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医疗

粤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家门口能做大手术

2017-12-27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71227115529.png

省二医儿科专家傅万海在省二医珠海医院为当地群众问诊。资料图片

  “过去只是一家卫生院,现在竟能做肿瘤手术了。”家住珠海市高新区金鼎的76岁朱女士,对家附近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珠海医院(以下简称“珠海医院”)的印象大为改观。

  不久前,朱女士在这家医院被确诊患有黑色素瘤、左下肢急性淋巴管炎,得知自己的手术由来自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的专家主持,她选择了在家门口做手术。

  家门口的卫生院“升级”为可以做大手术的医院,得益于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及大手笔投入。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段宇飞介绍,目前全省卫生与健康工作正处于补短板阶段,卫生计生系统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消除医疗资源在城乡、区域和人群的差别,要让在家门口看病成为市民的“第一选择”。

  正式接受省二医托管

  金鼎位于珠海北部的郊区唐家湾镇,生活着11万余名居民。金鼎卫生院是一家始建于1965年的镇级医疗卫生机构,2012年于原址动工改扩建为珠海高新区人民医院,2014年建设完成。虽然从镇级医院升级为区级医院,硬件得到了改善,但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却一直没有明显提升。

  2015年9月22日,珠海高新区人民医院正式接受省二医托管,成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珠海医院。两年多的时间,珠海医院从一家最贵设备是X光机的卫生院,蝶变为一家留得住病人、做得了手术的“网红医院”。

  托管后,珠海医院配置了螺旋CT等大批先进设备,依托省二医的专科实力,两年间筹建成立了大批重点学科、特色专科。以前,作为一家镇级卫生院,医院能开展的手术寥寥无几。托管后,在省二医的专家传帮带下,很多新手术、新项目在珠海陆续开展起来。

  省二医办公室主任、珠海医院院长黎程介绍,两年来,珠海医院陆续开展了首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首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输尿管下段结石碎石术、首例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首例右颞部鳞状细胞癌切除术等,还开展了为脑血栓救命的溶栓术。

  附近居民满意度跃升

  不少居民明显地感受到了医院的变化。珠海市民温先生牙齿和脸部疼痛两年多,反复发作却一直找不到病因。他来珠海医院,挂了省二医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张学辉的号,最后查出他左下颌骨长了一个肿瘤。张学辉为他找到了病灶,并亲自操刀做了手术。温先生术后恢复得很好,心头的大石也终于落下。

  省二医副院长李观明曾兼任珠海医院院长1年多。他介绍,托管以来,省二医专家到珠海医院开展手术共395台,其中2016年有135台,2017年1至12月份有260台,专家坐诊约1602人次。

  同时,珠海医院的人才结构也不断优化。两年来,临床医生增长40.3%,临床护士增长40.8%。全院中高级职称25人,同比增长19.0%,大大提高了临床服务能力。

  人才的提升促进了服务能力的改进。数据显示,珠海医院去年门急诊量同比增长26.7%,住院病人数同比增长36.47%,手术台数同比增长30.5%。2017年,住院同比增长53.05%,手术量增长70%。

  患者就医满意度提升。2014年、2015年珠海高新区常住人口在辖区内医疗机构就诊率分别为26%、30%,截至2016年12月已提升至83.06%。

广东实践

  47家卫生院升级建设为县级医院

  9月27日,随着第一锹土铲下,新兴县第二人民医院正式开工建设。同一天集中动工建设县级医院的,共有19家乡镇卫生院,实现了45家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在“十一”前全部开工的目标。

  据省卫计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卫生院升级为县级医院项目已经有47家开工建设。未来,越来越多的广东基层居民将会发现,身边的乡镇卫生院将升级为能留得住病人、能做得了大手术的县级医院。

  基层建设18大项目 全面实现年初目标

  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对广东而言,医疗服务的短板在基层。由于人口数量大、情况复杂,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落后、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补短板需下大功夫,更需要投入真金白银。

  近年来,我省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不断增加。2016年初,省财政统筹安排112亿元实施“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今年1月,再次统筹安排各级财政500亿元,分三年实施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培养、提升待遇水平、基层综合改革等18大项目,推动基层能力实现根本性提升。

  其中,集中精力进行医院建设升级,实施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升级达标建设工程。升级建设47家卫生院,力争2020年形成医疗服务能力全面达到中等县级医院水平。此外,各级财政安排资金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

  笔者从省卫计委获悉,经过一年的持续奋战,今年基层服务能力建设18大项目全面实现年初目标。

  目前,47家卫生院升级建设全面启动,27家县级人民医院、10家县级中医院、10家妇幼保健院已经开工,超额完成民生实事提出的25项任务。281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4000个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已开工。

  全省县域内住院率已达80.5%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人才是关键。医院升级,卫生技术人才配备跟得上吗?

  段宇飞介绍,粤东西北地区基层因为人员待遇低、发展前景不明朗等因素,本身就存在卫生人才短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问题,在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后,基层医务人才需求压力将会更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广东一方面加强医疗卫生人才的“源头供应”,通过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医联体下沉医务人员、城乡对口支援等方式,让更多的医务人员服务基层。

  据广东省卫计委最新通报,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今年广东培训培养了全科医生5080名、订单定向本(专)科医生1000名,培训产科医师、助产士、儿科医生1360名。106家城市三甲医院全面启动优秀人才下基层项目。

  为了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留得住”的问题,广东主要从薪酬待遇和发展平台两方面下功夫。今年,广东边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500元提高到800元;按编制核拨乡镇卫生院事业费补助每人每年1.2万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人每年1万元;村卫生站医生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行政村2万元。

  省财政为139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设2780个全科医生岗位,并每年每岗补助6万元。这些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的政策措施均得到了有效落实,基层医务人员待遇水平明显提升。

  2017年—2019年,省财政每年每市投入500万元启动实施15个县(市、区)医联体建设试点。在“两自主一倾斜”等政策基础上,广东允许基层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县招县管镇用”、“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绩效工资总量不予限制”等利好政策。

  随着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少患者“回流”到当地。据省卫计委通报,2017年1-10月,全省县域内住院率已达80.5%,比2016年提高0.7个百分点。

  数据

  今年,47家卫生院升级建设全面启动,27家县级人民医院、10家县级中医院、10家妇幼保健院已经开工,超额完成民生实事提出的25项任务

  281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4000个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已开工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李秀婷 通讯员 粤卫信 薛冰妮 邓奕茂

相关:医疗卫生
作者:李秀婷 来源:南方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