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聚焦湾区建设等热点话题,建言东莞:巧借力形成自下而上的东莞模式
2017-11-21 湾区城市群
昨日,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湾区的善治与创新”,专家学者就粤港澳大湾区这一热门话题展开探讨 本报记者 郑志波 摄
珠海横琴新区和澳门咫尺之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推进,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本报记者 郑志波 摄
东莞时间网讯(记者 潘少婷)昨日下午,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随着专题学术调研活动的结束,圆满落幕。3天来,年会举行了1场全体大会、57场平行会议、1个专题学术调研,上百位专家学者、规划师登台演讲。
年会围绕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莞如何融入湾区、城市更新等多个热点话题,开展各种学术交流讨论。每一场活动座无虚席,吸引了不少规划人士热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会还首次开启现场直播,最多同时在线收看人数破6万。
关于湾区
未来城市建设将由BIM向CIM转变
改革开放后,粤港澳形成“前店(香港)后厂(珠三角)”的区域分工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就逐渐衰落了。与此同时,珠三角内部生产性服务网络及跨区域服务网络也已形成。
今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将何去何从?从城市建设角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指出,大湾区在智慧城市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智慧城市将实现从BIM(建筑信息模型)到CIM(城市智慧模型)的转变,在城市规划方面也将带来重大变革。城市概念将由城市变成大都会、特大城市、大都市带模式,并实现由智慧城市到智慧区域的转移,逐步实现智慧电网、智慧防洪、智慧水管理。未来智慧城市将在数据所有权、数据保护、数据标准等方面面临地理信息数据共享的问题。
建立快速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实现智慧科技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融合,加强地区的交流、了解和合作,连接国际和国内视野,建造优良可宜居的居住和营商环境,培养专业的服务精神和发挥无限创意,实现共建有创造力可宜居的智能型可持续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
关于东莞
要巧借力形成自下而上的“东莞模式”
然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东莞该如何借力、发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规划师、教授级高工王富海认为,东莞城市“滤网式格局”可以“巧借力”,形成自下而上的“东莞模式”。
其中,可巧借区域创新、产业集成,以及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区域内城市创新组合之力。例如,瞄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电子通信的应用智造环节,依托广深港在资金、研发、贸易等环节的优势,形成协调创新的产业发展思路。此外,依托广、深、港三个区域性综合城市,分享其高等级交通设施和高质量城市服务资源,吸纳其产业、金融、知识创新等要素的辐射,减轻东莞自身重复建设的负担。
巧借力的同时,东莞还要在紧抓城市定位、升级优势要素上发力。在空间策略上,王富海建言不要过度扩大中心区,重点推进“一廊两核三带多节点”,强调上下结合的发展模式,增强自上而下的生命力。
市域空间大格局方面,滨海片区是湾区经济地理重心,长安、虎门、厚街应该是东莞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力量,应该成为一个有活力、文化、生态、时尚的“区域科创水岸”;西北水乡是“脊梁”上最宝贵的低密度水乡生态资源,最适宜人群集聚的“大区域SOHO区”;中心组团地区,中心城-松山湖双核分工联动,快速对接广深港核心区,以多元特色和价格优势形成反磁力的“区域副中心”;东部地区应该有“特别的安排”,提议建立“深莞惠特别合作区”。
王富海建言东莞,要持续有效地“双修”,划好几条线、分好几类区,每类区都列入年度改善计划,每年做好最需要也能够做的事情,坚持十年,必有大成。未来区块链式的格局,会让东莞遥遥领先。
关于城市更新
建立三方合作关系形成双向运行体系
如何开展城市更新,也是东莞提升城市品质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学委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认为,城市更新需要从多维度进行思考。
目前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是: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空间资源日趋紧张、公共利益难以保障、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在阳建强看来,城市更新未来发展应由过去仅注重“效率”和“增长”的单一目标,转向突出“以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以提高群众福祉、保障改善民生、完善城市功能、传承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活力以及构建宜居环境为根本目标,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多维价值的协调统一。
城市更新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政策性和战略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应有面向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城市文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更长远和更综合的目标;需要发挥集体智慧,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形成一个横向联系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双向运行的开放体系,遵循市场规律,保障公共利益,促进城市更新的持续健康发展。