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再造一座新城
2017-12-12 湾区城市群
江门,这座老牌工业城市怀揣滨海梦,再次扬帆起航!
省政府近日正式印发实施的《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提出,要把珠三角沿海片区作为沿海经济带发展中心区和主引擎,重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沿海经济带整体发展,“对于东莞、中山、江门、惠州等中心城区离海较远的城市,要积极谋划布局建设滨海新城,推动形成新的城市发展极。”
12月5日,江门召开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释放出该市要沿海发展的重大信号:江门要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银湖湾滨海新城、滨江新区、枢纽新城建设,促进江门城市建设从“一中心”向“多中心”拓展,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其中,银湖湾滨海新城的空间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和服务平台、江门沿江出海的绿色智慧滨海新城。”
滨海新城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未来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 江门市海洋和渔业局供图
蓝图已绘就,逐梦惟有笃行。近日,带着“滨海新城怎么建、怎么兴”等问题,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江门市城乡规划局、市经信局、新会区银湖湾管委会、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等部门,采访相关专家及企业,探寻江门实现滨海城市梦的最佳实践路径。
规划先行
新城建设将纳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滨海新城建成后,区域人口预计超过60万人,相当于江门再造了一座新城。”打开《江门市银湖湾滨海新城概念规划》,江门市城乡规划局总工室主任陈静指着这本历经数月编制的小册子兴奋地说:“滨海新城的建设,将推动江门从滨江城市走向滨海城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也更紧密。”
长期以来,江门在沿江边和沿高速公路发展方面取得较好成效,而沿海边发展偏慢,丰富的海洋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区域不平衡成为制约该市加快发展的一大短板。为此,江门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江门要推动银湖湾滨海新城(以下简称“滨海新城”)、滨江新区、枢纽新城建设,促进江门城市建设从“一中心”向“多中心”拓展,加快城市扩容提质。
承载着江门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发展的梦想,银湖湾滨海新城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记者了解到,该市此前已审议通过银湖湾滨海新城概念规划,根据规划,银湖湾滨海新城规划面积约340平方公里,包括环银洲湖、黄茅海和虎跳门海岸的崖门镇、古井镇和沙堆镇部分区域。
根据规划,银湖湾滨海新城未来将打造“一心三园”的功能板块。“其中,‘一心’是指65平方公里重点区域,该区域将打造成为绿色智慧滨海新城;‘三园’则包括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沙堆产业园三大园区。”陈静介绍,新城的重点建设区范围位于新会区南部,主要为银湖湾的围垦区,北至古兜山麓,东侧和南侧以黄茅海为界,西至江门市区边界。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滨海新城重点区域将分为三个阶段推进建设,分别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阶段(2017—2020)、服务功能配套阶段(2021—2030)、绿色智慧提升阶段(2031—2040)。近期重点推进启动区内的11个项目,包括:宋元文化渔港小镇、游艇会、古兜温泉滨海生态景区和滨海景观公路生态旅游带等,开发用地规模约5平方公里。
“总体而言,银湖湾滨海新城规划定位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相衔接,定位为江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大广海湾启动区和江门沿江出海的重要节点。”陈静说,按照概念规划,滨海新城的空间功能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和服务平台、江门沿江出海的绿色智慧滨海新城。“目前,市有关部门正在推进滨海新城的控制性规划研究工作,滨海新城的概念规划也将争取纳入江门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交通突破
未来有望融入港澳一小时生活圈
“江门大道全线贯通后,从江门市区到新会古井将从原本一个小时车程,缩短为只需半个小时。”作为全球最大的醋酸酯溶剂制造商,谦信化工已准备将自家位于江门市区的工厂搬迁至珠西新材料集聚区。该公司董事长赵楚榜非常看好滨海新城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江门大道的建设将明显缩短滨海新城与珠三角核心区的物流、时间成本。
