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侨乡江门迎新机遇
2017-11-10 湾区城市群
中新社江门11月10日电 (周乾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侨都”江门如何找准自身定位,与港澳展开深度合作?中央媒体“走基层·侨乡行”采访团日前走进江门,参访台山工业新城、珠西创谷科技园区等地,探寻侨乡发展密码。
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正式签署,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成为其中重大合作平台之一。采访团所到的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电镀产业园正位于大广海湾经济区内。
产业园总经理朱英杰说,目前珠江东岸的发展空间已经比较紧张,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需向西扩张。广东省把江门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型门户城市,加上土地资源丰富,江门发展潜力大、后劲足。
11月9日,中央媒体“走基层·侨乡行”采访团一行抵达台山工业新城,了解台山作为“珠西战略”重要节点的发展面貌。下午赴新会,采访财富环保电镀产业园,了解江门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记者 周乾宪 摄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对江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朱英杰认为,江门与港澳可以在金融方面充分合作,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以多种方式改善江门的投融资环境和机制。
不仅如此,江门还是全国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已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创新创业在侨乡“开花结果”。
采访团一行来到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考察时,被众多小微企业研发的“新”“奇”“特”产品所吸引,记者们也对江门企业的创新实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科技园负责人马振富介绍到,江门的土地成本、创业门槛等比周边城市低,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扶持措施,很多初创企业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人才的支撑。”马振富认为,粤港澳之间的深度合作为江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带来新的机遇。
江门因此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涵盖了拓宽高层次人才范围、调整创新平台资助标准、构建全球引资引智网络、创新创业团队给予100万元(人民币,下同)至1000万元资助等内容。
而且,江门具有“中国侨都”优势。据介绍,江门拥有分布在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资源,特别是港澳地区有不少是江门五邑籍的乡亲。广大华侨华人爱国爱乡,通过投资兴业、捐助公益等方式帮助家乡发展。成立于1983年的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就是代表之一。
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活铮,在澳大利亚、香港、美国完成学业后,受其父亲的影响,心系家乡,最终选择回到台山工业新城,发展壮大企业。
“无论是经贸往来还是文化交流,江门聚侨情、引侨资、借侨智、重侨创,让江门籍华侨华人在这里找到了回家的感觉。”雷活铮希望,海内外江门人共同努力和探索,助力家乡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