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建言

郑永年:粤港澳大湾区可参照京津冀协调模式

2017-06-29 湾区城市群

QQ截图20171129145330.jpg

资料图片:这是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2017年5月12日摄)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6月27日发表题为《粤港澳大湾区与制度创新》的文章,作者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文章称,粤港澳大湾区由广东境内的九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城市组成。这不仅仅是中国的巨大城市群,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城市群,这11个城市的经济总和相当于世界第十大经济体。

文章称,为什么中国要提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大湾区建设就是要实现湾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实现国家的进一步整合。第三,把湾区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经济贸易、科技创新平台。

文章称,就国家的整合和统一而言,大湾区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大湾区建设不仅仅是要追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也追求粤港澳地区的进一步整合和国家的统一。

文章称,不过,各地的优势没有整合与利用,也就是没有做到资源有效配置。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没有利用各自优势,各搞各的,造成重复建设和巨大的资源浪费。例如香港具有金融、教育和科研资源,澳门具有优质服务业资源,但是这些都没有和珠三角其他地方整合起来,通盘考虑。

文章称,广州和珠海多年来发展教育,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发展效果并不符合预期。广东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香港的教育资源呢?在“一国”构架下,广东和香港的教育资源整合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只是人们没有这个思想意识。再者,是香港的金融制度资源。这个制度在香港已很成熟,在世界领先。这些年,广东为了照顾香港的发展,本身没发展金融体系,但广东也没充分利用香港这个金融平台,造成巨大浪费。

文章称,在大湾区内,行政分割过于严重,很多问题都是由此造成的。

文章称,怎么办?因为是“一国两制”,较之其他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整合有其难度。但因为存在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行政分割所造成的困难也不是无法克服的。有几方面路径可以考量:

第一,优质城市建设。湾区可以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建设来进行。湾区内部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已经跟上,甚至不亚于港澳,但管理水平远远没跟上。这方面,湾区各城市可以通过服务业的整合快速得到提升。应当指出的是,广东现在的服务方式和水平本来就和港澳经验相关。

第二,城市群建设。城市群建设已经提升为国家计划,湾区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湾区建设经验,例如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等。除了要参考这些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这些湾区如何克服行政分割的限制,让企业和社会在湾区整合方面起主导作用。

第三,湾区范围内的制度整合。这方面,有很多湾区“共同市场”有待建设,包括共同制造业基地、共同金融市场、共同劳动力市场、共同房地产市场、共同教育市场、共同服务业市场等。如上所述,香港的金融、教育、科研优势,为什么广东不能用?如果这些湾区共同市场建成了,就可以实现湾区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四,世界性贸易平台建设。在这方面,湾区要深入研究成功的案例,把国际多边主义的规则内化,变成“一国”之内大湾区自由贸易区的规则。因为这些规则具有国际性,也比较容易为国际企业所接受。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这样做尤其有意义。

第五,中央高层组织协调。鉴于“一国两制”的复杂性和城市之间的严重行政分割,这11个城市之间或广东省一级很难产生有效的协调机构。如果没有有效的协调,本来很容易解决的一些具体利益问题,就会被放大到阻碍湾区的整体整合。因此,可以参照京津冀协调模式,由高层组织协调机构。没有这样一个顶层设计,很难达成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

相关:郑永年 粤港澳大湾区 京津冀
作者:凤凰网 来源:凤凰网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私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本号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湾区城市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