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是滨海新城被江门寄予厚望的一大原因。据银湖湾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从银湖湾出发,水路至香港的距离为86海里,至澳门则只有47海里,到港珠澳大桥珠海落脚点只有60公里左右。待大桥开通后,滨海新城与香港澳门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将进一步融入港澳一小时生活圈。
便捷的水路交通也是滨海新城的一大优势。以滨海新城重点区的所在地崖门镇为例,银洲湖水从该镇出海,是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自古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上述负责人介绍,作为西江、潭江两大水系江海转运的枢纽,银洲湖至今仍是珠江水系最优良的出海通道之一。“这里拥有国家一类口岸新会港和65平方公里对外开放水域,万吨级船舶可直入银洲湖。”
随着规划的出台,未来银湖湾的交通条件也将得到明显提升。记者了解到,西部沿海高速、崖门水道、江门大道以及规划建设的银洲湖高速、斗恩高速、珠斗城际轨道线都从银湖湾贯穿而过。同时,规划还预留了7条过海通道,未来银湖湾滨海新城与珠三角可形成1小时生活圈。
“银湖湾滨海新城远离中心城区,可考虑直接与城轨、机场对接,完善路网结构,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近日,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银湖湾滨海新城概念规划专题会议。在听取了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介绍的银湖湾新城规划内容后,有代表提出,新城规划建设应有前瞻性和预判性,充分考虑多规合一,道路交通、管网、环保等基础设施先行。
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专家倪平涛建议,江门应争取从古井站引入一条轨道交通路线,“这样从滨海新城去广州就很方便了,如果它融入整个珠三角城际铁路网,未来的发展前景无疑将更加明朗”。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蔡勇认为,江门要加快建设以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轨等为主的轨道路网,同时推进建设以江罗高速、中开高速等为主的高速路网和以江门大道、新中一级公路等为主的快速路网,主动对接港珠澳大桥,“这样才能真正让滨海新城成为接受港澳都市圈辐射的第一腹地”。
产业引领
三大园区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作为江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出口,滨海新城在产业方面该如何谋划,也是公众较为关注的问题。蔡勇建议,滨海新城的产业发展首先要抓住先进装备制造业不放,这样才能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做大做强。“特别是要高起点谋划,抓好产城融合配套建设,提升区域产业档次。”
“目前,江门产业结构仍以造纸、摩托车等传统产业为主,转型步伐缓慢,新兴产业发展还没形成气候。”江门市政协委员、永坚精机(江门)有限公司总裁刘大磊则认为,湾区经济是一种创新、高端的区域经济形态,其显著特征就是开放程度更高,创新能力更强,产业结构更为高端化。“滨海新城要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湾区内其他地区融合发展,促进江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对此,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江门在规划层面为滨海新城描绘了一幅美好的产业蓝图。记者从江门市经信局了解到,滨海新城未来将重点打造粤澳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和沙堆产业园等三大园区。
以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为例,该园区位于滨海新城核心区域,规划面积25420亩,未来将依托环保电镀发展电子、汽车零部件、珠宝、钟表等高端制造以及循环经济产业,打造粤港澳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中心。
据江门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园区将探索采用“一区三园、一区多点”模式规划建设。“一区”即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三园”即环保产业园、澳葡青年创业园、滨海旅游及中医养生产业园;“多点”即在具体园区中建设崖门环保电镀基地、钟表珠宝项目、电子和汽车零部件项目、澳葡青年创业项目、金融示范项目(江澳合资银行)、澳葡贸易产品交易平台、中医养生保健产业研发项目和粤澳“一程多站”旅游项目等。
其中,环保产业园主要由澳资企业新财富工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崖门新财富环保电镀产业园是该园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进驻企业近90家。下一步,该园区将计划结合毗邻新会电厂的优势,以电厂作为公用工程岛,利用现有环保电镀项目延伸发展电子、汽车零部件、珠宝、钟表等上游高端制造业。
旅游开发
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高端服务
