之外的南京、北京、西安和成都等设立研发中心也是对此有所考虑。他指出,人才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存在结构性缺口,缺乏专业人才,“应聘队伍很长,但100个人中可能没有一个合格的。”

  广和通以及雷柏科技的负责人也表示,单一的技术人才好找,但缺乏技术综合管理人才。

相关:
作者:杨悦祺 藏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