上世纪60年代末,勤劳的新会人民就开始围海造地,形成银湖湾美丽的围垦区。目前,围垦区已作为一个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港澳游客前来游玩。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银湖湾拥有山、海、泉、田、林、水等各类自然资源,64平方公里古兜群山形成天然屏障,总库容4000万立方米的东方红水库形成纵横水网,还拥有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生态湿地,未来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
银湖湾不仅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还拥有大规模连片可开发的平坦土地。以银湖湾围垦区为例,自1969年开展围海造地以来,已新增土地面积4.6万亩,加上国家批准的区域建设用海1.8万亩,可开发利用面积达6.4万亩,且基本属于国有土地,规划建设的可塑性非常强。
陈静介绍,由于滨海新城的旅游资源丰富,所以江门在规划层面也将之作为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我们近期将重点推动宋元文化渔港小镇、游艇会、古兜温泉滨海生态景区和滨海景观公路生态旅游带等项目加快建设,未来有望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科研教育创意、游艇休闲度假、海洋主题度假等高端服务。”
银湖湾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则透露,银湖湾围垦区未来将分为崖门渔港组团、中央休闲服务组团、游艇度假区组团、粤港澳经贸合作组团、国际科教组团及健康居住组团六大特色功能组团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的示范区。
其中,崖门渔港组团已引入总投资30亿元的“印象崖门·梦回大宋”大型历史文化体验项目,计划仿照清明上河图建设汴京大街,沿街设置景区特色商业,凸显传统文化及民间技艺,重现宋朝繁华景象;以中国“四大海战”之一宋元崖门海战为历史背景,建设崖山—银洲湖山水剧场,重金打造“印象崖门·梦回大宋”大型现场实景演出。
在开发高端旅游业方面,滨海新城不仅拥有环境优美的先天条件,同时也是珠三角重要的中小船舶产业基地,发展高端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述负责人透露,游艇度假区组团计划借助崖门国际游艇会会所、和黄游艇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大力引进游艇修造、度假酒店、游艇俱乐部、商务会展中心、特色游艇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开通往来港澳航道,实现粤港澳海上度假无缝对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群体的消费需求。
一线现场
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明年将完成前期开发
走进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启动区,一辆辆货车正忙着运送泥土,一辆吊机正把一个集装箱固定变为临时办公室,一条连接园区的主要干道已经初见雏形。
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是滨海新城重点打造的三大产业园区之一,位于新会区古井镇,规划面积9263亩,靠近银洲湖黄金水道,全潮可通航5000吨级海轮,乘潮可通航10000吨级海轮。园区距离广州铁路古井货运场仅6.5公里,至西部沿海高速出入口5公里,陆路至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均在1.5小时车程内。
“整个集聚区分为5个区域,其中二区包含已建成的古井镇临港工业园,目前已有超20家企业在这里落户;三区将成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首期开发区域,规划面积约2000亩,是我们2018年重点开发和招商的区域。”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张宇豪告诉记者,到2018年初,园区将完成三区部分土地的整理工程,各项前期开发工作也将相继完成。
“当时,我们就是奔着这里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来的。”2010年落户于临港工业园的江门市冠亿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坤钊兴奋地说,“2010年,我们的产值是1500万元,今年我们的产值将达到6000万。”据了解,得益于良好的园区服务和政策支持,目前,冠亿的产品在国内保护膜配套市场的份额已超过40%。
“江门谋划建设滨海新城,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利好。我相信,这里将诞生更多像冠亿一样优秀的新材料企业。”站在三区的临时办公室前,张宇豪的脸上掩饰不住兴奋,“临时招商办公室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届时,招商工作亦同步开展;完成土地整理工作后,我们将会对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加速在珠西新材料集聚区落地……”
“期待滨海新城的建设为我们园区的企业带来更多的配套和人才集聚效应。”罗坤钊表示,滨海新城的建设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到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届时,优质新材料企业的集聚将能引起配套企业和人才向园区集聚,将能形成更为完善的特种精细化工材料产业链。“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部门应做好相应的产业规划,划定准入门槛,确保入驻企业环保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